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送教下乡

将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地区的教育举措
"送教下乡"是一种旨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模式,通过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如职业院校涉农专业课程、教师培训项目、示范教学等)输送到农村地区,提升乡村教师专业能力、农民职业技能及乡村学生教育质量 [1] [7]。该举措自2015年"国培计划"改革后得到制度化推进,涵盖学前教育至基础教育阶段,形式包括专家示范、研课磨课等 [2-5] [8-9]。截至2025年,活动已扩展至生活化教学策略及常态化交流机制,有效推动教育资源共享 [3] [6]
实施时间
2015年起制度化推进 [7]
目标群体
乡村教师、农民及学生 [1] [4] [7-8]
主要形式
培训、示范课、研课磨课 [2-3] [5] [9]
组织单位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7]
合作机构
高校、民主党派、教师进修学校等 [2] [4-5] [9]
成效案例
推动庄浪县学前教育发展 [2]

教师培训项目

播报
编辑
  • 国培计划送教下乡:2015年改革后,"国培计划"将送教下乡纳入乡村教师培训体系,由县级团队组织诊断示范、研课磨课等四环节培训 [7]。2023年,平凉市第二阶段培训通过展示课与微讲座提升200余名教师保教能力 [2];呼中区2023年活动聚焦新课标落实与绘本阅读专题 [5]
  • 常态化机制:2023年专家建议建立线上交流机制与评估体系,避免形式主义 [6];龙江县2018年创新递进式培训模式,延长总结提升链条 [9]

教学示范活动

播报
编辑
  • 学前教育:2023年庄浪县培训涵盖庄浪县第二幼儿园、第三幼儿园和第五幼儿园 [2],2016年金溪县通过数学与绘本示范课促进乡镇园发展^[8。
  • 基础教育:2025年磁灶镇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展示生活化识字与情境化写作策略 [3];2024年农工党常德市活动提供文化、英语、音乐示范课 [4]

职业教育帮扶

播报
编辑
  • 涉农专业实践:2024年资料显示,职业院校将实践课设于田间与饲养场,为农民提供家门口教育机会 [1]

支持保障体系

播报
编辑
  • 混合式培训:本土化专家团队结合线上研修,提升培训实效 [7] [9]
  • 多方协作:高校、进修学校等多机构参与资源输送 [4-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