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迅猛龍

(蜥臀目獸腳亞目馳龍科恐龍)

鎖定
伶盜龍是蜥臀目馳龍科伶盜龍屬恐龍, [1-3]  又名伶盜龍、速龍。 [4]  全身上下覆蓋着羽毛; [1]  身形不大,大小與火雞類似;頭部很長,腦袋占身體比重很大; [5]  嘴狹長扁平; [4]  牙齒鋒利,邊緣呈鋸齒狀;前肢較大,且靈活;後肢結實; [6]  後足上有四根腳趾,內側第二根腳趾上的利爪粗而彎曲, [5]  呈鐮刀狀;尾長,長度佔體長的一半以上,尾骨呈“S”狀水平彎曲。 [6] 
迅猛龍生活在白堊紀晚期的亞洲的中國、蒙古。 [1]  [7-8]  喜羣居。 [9]  肉食性動物, [1]  以獵食小型恐龍、恐龍蛋、恐龍幼仔和小型哺乳動物為主。 [10] 
迅猛龍因行動敏捷,被稱為“快速的強盜”。 [11]  1924年,著名古生物學家奧斯本在蒙古國發現了其化石,是第一種在亞洲發現的馳龍類恐龍。 [12]  此外,1971年,化石標本“搏鬥中的恐龍”被波蘭探險隊發現,此化石標本因此被蒙古視為國家級寶藏。 [13] 
中文名
伶盜龍
拉丁學名
Velociraptor
別    名
快盜龍
速龍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蜥形綱 Sauropsida
蜥臀目 Saurischia
馳龍科 Dromaeosauridae
伶盜龍屬 Velociraptor
蒙古伶盜龍 V. mongoliensis
亞    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亞    科
伶盜龍亞科 Velociraptorinae
分佈區域
蒙古,北美洲
二名法
Velociraptor mongoliensis

迅猛龍簡介

白堊紀的一種恐龍
化石時期:晚白堊紀
保護現狀:滅絕(化石)
復原圖 復原圖
迅猛龍的體型接近火雞的大小,小於其他的馳龍科恐龍,例如恐爪龍阿基里斯龍,但它們之間仍有許多相同的生理特徵。迅猛龍是種二足、肉食性的有羽毛恐龍,具有長而堅挺的尾巴,低矮的頭顱骨,以及朝上微翹的口鼻部。迅猛龍尖牙利爪,能高速奔跑,加上它家喻户曉的知名武器——長約九釐米的第2趾是它捕殺獵物的主要武器。其捕獵手段為:一隻腳着地,另一隻腳舉起第2趾,先用前肢上的利爪勾住獵物,一躍而起,用鐮刀足扎進獵物的腹部,然後用力撕咬獵物的脖子等致命部位,開膛破肚,一下置於死地。

迅猛龍捕獵

伶盜龍 伶盜龍
由於沙漠之中的降雨主要集中在一個月裏,這時食物充沛,沒有形成大羣的必要,所以這時迅猛龍會結成小羣行動,到了旱季,獵物漸漸稀少,迅猛龍往往集結成大羣,以便捕殺大獵物。迅猛龍往往選擇大部分動物都處在繁殖期的雨季捕獵小動物,迅猛龍通常在小獵物頻頻出沒的沙丘,林地邊緣或固定水源進行埋伏。當獵物進入視線時,迅猛龍就會更加謹慎,慢慢潛伏到離獵物100米左右的地方,做好衝刺的準備。然後,它們會一躍而起,以每小時64公里的速度衝向獵物,再開膛破肚,慢慢享用。到了旱季,其他恐龍開始了小規模的遷徙,大漠上數量最多的是似雞龍但是,似雞龍常常在開闊地段行動,根本沒有遮擋物進行埋伏。所以,它們只能採取正常的追逐策略。當似雞龍羣發現迅猛龍之後,會迅速逃跑。但是,雖然似雞龍的速度很快。但是,他們很沒耐力,過不了多久就慢了下來,這時的迅猛龍會分離出來一個單獨的目標,把它包圍起來,然後圍成梅花陣再漸漸收縮陣型。內圈的迅猛龍會跳到獵物身上,用前肢抓住獵物,後爪刺進獵物身體裏,然後向後猛踹,再迅速跳開,即使獵物沒有被迅猛龍拽倒,那也會在幾輪進攻之後失血過多。接下來,就可以慢慢享用了。迅猛龍是最廣受一般大眾熟悉的恐龍之一,這導因於它們在麥克·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的小説《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以及同名電影中的搶眼表現,但小説與電影版本對於迅猛龍的描述有誤。對於古生物學家而言,迅猛龍則是種重要的恐龍,已發現超過12個迅猛龍的化石,是馳龍科中數量最大的。而其中一個著名的標本,則保存了與原角龍纏鬥中的迅猛龍。
復原圖 復原圖

迅猛龍形態特徵

伶盜龍 伶盜龍
迅猛龍是一種中型馳龍類,成年體長約2.07米,身高高約1.1米,體重推測約15公斤。與其他馳龍類相比,迅猛龍具有相當長的頭顱骨,長達25 公分;口鼻部向上翹起,使得上側有凹面,下側有凸面。迅猛龍的顎部有26-28顆間隔較大,且後緣帶有鋸齒的牙齒,這特徵證明迅猛龍可能是捕食行動迅速獵物的活躍捕食者。迅猛龍的大腦較大,腦重/體重比在恐龍中屬於最大的之列,顯示迅猛龍是一種非常聰明的恐龍。

迅猛龍近種區別

迅猛龍
雙嵴龍
無頭冠。
最明顯特徵是頭上有一對近似半橢圓形或戰斧形的不規則形狀的頭冠。
迅猛龍 迅猛龍
雙嵴龍 雙嵴龍

迅猛龍前肢

類似其他馳龍類,迅猛龍具有大型手部,在結構與靈活性上類似現代鳥類的翅膀骨頭。手部有三根鋒利且大幅彎曲的指爪,中間的指爪是當中最長的一根,而第一根指爪是最短的。迅猛龍的腕部骨頭結構可以作出往內轉、以及向內抓握的動作,而非向下抓握,非常靈巧。

迅猛龍後肢

後肢 後肢
如同其他的獸腳類恐龍,迅猛龍的第一根腳趾是小型的上爪。但與其它以三根腳趾行走的獸腳類恐龍相比,馳龍科如迅猛龍只依靠後肢的第三,四趾行走(馳龍類都是這樣)。迅猛龍的第二腳趾可以向上收起離開地面,上有大型、鐮刀狀的趾爪,這是迅猛龍著名的重要原因,也是馳龍科與傷齒龍科的典型特徵。這些趾爪的外緣長度可達65毫米,是可怕的攻擊武器,可能用來撕開獵物。(但根據美國人的某模擬演示,基本排除了鐮趾撕開獵物肌肉和皮膚的可能。推斷此鐮趾應是插入獵物的氣管或者動脈來達到捕獵的目的,這一點已經被化石證明。)

迅猛龍尾巴

迅猛龍尾椎上側的前關節突,以及骨化的肌腱,使迅猛龍的尾巴僵硬。前關節突開始於第10節尾椎,往前突出,支撐後面4到10根其他的脊椎,數量依所在位置而定。這些結構使得整個尾巴在垂直方向幾乎不能彎曲,但一個迅猛龍標本保存了完整的尾巴骨頭,這些骨頭以S狀水平彎曲,顯示尾巴在水平方向有良好的運動靈活性。這樣的尾巴可以幫助迅猛龍在高速奔跑時保持平衡和靈活轉向,也説明了迅猛龍是出色的奔跑者。

迅猛龍皮膚衍生物

在2007年,古生物學家愛倫·特納(Alan Turner)、彼得·馬克維奇(Peter Makovicky)、馬克·諾瑞爾(Mark Norell)以及他們的同僚宣稱在一個來自於蒙古的迅猛龍化石的前臂發現了羽莖瘤(Quill knobs),確定迅猛龍具有羽毛。

迅猛龍發現歷史

迅猛龍 迅猛龍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一支探險隊於1922年在蒙古的戈壁沙漠中發現了第一個迅猛龍的化石標本;該標本(編號AMNH 6515)包含一個遭到壓碎,但是完整的頭顱骨,以及第二趾爪。兩年後,該館的科學家亨利·費爾德·奧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在確定該標本屬於一種肉食性恐龍後,將它們命名為蒙古迅猛龍(V. mongoliensis );但奧斯本將該第二趾爪誤認為來自於手部。迅猛龍的屬名衍化自拉丁語,“velox”意為「快捷的」,“raptor”意為「強盜」或「盜賊」,意指迅猛龍善於奔跑的身體結構,以及肉食的食性;種名則是發現地蒙古為名。同一年稍早,奧斯本則在大眾媒體上發表了一篇相關文章,並將它們取名為“Ovoraptor djadochtari”。但因為“Ovoraptor”並未在科學文獻與相關的正式文件中被提到,因此該名稱的狀態為無資格名,而迅猛龍仍保有命名優先權。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冷戰期間,北美洲的挖掘團隊被共產蒙古所驅離,而蘇聯和波蘭的探險隊與蒙古大學合作發現了許多迅猛龍化石標本,其中最著名的是在1971年由波蘭與蒙古團隊所發現的“搏鬥中的恐龍”(編號GIN 100/25),該化石保存了了一隻迅猛龍和一隻原角龍搏鬥的場景。這個標本被蒙古視為國家級的寶藏,但從2000年起,被外借給紐約市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以供一個暫時性的展覽。
冷戰後期以來,已有數個中國、美國、加拿大、蒙古等國家科學家所參與的科學考察隊在中國和蒙古境內發現了多具迅猛龍化石。在1988到1990年間,一箇中國與加拿大所組成的挖掘團隊在中國北部發現了迅猛龍的化石。在1990年,一個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與蒙古國科學院所組成的挖掘團隊抵達戈壁沙漠,發現了數個保存良好的骨骸

迅猛龍發現地點

迄今為止,共有至少12具迅猛龍的骨骼化石被發現。迅猛龍的絕大多數標本發現於德加多克塔組(Djadochta Formation)地層中,該地層分佈於蒙古的南戈壁省與中國的內蒙古;另外有一個來自於蒙古的標本,發現於稍年輕的巴魯恩戈約特組(Barun Goyot Formation),可能屬於蒙古迅猛龍。這兩個地層的年代均為上白堊統坎潘階,約8000萬年前到7300萬年前。
在德加多克塔組地層中,幾乎每個著名且多產的挖掘地點都發現了蒙古迅猛龍的化石。蒙古伶盜龍的模式標本是在火焰崖(Flaming Cliffs)的挖掘地點所發現(該地也名為Bayn Dzak與Shabarakh Usu),而「搏鬥中的恐龍」化石則是在圖格里克(Tugrig )挖掘地點所出土(又名Tugrugeen Shireh)。近年來,在中國內蒙古的Bayan Mandahu出土了許多蒙古迅猛龍化石,Bayan Mandahu屬於德加多克塔組,是一個產量豐富的挖掘地點之一。巴魯恩戈約特組的Khulsan與Khermeen Tsav也是著名的挖掘地點,出土了大量的相關化石,可能屬於迅猛龍。
這些挖掘地點都處於乾旱的環境中,佈滿沙丘,偶有間歇性的溪流,而巴魯恩戈約特組的環境比年代較古老的德加多克塔組較為濕潤。除了迅猛龍所獵食的原角龍以外,迅猛龍還與以下恐龍共同生存:基礎角龍下目的安德薩角龍甲龍科繪龍、以及數種偷蛋龍科傷齒龍科、與阿瓦拉慈龍科獸腳類恐龍。

迅猛龍分類爭議

迅猛龍在1924年首次被命名時,是被歸類於恐龍中的暴龍科/暴龍超科/暴龍類/暴龍族/暴龍亞科;這是因為該時期的暴龍科與暴龍屬,被當成「未分類物種集中地」,因此許多肉食性恐龍被歸類於該科中,但彼此卻無接近親緣關係。隨者更多恐龍化石的發現,迅猛龍後來被歸類於馳龍科
迅猛龍被歸類於馳龍科中較為衍化的迅猛龍亞科。在種系發生學中,迅猛龍亞科通常被定義為:馳龍科中,較接近於迅猛龍,而離馳龍較遠的所有成員。但馳龍科的分類是經常更改的。在最初建立的時候,迅猛龍亞科只包含迅猛龍一個成員。後來的研究則包含了其他屬,通常為恐爪龍與傷齒。一個最近的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顯示迅猛龍亞科是個單系羣,包含:迅猛龍、恐爪龍白魔龍、傷齒龍(但分類位置未確定)。
在過去,某些馳龍科的物種有時被歸類於迅猛龍屬中,例如平衡恐爪龍(Deinonychus antirrhopus)、藍斯頓氏蜥鳥盜龍(Saurornitholestes langstoni)。因為迅猛龍較早命名,這些種被歸類於迅猛龍屬時,常被重新命名為平衡伶盜龍與藍斯頓氏迅猛龍。迅猛龍中的已承認種僅有蒙古迅猛龍。
在2005年新發表的始祖鳥的標本(瑟馬普利斯標本)中,發現了保存很好的第二腳趾,類似馳龍科,這可能説明始祖鳥類與迅猛龍有接近的親緣關係。如果這樣的親緣關係被進一步證實,因為始祖鳥較早被命名,包括伶盜龍在內的迅猛龍亞科很有可能被改歸類於始祖鳥科,屬於始祖鳥綱。至少有一位科學家,將迅猛龍亞科歸類於始祖鳥科,如果屬實,這將使得迅猛龍成為一種無法飛行的大型始祖鳥科恐龍。

迅猛龍古生物學

獵食行為:
伶盜龍 伶盜龍
發現於1971年的化石標本“搏鬥中的恐龍”,保存了迅猛龍和原角龍搏鬥的情形,這提供了迅猛龍是活躍的捕食者以及其捕食方式的直接證據。當這個標本被發現時,過去一度有假設認為這兩隻恐龍是被淹死的。但因為這個標本是在古代沙丘沉積物所發現的,所以看法是這兩隻動物是被掩埋在沙地中的,原因可能是沙丘倒塌,或者是沙塵暴。從兩隻動物的姿態顯示,掩埋過程應該非常快速。原角龍的前肢與後肢都遺失了,可能是被其他食腐動物吞食了。
馳龍科的後肢第二趾上明顯的鐮刀狀趾爪,傳統上認為是用於切開獵物身體與挖去內臟的武器。在“搏鬥中的恐龍”標本中,迅猛龍的鐮刀狀趾爪嵌入原角龍的喉嚨中,而原角龍的喙嘴則夾住了迅猛龍的右前肢。這顯示伶盜龍可能是用它們的鐮刀狀趾爪刺穿獵物喉嚨的重要器官來殺死獵物,例如頸靜脈、頸動脈,以及氣管,而非割開獵物的腹部。伶盜龍爪的鐮刀狀趾爪內側圓滑,並不鋭利,並不適合用於切開、刺穿獵物腹部的堅固皮膚和肌肉。然而,只有發現鐮刀狀趾爪的骨質部分,這些趾爪在生前應該覆蓋着角質鞘,所以還是有可能具有鋭利的邊緣,但無法長期保存鋭利狀態,原因是這些趾爪無法後縮以防止被磨損,也無法像貓一樣磨利趾爪。在2005年,BBC的電視節目《恐龍兇面目》(The Truth About Killer Dinosaurs)測試迅猛龍的趾爪是否適合切開。該電視節目製作了一個迅猛龍後肢模型,並將一塊豬腹肉作為測試用的獵物。雖然鐮刀狀趾爪刺穿了測試用的豬腹肉,但無法劃開它們,顯示伶盜龍的趾爪無法用來割下獵物的內臟。但由於其他科學家沒有參考或重複這個實驗,所以實驗的結果無法被確定。

迅猛龍近親

另一種和迅猛龍關係密切的恐龍,恐爪龍的化石通常是成羣被發現的。此外,恐爪龍的化石偶爾與腱龍(一種大型草食恐龍)一起被發現,這樣就説明恐爪龍很可能是團隊合作狩獵的捕食者。唯一的馳龍科集體行動證據,是個發現於中國的足跡化石,共有六個大型動物所留下,但仍沒有證據顯示它們有集體獵食行為。不過,雖然在蒙古發現了許多迅猛龍和其他馳龍科的化石,但是沒有發現過成羣的化石,所以還沒有化石證據可以證明迅猛龍是羣體狩獵的。因此,伶盜龍也通常被認為是成羣狩獵的捕食者,如同電影《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所顯示的,但沒有足夠證據支持馳龍科與迅猛龍有集體獵食行為。

迅猛龍新陳代謝

迅猛龍是温血動物,因為迅猛龍獵食時必須消耗大量的能量。迅猛龍的身體覆蓋着羽毛,而在現代的動物中,具有羽毛或毛皮的動物通常是温血動物,它們身上的羽毛或毛皮可以用來隔離熱量。馳龍科與某些早期鳥類的骨頭生長速率,與現代的哺乳類與鳥類相比,顯示迅猛龍具有較為適中的新陳代謝率。紐西蘭的奇異鳥在生理、羽毛形態、骨頭結構、甚至於狹窄的鼻部結構,相當類似馳龍科;而鼻部結構經常是新陳代謝的關鍵指標。奇異鳥是種高度活躍、無法飛行的鳥類,並具有穩定的體温以及相當低的新陳代謝率,使奇異鳥成為原始鳥類與馳龍科的新陳代謝參考模型。
在馳龍科中,比伶盜龍原始的成員通常身體覆蓋着羽毛,並具有完全發展的有羽毛前肢。而迅猛龍的祖先具有羽毛,可能擁有飛行能力,這使得古生物學家認為迅猛龍也具有羽毛,如同許多現代的無法飛行鳥類,仍保有身體上的羽毛。

迅猛龍羽毛

伶盜龍 伶盜龍
過去長期以來,古生物學家認為迅猛龍具有羽毛,但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根據2007年9月份的《科學》雜誌,古生物學家愛倫·特納、彼得·馬克維奇、馬克·諾瑞爾,在一個發現自蒙古的迅猛龍化石(編號IGM 100/981,身長1.5公尺,體重15公斤)的前臂,發現了六個羽莖瘤。鳥類骨頭上的的羽莖瘤可用來固定羽毛,而迅猛龍骨頭上的羽莖瘤則明確顯示迅猛龍也具有羽毛。
根據特納等人的説法,並非所有史前鳥類的化石都發現了羽莖瘤,但沒有發現羽莖瘤,不代表這些史前鳥類缺乏羽毛。羽莖瘤的發現顯示迅猛龍擁有羽毛,而且應該是類似現代鳥類翅膀上的羽毛,包含羽軸與羽支所形成的羽片。這些研究人員並提出,迅猛龍的前臂具有14個次要羽毛,而始祖鳥具有至少12個次要羽毛,小盜龍具有18個,脅空鳥龍則具有10個。他們認為這些羽毛數量的不同,代表者這些動物與現代鳥類的差異程度。

迅猛龍飛行能力

特納等人將伶盜龍的羽毛,視為大型、無法飛行的手盜龍類因為體型的增大,而在演化過程中失去羽毛的證據。特納等人並發現,無法飛行鳥類幾乎沒有羽莖瘤,而伶盜龍的羽莖瘤則證明馳龍科的祖先應該可以飛行,但迅猛龍與其它大型的馳龍科後來卻喪失了飛行能力;然而,馳龍科祖先的羽毛也可能具有其他功能,而非用來飛行。對於無法飛行的迅猛龍,伶盜龍的羽毛可能作為展示物用,或孵蛋時覆蓋伶盜龍的蛋巢,或是在上坡奔跑時增加速度用。
參考資料
  • 1.    米家文化編,大腦銀行科學素養 迅猛龍全身長羽毛嗎,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01,第75頁
  • 2.    北視國出版策劃團隊編,白堊紀 1,浙江攝影出版社,2016.03,第12頁
  • 3.    馬蘭主編,恐龍世界 科學探索恐龍世界的無窮奧秘 耀世典藏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03,第156頁
  • 4.    李媛,恐龍帝國大圖鑑 4 全景高清跨頁版,現代出版社,2017.05,第68頁
  • 5.    林瑩,袁榮濤編著,恐龍博物館的魔幻之旅 上,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02,第152頁
  • 6.    崔鍾雷,恐龍帝國 恐龍趣聞揭秘,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04,第61頁
  • 7.    英國ticktock出版社著;魯秀紅譯,恐龍時代排行榜,吉林美術出版社,2018.04,第8頁
  • 8.    李媛,恐龍帝國大圖鑑 4 全景高清跨頁版,現代出版社,2017.05,第69頁
  • 9.    《給孩子看的科普書》編委會編,百大恐龍巨獸 彩圖注音版,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3.01,第151頁
  • 10.    希瑟·艾梅里著;孫世明等譯,恐龍公園 18 迅猛龍,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01,第2頁
  • 11.    印度XACT出版集團著,小時候我想知道的 恐龍·史前動物,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1.05,第45頁
  • 12.    樊文龍編著,恐龍帝國探秘 第2冊,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11,第226頁
  • 13.    《給孩子看的科普書》編委會編,百大恐龍巨獸 彩圖注音版,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3.01,第151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