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送餘學官歸羅江

鎖定
《送餘學官歸羅江》是明代楊慎創作的一首古體詩。這是一首送別詩,這首詩前十句以四川綿州羅江流域的民謠入詩,後四句則抒發了一位被謫戍邊荒之人的人生困頓和思鄉之苦,上下轉承貼切自如,這在詩歌創作上亦獨樹一幟。全詩音節短促,風韻古樸。 [1] 
作品名稱
送餘學官歸羅江
作    者
楊慎
創作年代
明代
出    處
《南中集》
作品體裁
古體詩

送餘學官歸羅江作品原文

送餘學官歸羅江
豆子山,打瓦鼓
陽坪山,撒白雨。
白雨下,娶龍女,
織得絹,二丈五。
一半屬羅江,一半屬玄武
我誦綿州歌,思鄉心獨苦,
送君歸,羅江浦 [1] 

送餘學官歸羅江註釋譯文

送餘學官歸羅江詞句註釋

①豆子山:在羅江(今屬四川德陽)、中江(今四川中江)兩縣交界處。
②瓦鼓:古代瓦制樂器。
③陽坪關:在中江縣西北,舊稱陽平鎮。
④白雨:暴雨。
⑤玄武:中江縣隋時名玄武縣。
⑥綿州歌:以上六句即綿州歌,又稱巴歌。
⑦浦:水邊。 [2] 

送餘學官歸羅江白話譯文

羅江流經豆子山時,如同響起了陣陣的瓦鼓聲。
羅江流經陽坪山時,如同天空飄灑起大雪。
白雪飄時,迎娶龍女,織得白絹,二丈五尺。
浩浩蕩蕩流向東南的羅江水,一半屬於羅江縣,一半屬於玄武縣。
每當我吟誦起故鄉的歌謠,思鄉之情就會油然而生。
今天送餘學官返回羅江岸畔的故鄉。 [1] 

送餘學官歸羅江創作背景

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秋,詩人因皇統繼承“大禮”跪門哭諫觸怒世宗,被廷杖下獄。此後謫戍永昌衞(今雲南保山),這是詩人在謫戍雲南時所作的一首送別詩。用《綿州巴歌》來給即將回到羅江的餘學官送行,同時也藉此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 [1] 

送餘學官歸羅江作品鑑賞

送餘學官歸羅江文學賞析

這是詩人在謫戍雲南時所作的一首送別詩。詩人所送的那位姓餘的學官這時正要回四川羅江去。由於羅江在綿州境內,而詩人自己也是四川人,當看到別人將回四川時,不免更增添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所以在這首送別詩中,詩人一開始便引用了一首長達十句的民間歌謠《綿州巴歌》,只在最後才寫上四句自己的話。採用一種獨特的方式來給即將回到羅江的餘學官送行,同時也把自己的思鄉之情表達出來。
詩的前四句描寫水利建設竣工後人們喜氣洋洋、載歌載舞地進行慶祝的熱鬧場面。中間六句將由兩水匯合而成且“兩水相蹙成羅紋”(見《方輿勝覽》)的羅江想象成絹匹,又因羅江旁有傳説為龍神所居的龍洞而設想這絹匹系龍女所織,從而編織了一個神話:龍女出嫁了,她自己動手準備嫁奩,羅江便是她親手織成的絹匹;她把它分成兩半,一半送給羅江縣,一半送給中江縣(中江縣在隋唐時名玄武縣)。這六句以神話故事的方式,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同時也反映出他們對哺育了自己的家鄉山川親密無間,對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果歡欣鼓舞。最後四句則抒發了一位被謫戍邊荒之人的人生困頓和思鄉之苦。
全詩因送人歸羅江而聯想起羅江的民歌,又從民歌描寫瀑布的聲、態、形,恰到好處地襯托岀送行時的綿綿情意,上下轉承貼切自如,不求工而自工,創作上亦獨樹一幟,聲情感人。 [4] 

送餘學官歸羅江名家評價

清代沈德潛《古詩源》:“全用《綿州歌》,後只綴四語送行,別是一格。” [3] 

送餘學官歸羅江作者簡介

楊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號升庵,新都(今屬四川)人。正德六年(1511年)進士第一(狀元),授翰林修撰,後任經筵講官。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秋,因皇統繼承“大禮”跪門哭諫觸怒世宗,被廷杖下獄。此後謫戍永昌衞(今雲南保山),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死於貶所。詩人學識淵博,著述頗豐。有《升庵全集》。 [1] 
參考資料
  • 1.    金永堅選注,千古絕唱 五千年詩詞經典,學林出版社,2014.10,第205頁
  • 2.    吳戰壘,王翼奇主編,毛澤東欣賞的古典詩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09,第398頁
  • 3.    羊春秋選注,明詩三百首,嶽麓書社,1994.12,第216頁
  • 4.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編,元明清詩鑑賞辭典 第1版 遼、金、元、明,上海辭書出版社,2018.03,第57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