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逃犯條例

鎖定
香港特區政府修訂《逃犯條例》的建議提出以來,得到香港主流民意支持,廣大市民期待特區立法會能如期完成修例,堵塞法律漏洞,避免香港成為“逃犯天堂”“避罪港灣”。中央政府對於特區修例也予以堅定支持。
2019年10月23日,香港立法會召開會議,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宣佈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為這條草案正式畫上句號。 [1] 
中文名
逃犯條例
外文名
Runaway Offenders Ordinance

逃犯條例發展歷程

2019年4月,香港特區政府向立法會提交了《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修訂)條例草案》,以使香港可與尚無長期司法協助安排的司法管轄區展開個案合作。修例旨在處理有關香港居民涉嫌在台灣殺人案件的移交審判問題,同時堵塞香港現有法律制度的漏洞。
2019年3月26日,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向立法會提交《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修訂)條例草案》。條例草案於3月29日在憲報刊登,於4月3日在立法會進行首讀及二讀。特區立法會原定於6月12日11時舉行會議,開展《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審議工作,但因示威人羣在立法會附近佔據道路、聚眾滋事,暴力衝擊警察防線,會議被迫取消。
2019年6月15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佈,特區政府決定暫緩修訂《逃犯條例》的工作,香港各界表示支持,在本次修例方面,特區政府保安局在有關建議的諮詢期間,收到約4500份意見,當中約三分之二支持有關建議。 [2] 
2019年10月23日,香港立法會召開會議,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宣佈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為這條草案正式畫上句號。撤回程序於下午2:57開始,3:01分完成整個程序,耗時僅五分鐘。 [1] 

逃犯條例支持修訂

逃犯條例民意支持

2018年2月,香港一名男子在台灣殺害女友拋屍後潛逃回港。警方破案後,因香港與台灣之間沒有簽訂刑事司法協助安排和移交逃犯協議,該男子無法被移交至案發地台灣受審。事件凸顯出香港法律上的漏洞,除了不能夠彰顯公義,不能夠紓解死者家屬的悲痛外,也使嚴重罪犯可潛伏在香港,威脅其他市民的人身安全。特區政府提出修例建議,既有法理依據又有現實迫切需要。
2019年4月16日,由香港各界人士組成的“保公義撐修例大聯盟發起支持修例聯署活動。聯署活動官方網站顯示,截至6月12日12時,參與網上聯署的市民人數已經接近90萬人。
特區政府尊重民意、依法辦事、積極推進修訂《逃犯條例》,並開展廣泛諮詢,獲得主流民意支持。
香港特區政府修訂《逃犯條例》的建議提出以來,得到香港主流民意支持,廣大市民期待特區立法會能如期完成修例,堵塞法律漏洞,避免香港成為“逃犯天堂”“避罪港灣”。中央政府對於特區修例也予以堅定支持。修訂《逃犯條例》可以建立地區間的司法協助關係,也是落實基本法的應有之義,更是維護香港法治核心價值和鞏固提升香港良好法治形象的重要舉措。

逃犯條例媒體支持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重申支持修訂《逃犯條例》草案,呼籲公眾以理性、和平的態度討論,並表示,香港雖然已跟20個司法管轄區簽訂逃犯移交的長期協議,但與其餘尚未簽訂協議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之間仍存在不能移交嚴重罪行疑犯的問題,這將令香港有機會成為罪犯匿藏的地方,故修訂《逃犯條例》有其迫切需要,有助堵塞目前的司法漏洞,以解除對公眾安全的潛在危機。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也表示,修例能彌補香港在司法互助、共同打擊犯罪方面存在的不足,增進與國際間及周邊地區的司法合作,保持社會繁榮安定,從而避免香港淪為逃犯避風港。
大聯盟召集人黃英豪表示,這一數字顯示,特區政府修訂《逃犯條例》的建議得到香港主流民意支持。廣大市民期待特區政府排除干擾,如期完成修例,堵塞法律漏洞,維護法治和公義,避免香港成為“逃犯天堂”。
民建聯表示,此次修例屬於香港特區事務,但是美國在修例過程中多次干預。香港特區是國家領土的一部分,國家對香港享有完整的主權,不容許任何外部勢力插手香港特區內部事務。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指出,香港市民有表達意見的權利和集會的自由,但示威者應遵守香港法律和社會秩序,保持冷靜、剋制,儘早和平散去,不要以身試法。當有違法行為發生時,警方會採取適當的措施來處理。
香港特區政府警務處處長盧偉聰當天下午表示,警方一直採取剋制容忍的態度,但示威者不斷使用鐵欄杆、磚頭等衝擊警方防線。警方嚴厲譴責暴徒不負責任的行為,逼不得已時會採取果斷行動,以適當武力控制情況。
香港警方重申,絕不容許破壞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的行為。警方會果斷執法,恢復社會秩序,保障公眾安全。
保公義撐修例大聯盟當天舉行記者會,強烈譴責金鐘示威者違法霸佔道路、堵塞交通及衝擊立法會的暴力行為。
大聯盟召集人黃英豪表示,條例經過充分討論,會全力支持警方執法。前港區人大代表譚惠珠稱,示威者並非理性表達意願,而是使用暴力衝擊,對香港法治及經濟雙重打擊。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