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迢迢上學路

鎖定
《迢迢上學路》是漢娜·瑪克瑪爾巴夫執導的兒童題材劇情電影,由Abbas Alijome、Abdolali Hoseinali、Nikbakht Noruz出演,於2007年9月9日在加拿大上 [1] 
該片以塔利班摧毀巴米揚大佛事件為背景,講述了一羣阿富汗小男孩模仿他們所看到的戰爭場面,欺負一個六歲小女孩的故 [6] 
中文名
迢迢上學路
外文名
Buddha Collapsed Out of Shame
其他譯名
佛像倒塌、佛在恥辱中倒塌
類    型
劇情、戰爭
出品公司
Makhmalbaf Film House、Wild Bunch
製片地區
伊朗、法國
發行公司
前景娛樂、Bir Film、Filmfreak Distributie
導    演
漢娜·瑪克瑪爾巴夫
編    劇
Marzieh Meshkini
主    演
Nikbakht Noruz、Abdolali Hoseinali、Abbas Alijome
片    長
81 分鐘
上映時間
2007年9月9日
對白語言
波斯語
色    彩
彩色

迢迢上學路劇情簡介

六歲的芭緹在山洞照看嬰兒,聽到鄰居男孩阿巴斯的讀書聲後萌生上學的念頭。芭緹拿了雞蛋去鎮上賣,幾經周折買到一個筆記本。沒錢買筆的芭緹揣着母親的口紅和阿巴斯來到男校。男校不許女生來上課,老師將她趕走。芭緹在找女校的途中被模仿塔利班玩戰爭遊戲的男孩們“俘虜”。這羣深受恐怖主義毒害的孩子要以“異教徒”的罪名用石頭把芭緹砸死。從山洞裏逃脱後,芭緹來到女校。她走進一間教室,用口紅獲得友誼,用一半筆記本換來座位,卻被老師當作搗亂的孩子趕出女校。芭緹無處上學,只好回家。路上她再次被那羣男孩追趕。男孩們扮演“美國土兵”,將芭緹圍在打穀場,端着木槍對芭緹掃射,説她是恐怖分子,必須死去才能回家。芭緹倔強地站在原地,説她不喜歡戰爭遊戲,她想讀書。但最終芭緹屈服了,她扔掉手中的筆記本,高舉雙手,“死”在打穀場 [10] 
《迢迢上學路》海報和劇照

迢迢上學路演職員表

迢迢上學路演員表

    • Nikbakht Noruz 飾 芭緹
      配音  -
    • Abdolali Hoseinali 飾 “塔利班”男孩
      配音  -
    • Abbas Alijome 飾 阿巴斯
      配音  -

迢迢上學路職員表

製作人 Maysam Makhmalbaf
導演 漢娜·瑪克瑪爾巴夫
編劇 Marzieh Meshkini
攝影 Ostad Ali
配樂 Tolibhon Shakhidi
剪輯 Mastaneh Mohajer
藝術指導 Akbar Meshkini
造型設計 Akbar Meshkini
展開
音效
Hussein Mahdavi、Farid Pirayesh、Mehrdad Zonnour
演職員表參考資 [2]  [5] 

迢迢上學路角色介紹

  • 芭緹
    演員 Nikbakht Noruz

    天真、善良、純樸的阿富汗小女孩,住在已成為廢墟的巴米揚大佛旁邊的石窟中,過着艱難的生活。鄰居的讀書聲讓她感受到知識的樂趣。她以為只要買到筆記本就能讀書,便千方百計籌錢,天真而頑強地追求知識和文明。

  • 阿巴斯
    演員 Abbas Alijome

    芭緹鄰居家的小男孩,在學校讀書。他純潔善良,追求代表着真善美的知識,還把芭緹帶到學校。在恐怖陰影中成長的他早已習慣於屈服,當“塔利班”男孩們用木槍掃射他,他馬上裝死配合男孩們的遊戲。

  • “塔利班”男孩
    演員 Abdolali Hoseinali

    深受恐怖主義毒害的阿富汗男孩,和一羣夥伴玩戰爭遊戲,一會兒扮演塔里班,一會兒扮演“美國士兵”,他們抓住了偶然路過的芭緹,挖個大窟窿想要“活埋”她。他雖然並不想真的傷害芭緹,但眼神和表情卻殺氣騰騰。

角色介紹參考資 [10-12] 

迢迢上學路幕後花絮

  • 該片是導演漢娜·瑪克瑪爾巴夫首次拍敍事長 [12] 
  • 為找到最合適的演員來飾演小芭緹,導演走訪巴米揚郊區所有學校,舉辦了超過一百場的試鏡,最後從數千位小朋友中找到了Nikbakht Noruz [3] 

迢迢上學路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獲獎獎項
獲獎方
結果
2007年
第55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西班牙國家電視台奧塔·米拉達獎
《迢迢上學路》
獲獎
根特電影節
主競賽單元
《迢迢上學路》
入圍 [8] 
塞薩洛尼基電影節
婦女與平等獎
《迢迢上學路》
獲獎 [9] 
羅馬國際電影節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保羅匈牙利獎
漢娜·瑪克瑪爾巴夫
獲獎 [9] 
2008年
第5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新生代單元最佳長片
《迢迢上學路》
獲獎
和平電影獎
《迢迢上學路》
獲獎
第二屆亞洲電影大獎
最佳電影
《迢迢上學路》
提名 [4] 
第11屆安卡拉飛掃帚國際女性電影節
費比西獎
《迢迢上學路》
獲獎 [7] 
奧斯陸南方電影節
銀鏡獎-最佳影片
《迢迢上學路》
獲獎 [9] 

迢迢上學路幕後製作

時代背景
阿富汗巴米揚峽谷有“眾神之谷”之譽,當地的佛教洞窟遺址與敦煌石窟、印度阿佔塔石窟並列為世界重要文化遺產,兩尊高達五十米的巨型石雕佛像更是舉世聞名。2001年,阿富汗塔利班當局下達滅佛令,毀掉所有佛像,兩尊立佛也被炸燬。巴米揚大佛被炸後,當地阿富汗居民在頹圮的佛教遺蹟中辛苦求生。該片的英文名“BUDDHA COLLAPSED OUT OF SHAME”,意指面對連年戰亂的阿富汗,神佛若天上有知,也會因難過慚愧而倒塌 [3] 

迢迢上學路製作發行

上映情況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加拿大
2007年9月9日
西班牙
2007年9月22日
希臘
2007年11月18日
德國
2008年2月12日
法國
2008年2月20日
西班牙
2008年2月29日
英國
2008年3月19日
希臘
2008年4月3日
比利時
2008年4月9日
羅馬尼亞
2008年4月15日
美國
2008年4月28日
以色列
2008年5月29日
土耳其
2008年6月20日
捷克
2008年7月5日
波蘭
2008年7月19日
英國
2008年7月25日
丹麥
2008年9月19日
巴西
2008年9月26日
瑞典
2008年11月14日
阿根廷
2008年12月11日
日本
2009年4月18日
挪威
2009年5月1日
中國台灣地區
2009年5月14日 [1] 

迢迢上學路影片評價

該片通過非職業演員的紀實性表演,通過孩童的視角,展現了小男孩模仿塔利班屠殺異教徒這一令人震驚的情景。天真無邪的孩子以最殘酷荒唐的遊戲為樂,影片以獨特的方式呈現了戰爭的殘酷和無 [6] (時光網評)
該片通過明暗兩條線索表現恐怖主義和戰爭對文明的摧殘。在沉重而悲傷的音樂背景下,影片將巴米揚大佛被塔利班炸燬的瞬間作為開頭;影片結尾時沉痛而悲傷的音樂再次響起,小女孩在戰爭遊戲中被“殺死” 成為結局。小女孩倒下後 ,大佛被炸的鏡頭再次出現。兩條線明暗呼應,向觀眾展示了恐怖主義和戰爭對文明的摧殘。它選取阿富汗兒童生活的角度,從更深層次揭露恐怖主義如何從靈魂上摧殘一個個稚嫩的生命,吞噬他們美好的未來,種下可怕的恐怖主義種子。從恐怖主義和戰爭思想毒害兒童的角度切入,影片對恐怖主義的批判深刻而有 [10] (《電影評介》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