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近地

鎖定
近地,讀音jìn dì,漢語詞語,意思為近畿之地;內地。
中文名
近地
拼    音
jìn dì
釋    義
近畿之地;內地
出    處
《史記·韓信盧綰列傳》

目錄

近地解釋

1.近畿之地;內地。
2.附近的地方。
3.指近處的土地。 [1] 

近地出處

《史記·韓信盧綰列傳》:“沛公立為漢王,韓信從入漢中,乃説漢王曰:‘項王王諸將近地,而王獨遠居此,此左遷也。’”
宋·陸游《賀葉樞密啓》:“九聖故都,視同棄屣;兩河近地,進若登天。”
《舊五代史·晉書·少帝紀二》:“令高行周、王周留鎮澶淵,近地兵馬委便宜制置。”
明·王錡《寓圃雜記·雲林遺事》:“﹝倪雲林﹞往遊江陰,有習裏夏氏舘之,所奉大不如意,因染痢,穢不可近,卒;夏以小棺葬於近地。”
魯迅《書信集·致蕭軍》:“對於痱子的藥水……我們近地是二元四角錢一瓶。”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十四:“有馬户分遠地,無馬户分近地。” [1] 
參考資料
  • 1.    近地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