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逆衝推覆構造

鎖定
逆衝推覆構造是由逆衝斷層及其上盤推覆體或逆衝岩層組合而成的地質構造。逆衝推覆構造不僅廣泛發育在造山帶及其前陸,在地台蓋層中也廣泛發育。大型至巨型的逆衝推覆構造主要形成於造山帶前陸地區,表現為疊瓦構造和雙衝構造。
中文名
逆衝推覆構造
所屬學科
地質學
逆衝推覆構造 逆衝推覆構造
1.逆衝斷層:是指岩石沿可觀察到的或可推斷出的低角(<30 °)位移面產生大於5km水平位移的斷層。覆蓋在逆衝斷層面上被推移距離在5km以上的外來體稱之為推覆體或逆衝巖席。逆衝巖席與推覆體常常同義使用,不過推覆體更多地用於規模大、運移遠的外來巖體,而逆衝巖席的規模可大可小,而且多成平板狀產出。
2.褶皺推覆體和沖斷推覆體:擠壓引起的岩層褶皺,由直立→斜歪發展成為倒轉→平卧。在倒轉平卧褶皺的倒轉翼因擠壓而拉伸撕開,順斷開面運移。這類推覆體稱為褶皺推覆體。但是另有一些推覆體,並未發生強烈褶皺作用,只是順剪裂面產生顯著位移,這類推覆體稱為沖斷推覆體
3.推覆和滑覆:在伸展作用和重力滑動中,也可引起板狀巖席的大規模位移,所以推覆體可分為兩類:擠壓體制下引起的推覆或簡稱推覆;而重力作用和伸展作用下引起的巖席滑移,可稱為滑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