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逐客之令

鎖定
逐客之令,是漢語中的一則成語,源自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 [1] 
逐客之令,原指戰國時期秦王嬴政下令驅逐從各國來的客卿的命令,後指主人趕走不受歡迎的客人。這種成語為偏正式結構,口語、書面語通用,在句子中可充當賓語等。 [1-2] 
中文名
逐客之令
拼    音
zhú kè zhī lìng
近義詞
下逐客令
反義詞
下榻留賓投轄留賓
出    處
《史記·李斯列傳》
語法功能
作賓語等

逐客之令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 [1-2] 
後人從這句話中截取“逐客之令”作為一則成語。 [1] 

逐客之令成語故事

在戰國的末期出現了一個集大學者、大權謀家、大政治家於一身的人,他就是李斯。李斯本是楚國人,為了能做求得榮華富貴,他勤奮求學,到齊國拜當時著名的儒學大師荀子為師,同荀子一起研究怎麼治理國家、怎樣當官的學問。學成之後,他審時度勢,洞察時局,辭別荀子,來到秦國。當時的秦國國王是太子嬴政,呂不韋因為幫助莊襄王取得王位而當上了相國,獨攬朝政大權。當相國以後,他也學孟嘗君的樣子,收留了大批門客,其中有不少是其他國家來的,李斯就是呂不韋的門客之一。李斯在呂不韋的門下,待機接近秦王。為了引起秦王的注意,儘快嶄露頭角,他潛心揣摸秦王心理,在分析當時形勢的基礎上,上書秦王,力諫秦王抓住機會,建立帝業,統一天下,深得秦王的賞識和器重,遂在秦國立足並開始崛起。
正當李斯躊躇滿志準備幹一番大事業時,秦國卻發生了一件叛亂。秦王嬴政二十二歲那年,宮裏發生一起叛亂,牽連到呂不韋。嬴政覺得留着呂不韋礙事,再加上發現呂不韋勢力不小,恐以後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於是就逼他自殺。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就是當時的韓國人鄭國修渠的陰謀被識破。當時,鄭國為秦國主持開鑿了一條灌溉渠,就是鄭國渠,它把涇河水從雲陽經三原、富平、蒲城,同洛河連通起來(都在今陝西省境)。興修水利本來是件好事,可是後來發現;鄭國為了要削弱秦國的軍事力量,才積極幫助秦國修渠的,目的在於消耗秦國的人力和財力。
呂不韋和鄭國都不是秦國人,又先後出事,這讓秦國一些貴族、大臣議論起來,説列國的人跑到秦國來,都是為他們本國打算,有的説不定是來當間諜的。他們請秦王把這些人統統攆出秦國。秦王聽了,就採納了他們的建議,下了一道逐客之令,要求大小官員,凡不是秦國人,都得離開秦國,當時李斯也在被驅逐之列。
眼看自己的地位不保,李斯很不甘心,就在他離開咸陽的時候,給秦王上了一道奏章。李斯在奏章裏説:從前秦穆公用了百里奚、蹇叔,當了霸主;秦孝公用了商鞅,變法圖強;惠文王用了張儀,拆散了六國聯盟;昭襄王有了范雎,提高了朝廷的威望,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建立了功業。李斯在奏章裏又説:泰山不捨棄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樣高大;河海不排斥任何細流,所以能那樣深廣;帝王不拒絕任何臣民,所以能顯示他們的恩德。因此,土地不論東西南北,民眾不問那個國家,一年四季都充滿美好,鬼神也降恩賜福,這就是五帝三皇之所以無敵於天下的原因。如今竟然拋棄百姓去資助敵對國家,排斥客卿以成就其他諸侯,使天下的賢士退縮而不敢向西方來,停步而不願意進入秦國,這可就是所謂的“借給敵人兵器,送給敵人糧食”啊!
李斯的奏章言辭懇切,情意真誠,理據服人,令秦王大為感動。秦王政覺得李斯説得有道理,放棄了逐客的打算,連忙派人把李斯從半路上找回來,並重用他,後來,李斯做了秦國的丞相。 [3]  [4] 

逐客之令成語寓意

逐客之令是秦王嬴政因聽信宗室大臣的進言,認為來秦的客卿大抵都想遊間於秦,而頒佈的。逐客之令犯了一刀切的錯誤,李斯《諫逐客書》指出了它的錯誤和危害,秦國從秦穆公以來就是任用“客卿”從而走向興旺發達的。逐客,有利於敵國而不利於秦國,如果逐客之令得到執行,秦國必將危亡。 [3]  [4] 

逐客之令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逐客之令”本為驅逐客卿的命令,後用於指主人對來客不歡迎時,用明説或暗示的方式,催客人離去。這則成語感情色彩為中性,口語、書面語通用,前面常有“下”字作配合,在句子中可充當賓語等。 [1-2] 
運用示例
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下逐客之令。”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