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追(拼音:zhuī或duī)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2]  始見於甲骨文。形聲字。 [4]  本義指追趕;引申為回溯己往、追求、追取、收繳等義。 [1] 
中文名
拼    音
zhuī、duī
部    首
五    筆
wnnp
倉    頡
yhrr
鄭    碼
myw
筆    順
325151454
字    級
一級字(1577) [2] 
平水韻
平聲·四支、平聲·十灰 [3] 
總筆畫數
9
注音字母
ㄓㄨㄟ、ㄉㄨㄟ
四角號碼
37307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形聲字。從是,自聲。始見於甲骨文。甲骨文或從止,金文或從礻。止、久、辵為義近形符,古文字中常通。金文中自的下邊或又增一“口”,表義不明。聲符自甲骨文作“8”,金文多作“包”形,或説是"堆”的象形本字。《説文·自部》:“小阜也,象形。"甲骨文、金文多以自為“師”。追本義為追趕,甲骨文辭中對象一般為人。《藏龜》:“貞乎(呼)追寇。及?”《公羊傳·莊公十八年》:“公追戎於濟西。”何休注:“以兵逐之曰追。”引申有追隨、追求、回溯、補救、追究、催逼、拘捕等意義,多為今日常用義。還引申有送別、追念、削奪、召回等義。追又音duī,義指鍾鈕,又稱旋蟲,追或通“彤”(今多寫作"雕”),雕琢玉石等。又或通“堆”。 [4]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zhuī
動詞
本義:追趕
chase after
追,逐也。——《説文》
公追戎於濟西。——《左傳·莊公十八年》
追亡逐北。——漢· 賈誼《過秦論》
公使陽處父追之。——《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聞追豫州。——《資治通鑑》


追操至 南郡。
追購又急。——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窮寇勿追;窮追;猛追;追亡
追求;追取
pursue;seek
庫藏糧餉,都是民脂民膏,你只顧侵來肥己買笑追歡,敗壞國家許多大事。——《水滸全傳》
追攝(追取);追欠(追繳虧空的款子、拖欠的賦税等);追歡(求歡)
趕得上;比配
compare;match
除兩税外,不許差役追攏。——《舊唐書·食貨志上》
追匹(比配;匹配);追配(與前人相匹敵,媲美);追擾(追比侵擾)
追隨,緊緊跟隨某人
follow
追,隨也。——《方言十二》
追於宇下。——《資治通鑑》
追陶仿謝(追隨、仿效陶淵明、謝靈運去過隱居生活)
回溯;追念;召回
recall
追亨朝亨。——《周禮·司尊彝》。注:“猶追祭遷廟之主。”
蓋追先帝。——諸葛亮《出師表》

補救
remedy
弗慎厥德,雖悔可追?——《書·五子之歌》
是謂追之。——《素問·調經論》。注:“猶補也。”
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追受其牒。——明· 高啓《書博雞者事》
追像(補救);追補(特加補救以往的不足或缺陷);追救(補救);追書(補記)
追尋
seek
以驥之可以追利避害也。——《韓非子》
追跡(追尋遺蹟);追掩(追蹤襲擊);追騎(追尋偵察人、事的真象)
追究
look into
苟有不曉之問,追難孔子,何傷於義?——《論衡·問孔》
追比(定期追究;限期完成);追劾(追究告發以前在職時所犯的罪過)
送別;告別
bid farewell
薄言追之,左右綏之。——《詩·周頌·有客》
追贈(帝王在臣子死後送給他的官爵或稱號);追酒(餞行);追餞(追送餞行)
收繳
take over
拆了他的山門,毀了他的佛像,追了他的度牒,不放他回鄉。——《西遊記》

催逼
press
妾家非豪門,官賦日相追。——《蠶女》
追斂(催交租税);追徵(催迫徵收);追租(催交租税)
古國名,中國北方少數民族所建

以先祖受命,因時百,王錫韓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國,因以其伯。——《詩·大雅·韓奕》

姓氏

追,見《姓苑》。——《萬姓統譜·支韻》

duī
名詞
鐘紐

高子曰:禹之聲,尚文王之聲。孟子曰:何以言之?曰:以追蠡。趙岐注:追,鍾鈕也。鈕磨齧處深矣。蠡,欲絕之貌也。——《孟子·盡心下》

動詞
雕、雕琢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詩經·大雅·棫樸》
掌王后之首服,為副編次追衡笄。漢·鄭玄·注:追,猶治也。——《周禮·天官·追師》

參考資料: [6]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二】【辵部】追
逐也。從辵𠂤聲。陟隹切。 [9] 

説文解字注

追,逐也。從辵,𠂤聲。陟隹切。 [10]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部】 追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6
zhuī ㄓㄨㄟ
《唐韻》陟隹切。《集韻》《韻會》中葵切。並音䨨。《廣韻》:隨也。《增韻》:逮也。《玉篇》:送也。《詩·周頌》:薄言追之。注:謂已發上道而追送之也。《前漢·韓信傳》:公無所追。追信,詐也。
又《説文》:逐也。《周禮·秋官·士師》:掌鄉合以比追胥之事。注:追,追寇也。《左傳·莊十八年》:追戎於濟西。
又《玉篇》:及也,救也。《書·五子之歌》:雖悔可追。注:言雖欲改悔,其可及乎。《論語》: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左傳·襄九年》:圍宋彭城,非宋地,追書也。注:追書者,其地已非宋有,追使屬宋也。
又凡上溯已往曰追。《詩·大雅》:聿追來孝。《左傳·成十三年》:追念前勳。
又遂非曰追非。《前漢·五行志》:歸獄不解,茲謂追非。注:謂歸過於民,不罪己也。解,止也。追非,遂非也。
又國名。《詩·大雅》:其追其貊,奄受北國。
duī ㄉㄨㄟ
又《集韻》《韻會》《正韻》並都雷切。音堆。《玉篇》:治玉名。《周禮·天官》:追師。注:追,治玉石之名。《詩·大雅》:追琢其章。
又毋追,冠名也。《禮·郊特牲》:毋追,夏后氏之道也。《釋文》:上音牟。下多雷反。
又鐘紐。《孟子》:以追蠡。 [1]  [8]  [11] 
説文解字“追” 説文解字“追” [9]
説文解字注“追” 説文解字注“追” [10]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
中國台灣 中國台灣
中國香港 中國香港
日本 日本
韓國 韓國

書寫演示

“追”字書寫演示 “追”字書寫演示
筆順:①撇②豎③橫折④橫⑤橫折⑥撇⑦點⑧橫捺折捺⑨捺

書法欣賞

參考資料:漢典網 [7]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全清
陟隹切
ȶjuei
集韻

全濁
旬為切
ziuɛ

全清
中葵切
ȶiuI

全清
都回切
tuɒi

全清
追萃切
ȶiuɪ

次清
吐內切
tʰuɒi
韻略






中葵切

增韻






中葵切







都回切

中原

陰平
齊微



全清

tʂui
中州

平聲
齊微





之誰切


平聲
齊微





都雷切

洪武



全清
都回切
tuei



全清
朱惟切
tʃuei
切韻

全清
渠隹切

參考資料:漢典網 [5]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備註
先秦
高本漢系統

t
i̯wər

先秦
王力系統
t
ǐwəi

先秦
董同龢系統
t
juəd

先秦
周法高系統
t
iwər

先秦
李方桂系統
t
rjəd

兩漢
西漢



兩漢
東漢





jiəi



jiəi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脂微

jiwəi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脂之

jiwei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ȶ
wi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ȶ
wi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ȶ
juei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ʈ
iuɪi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jwi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ȶ
ǐue

參考資料:漢典網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