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迷齒亞綱

鎖定
迷齒亞綱是一類原始的兩棲類,因牙齒的釉質層在橫切面上呈迷路構造,故名迷齒兩棲類,又因它們的頭骨結構堅固,又叫做堅頭類。產自格陵蘭島上泥盆統老紅砂岩中的Ichthyostega Save-sode-rberg(魚石螈)可作為代表。體長約1m,頭骨長約20cm,高而窄,並在殘餘的鰓蓋骨,身體表面復以細小的鱗片,身體後部拖一條魚形的尾鰭。頭骨的結構、牙齒的特徵、脊椎的形態等都與總鰭魚很相似。但是它出現了四肢,脊椎上長出了關節突(動物能彎曲活動),肩帶與頭骨間已失去連接(魚是連接在一起,不能自由活動),都顯示其能自由活動,可見能適應陸地生活。
中文學名
迷齒亞綱
拉丁學名
Labyrinthodonti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兩棲綱
亞    綱
迷齒亞綱
分佈區域
格陵蘭島,我國新疆山西(化石)

迷齒亞綱簡介

兩棲綱的一亞綱,因其牙齒和總鰭魚類相似,齒冠的琺琅質褶皺,橫切面呈迷路構造,故名。頭部低平,覆有堅硬的骨甲,故又名堅頭類。最早的化石代表為產于格陵蘭上泥盆統的魚石螈(Ichthyostega)已經出現了四肢,但仍具有與總鰭魚相似的一些特徵,如鰓蓋骨系統和尾鰭等,是介於總鰭魚類和兩棲類之間的過渡類型。兩棲類起源於總鰭魚類,泥盆紀陸地面積擴大,氣候乾旱,生活於水中的許多魚類遭到滅亡,而某些總鰭魚類因具有內鼻孔,有能進行呼吸的肺及強大的偶鰭,適應了環境的改變,上到陸地生活,演變而成兩棲類。原始兩棲類的出現代表了脊椎動物趨向陸地生活的開端,並進一步進化為較高等的爬行動物。迷齒類最早出現於泥盆紀晚期,石炭紀及二迭紀大量發展,三迭紀逐漸衰亡。我國山西、新疆三迭系均發現迷齒類散碎骨片化石 [1] 

迷齒亞綱形態特徵

迷齒兩棲類在石炭紀二疊紀發展為兩棲類的主體,它們種類多、個體大,其中的石炭蜥(Anthracosarus)可能經過像Seymouria(蜥螈西蒙螈)那樣的代表進化為中生代時佔統治地位的爬行類。迷齒類在石炭二疊紀的著名大型代表是Eryops(引螈),這種動物頭骨很大,寬闊而比較扁平,耳缺很深,有大而具迷路構造的牙齒,脊椎和四肢骨結構粗強。它的生活習性可能像現代的鱷,出沒於溪流、江河與湖泊之中。捕食魚類。從很多方面來看Eryops都代表兩棲動物進化中的高峯。

迷齒亞綱出現時代

作為兩棲綱的主體類羣,迷齒兩棲類在地質歷史上最早出現於泥盆紀晚期,石炭紀二疊紀時非常繁盛,成為當時地球上居統治地位的動物類羣,因此石炭二疊紀可稱作兩棲類的時代。國外此類化石材料相當豐富而完整,我國未發現泥盆紀和石炭紀的兩棲類化石,在新疆天山北麓烏魯木齊市六道灣晚二疊世的地層中發現有迷齒兩棲類化石,定名為Urumqia(烏魯木齊鯢),其特徵是頭骨背視為三角形,不很寬短,相對較高而窄,頂骨寬大,呈“凸”字形,棒骨的角突長,上顳骨小,間顳骨很小近消失,眶孔位於頭部的中部近圓形,耳缺相對的不寬闊,顴骨參加頭骨的構造。膜質頭骨外表面具細放射狀紋飾。三疊紀時迷齒兩棲類已開始衰落,而我國在新疆吐魯番、山西武鄉和雲南祿豐三疊紀的地層中多處發現迷齒兩棲類化石,但材料都極零碎,難以復原其形態,比較好一點的材料是楊鍾健描述的Parotosaurus tur fanensis(吐魯番耳曲鯢),是一塊保存有十幾顆牙齒的上頜骨碎塊。
過去都認為在三疊紀末迷齒兩棲類便絕滅了,但1977年A.Warren報到了從澳大利亞昆士蘭早侏羅世的地層中發現了迷齒兩棲類化石,之後我國在新疆克拉麥裏地區和四川自貢中侏羅紀的地層中也發現迷齒兩棲類化石,其中四川自貢的標本頭骨保存相當完整,定名為Sinobrachyops(中國短頭鯢)。此鯢中等大小,頭上具有殘存的側線溝,吻端鈍圓,鼻孔端位,兩鼻孔緊靠,眼孔大,側位,眼間距寬,齶面明顯的特徵是有一對巨大的翼骨間也。這是一種所知在地球上生存最晚的迷齒兩棲類。

迷齒亞綱依據牙齒來劃分迷齒亞綱

因牙齒的釉質層在橫切面上呈迷路構造,故名迷齒兩棲類,又叫堅頭類,原因是它們的頭骨結構堅固迷齒亞綱兩棲動物生存在泥盆紀到白堊紀時期,是最古老的兩棲動物,是早期兩棲動物的主幹,爬行動物的祖先也包括其中迷齒亞綱的兩棲動物身體的長度大約為1米,其頭骨的長度大約是20釐米,呈現出高而窄的態勢,它們的身體表面有細小的鱗片,身體後部拖有一條魚形的尾鰭 [2] 
參考資料
  • 1.    地質礦產部地質辭典辦公室編輯,地質大辭典(三)古生物、地史分冊,地質出版社,2005.06,第118頁
  • 2.    林靜編著,海軍陸戰隊:兩棲動物,中國社會出版社,2012.03,第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