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迎春杯

鎖定
“迎春杯”是北京市的一項傳統中小學賽事,開始於1984年,首屆盃賽是由北京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研究部主持,由北京市數學會協助,中小學數學教學報承辦。“迎春杯”數學競賽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起,發現優秀的數學特長生,推動北京中、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等主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2001年,“迎春杯”數學競賽更名為“迎春杯數學科普日”。
2013年更名為”數學花園探秘”科普活動。2015年在成都大規模開展。
中文名
ACM-ICPC世界計算機協會青少年信息學邀請賽中國賽區(原迎春杯)
外文名
ACM-ICPC
類    別
信息學考試
開始時間
1984年
初試時間
每年的11、12月份
變更時間
2018年10月

迎春杯活動介紹

“迎春杯”是北京的一項傳統中小學賽事,迄今已舉辦了29年。不僅在北京影響很大,在全國範圍內也有一定影響。“迎春杯”的時間在每年年初,屬於普及型競賽,學生們可以自願參加,競賽不排名次,比賽的結果也不直接與升學掛鈎。然而,在“迎春杯”中取得一個好成績,各個中學都是很認可的。
迎春杯 迎春杯
迎春杯意義:“迎春杯”數學競賽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現優秀的數學特長生,推動北京中、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等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國青年報報道,“迎春杯”被家長熱捧,源自北京市小學升初中的改革。北京市於1998年實施了小學免試、就近升入初中的政策。但由於一些重點學校對在“迎春杯”等數學競賽中獲得好成績的同學格外關注,不少家長開始把“迎春杯”等盃賽作為孩子進入重點中學的重要途徑。
最新信息
2011叫停,進而轉入民間,涉嫌違規問題,已被叫停!
2012年初賽時間為12.22日,出題方向為普通小學數學,現已開始接受報名。
正式更名為:“數學解題能力展示”,大多數報名學校機構還是沿用迎春杯的名稱。
2013年更名為“數學花園探秘”科普活動,大多數報名學校機構還是繼續沿用迎春杯的名稱。
2014年開始全國進行推廣比賽,進入浙江,四川成都等地
2018年,全部叫停,改為ACM-ICPC信息學考試。
2018年12月,因場地協調原因,2019年ACM-ICPC活動暫停一次。

迎春杯參賽對象

1、小學低年級(一、二年級)學生,一年級為A1組,二年級為A2組。
2、小學中年級(三、四年級)學生,三年級為B1組,四年級為B2組。
3、小學高年級(五、六年級)的學生。五年級為C1組,六年級為C2組。
4、初一學生,D1組。
5、初二學生,D2組。

迎春杯戰略措施

第一階段:瞭解自己
這個階段必須把歷年試題做一遍,瞭解“迎春杯”考試考什麼,同時必須有一套系統的測試,瞭解自己知識點的缺陷;同時,必須在找出問題的同時在老師建議下補一下相關專題。
第二階段:變為強項
通過第一階段的學習,學生學習應該心裏有數,就是知道考什麼,自己缺什麼。第二階段主要就是把重點難點專題理一遍;這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有針對性的理。同時,最好能把《導引》上五六年級的題目做完,這樣基本上就沒有問題了。可惜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已經不多了。
第三階段:注重發揮
前兩個階段是靠實力的,但第三個階段確需要憑技巧。
這部分工作包括:做模擬試題、學應試技巧、減輕心理壓力。最終目的是能夠以一種平靜的心態面對競賽,把自己應有的水平發揮出來,把該做對的題目做對,把該得到的分得到。

迎春杯考試時間

初賽:每年的11、12月份。
複賽:次年的1、2月份。

迎春杯最新資訊

2017年12月29日,“迎春杯”組委會通知:“原定於2018年1月6日舉辦的“迎春杯”上海賽區決賽活動將不再舉辦。”但尚未提及以後會否舉辦類似學科及延伸類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