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送寒衣

鎖定
送寒衣是漢族民間祭祀風俗。
中文名
送寒衣
類    型
漢族民間祭祀風俗
送寒衣,漢族民間祭祀風俗。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夏曆十月初一(十月朔日),祭掃祖墓。祭掃時,於墳前焚燒紙糊竹扎的衣服鞋帽,謂冬季來臨,氣候日冷,為陰間的鬼魂送衣取暖,故名。此俗流行甚早,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描述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開封),在夏曆九月下旬,即有“賣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燒獻”的。元代在夏曆七月進行。《析津志》雲:“都(今北京)中人民七月祀先,用麻秸奠酒為誠,買紙錢冥衣燒化於墳,謂之送寒衣,仍以新土覆墓。”明代在夏曆十月進行。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十月朔日,紙坊剪紙五色,作男炙衣,長尺有咫,日寒衣。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門,日送寒衣。”又演化為把衣服式刻板印在紙上。清張英《淵鑑類函》:“時俗刻板為男女衣狀,飾文五色,即以出售,農民競以(十月)初一日鬻去,焚之祖墳,名日:送寒衣。”清代仍有此俗。 [1] 
在甘肅省會寧縣當地農村,有每年農曆十月初一“送寒衣”的習俗。這一天,當地人會帶上祭品,用“燒寒衣”等方式,祭奠已離世的親人。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