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迎春柳

鎖定
迎春柳是亞麻科、石海椒屬植物石海椒(學名:Reinwardtia indica)的別名。 [1] 
中文名
迎春柳
拉丁學名
Reinwardtia indica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牻牛兒苗目
亞麻科
石海椒屬

迎春柳形態特徵

小灌木,高達1米:樹皮灰色,無毛,枝幹後有縱溝紋。葉紙質,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2-8.8釐米,寬0.7-3.5釐米,先端急尖或近圓形,有短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有圓齒狀鋸齒,表面深綠色,背面淺綠色,幹後表面灰褐色,背面灰綠色,背面中脈稍凸;葉柄長8-25毫米;托葉小,早落。花序頂生或腋生,或單花腋生;花有大有小,直徑1.4-3釐米;萼片5,分離,披針形,長約9-12毫米,寬約3毫米,宿存;同一植株上的花的花瓣有5片有4片,黃色,分離,旋轉排列,長1.7-3釐米,寬1.3釐米,早萎;雄蕊5,長約13毫米,花絲下部兩側擴大成翅狀或瓣狀,基部合生成環,花葯長約2毫米,退化雄蕊5,錐尖狀,與雄蕊互生;腺體5,與雄蕊環合生;子房3室,每室有2小室,每小室有胚珠1枚;花柱3枚,長7-18毫米,下部合生,柱頭頭狀。蒴果球形,3裂,每裂瓣有種子2粒;種子具膜質翅,翅長稍短於蒴果。花果期4-12月,直至翌年1月。 [1] 

迎春柳產地生境

分佈於湖北、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生於海拔550-2 300米的林下、山坡灌叢、路旁和溝坡潮濕處,常喜生於石灰岩土壤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緬甸、泰國北部、越南和印度尼西亞有分佈。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