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迴避條件作用

鎖定
迴避條件作用(avoidance learning) 亦稱“迴避學習”,指個體通過學習一 種“正確的”反應而事先避開即將到來 的打擊之過程。
迴避條件作用:當厭惡刺激或不愉快情境預示出現,個體做出某種反應,從而逃避了厭惡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則該反應在以後的類似情境中發生的概率增加。
中文名
迴避條件作用
外文名
avoidanee condit
別    名
迴避學習
目    的
逃避了厭惡刺激或不愉快情境

目錄

迴避條件作用實驗研究

這種學習的實驗情境 是:如果不作出一種特定的反應就要受到打擊。將一隻白鼠放入一特製的箱子中,箱底裝有可導入電流的金屬板條,箱內一端的壁上裝有一個轉輪和一盞燈。實驗開始後,先開亮電燈, 而後通過金屬板條給鼠以電擊。鼠開始在箱內亂跑,若它偶爾抓到壁上 的轉輪,電流立即中斷,白鼠的恐懼 反應和痛苦也隨之被解除。經數次試驗後,白鼠不僅能學會在受到電擊時 作出抓轉輪反應(此過程為逃避條件作用),而且能進一步學會在開亮電燈 後、電擊開始前就轉動轉輪,從而避免即將到來的電擊。這後一過程便被稱作迴避條件作用或事先避開學習。 研究證明.這種條件作用一旦形成, 便極難消退。人類恐怖症便具有迴避條件作用這一成分。這對恐怖症的行為治療具有啓發意義,成為採用暴露療法的治療恐怖症的重要依據之一。

迴避條件作用舉例

  1. 聞到垃圾的臭味後繞道走開(這個是逃避條件作用)
2.害怕見生人不敢上街(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