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迎恩堡口

鎖定
迎恩堡口 明長城大同鎮重要關隘。據《三雲籌俎考》載,萬曆元年(1573)磚包,堡城“週一裏零一百八步,高三丈七尺。分守長城十里,邊墩十七座。
中文名
迎恩堡口
建    造
堡為嘉靖二十三年(1544)土築
現    狀
今城堡已被拆走,僅存夯土殘牆。
位    置
山西省平魯縣境內

迎恩堡口事件來歷

迎恩堡口
迎恩堡口(1張)
火路墩五座”。明隆慶元年(1567)蒙古兵大舉進犯,曾由此直抵山西。今城堡已被拆走,僅存夯土殘牆。

迎恩堡口歷史記載

據《三雲籌俎考》載,迎恩堡在平虜衞西北四十里。嘉靖二十三年(1544)築,萬曆初(1573)增修,週一裏有奇。分邊十里零,內鎮川墩最衝,老鸛嘴次之。邊外泥河兒一帶,即部酋首駐牧,往往由此入犯。嘉靖中,石州之禍,此為難始。款塞後,設小市場於此,亦防禦要處也。
明時屬大同鎮分守冀北道所轄西路。堡城“週一裏零一百八步,高三丈七尺。明時曾設守備一員,官軍五百九十八名,馬九十五匹;分守長城十里,邊墩十七座,火路墩五座”。迎恩堡東至平魯三十里,西至邊牆十里,北至敗胡堡五里,南至阻胡堡十里。明隆慶元年(1567)蒙古兵大舉進犯,曾由此直抵山西。

迎恩堡口考證

據長城學者考察記載,長城由二道梁村西開始向正南方向,經寺懷、正溝、小七墩、六墩,然後又轉向南偏西過九墩,由亥子峁村西北出界進入內蒙古清水河縣泉子溝村界,這段長城地勢起伏較大,個別關口處均為黃土夯築,大多圮塌。這段長城上還殘存着幾座石砌敵樓,寺懷村西有路向西過長城至北黃榆樹溝,為山間溝谷。城堡僅存夯土殘牆。長城在溝谷把口處設一座敵樓,全部條石砌築。樓南底部有一門洞,進門登樓可通頂。由此樓往南,有七座為同一結構的敵樓,殘圮情況不等,毀多於存,相對來説正溝西的那座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