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迎春

(中國節氣活動)

鎖定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立春標示着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立春之際,人們會開展多姿多彩的迎春活動。 [1]  [4] 
中文名
迎春
分    類
社會活動

目錄

迎春立春

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長。古時以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現行是依據太陽黃經度數定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干支紀元,以寅月為春正、立春為歲首,立春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意味着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啓。在傳統觀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義。立春之際,人們會開展多姿多彩的迎春活動。 [3-4] 
廿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在中國傳統農耕社會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秦漢以前,南北各地風俗文化不同,一些地方歲首禮俗所重的不是陰曆元月朔日,而是干支歷廿四節氣的立春。立春歲首對於傳統農耕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重大的拜神祭祖、納福祈年、驅邪攘災、除舊佈新、迎春等慶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後時段舉行,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歲首節慶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 [3] 

迎春行春

立春是“四立”之一,反映着冬春季節的更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立春標示着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萬物開始有復甦的跡象。 [3] 
立春日迎春,是中華先民於立春日進行的一項重要活動。迎春也是古代祭禮之一。古人以春配應五方之東、五色之青,故於立春日東郊祭青帝 ,迎接春季到來。《禮記·月令》説:“﹝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 鄭玄 注:“迎春,祭 倉帝 靈 威仰 於東郊之兆也。”《後漢書·祭祀志中》:“立春之日,迎春於東郊,祭 青帝 句芒 。車騎服飾皆青。” [2] 
東郊迎春 東郊迎春
古時的迎春活動,開始時在東郊,因為迎春活動中祭拜的句芒神是東方之神。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宋吳自牧《夢粱錄》),這種立春的賀節,也是一種迎春活動。在清代,還有所謂“拜春”的習俗:“立春日為春朝,士庶交相慶賀,謂之‘拜春’。粉為丸,祀神供先,其儀亞於歲朝,埒於冬至”(清顧祿《清嘉錄》“拜春”)。這種“拜春”的活動,與元旦的“拜年”相似,也是迎春活動的一種。迎春儀式,又稱行春。

迎春春帖子

春帖子又稱春帖春端帖、春端帖子。古人有在門上貼“宜春帖”的習俗,又叫“宜春”,即寫着祝頌新春詞語的長方形紙片,後發展為春聯,表達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5] 立春”日貼春帖、作春帖詞,在宋代很盛行。

迎春春牛

立春日勸農春耕的象徵性的牛。泥捏紙粘而成,也叫“土牛”。立春日天子率羣臣東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勸農耕,士民都出城圍觀。

迎春咬春

東郊迎春 東郊迎春
立春日吃春餅稱為“咬春”。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唐代人已經開始試春盤、吃 春餅了。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麪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擀成薄餅,烙熟後可揭成兩張。春餅是用來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餅時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鋪就是醬肉鋪,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裏分格碼放燻大肚、松仁小肚、爐肉(一種掛爐烤豬肉)、清醬肉、燻肘子、醬肘子、醬口條、燻雞、醬鴨等,吃時需改刀切成細絲,另配幾種家常炒菜(通常為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若有剛上市的“野雞脖韭菜”炒瘦肉絲,再配以攤雞蛋,更是鮮香的爽口),一起捲進春餅裏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