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耕社會

鎖定
農耕社會是靠農業耕作而賴以生存的社會,它的基本特徵是自足自然經濟
中文名
農耕社會
主要特徵
自足的自然經濟
普遍特徵
狹隘的地方性
起源時間
大約在一萬年前
主要起源
美索不達米亞、中國黃河流域等
社會特點
以農為本

農耕社會社會形成

農本經濟可以發展到較高水平,包括手工業、商業、以及市集、城鎮等等;各個以農為本的地區之間,也可以發生不同程度的交往,並且發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大約在一萬年前,古代世界開始發生了農耕畜牧。世界上先後出現了幾個各具特色的農耕中心。最早的是西亞,在美索不達米亞周圍地帶,這裏的居民最早馴化了野生麥類,發展為種植小麥、大麥的農耕中心。其次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東南亞。中國的黃河流域培育了小麥。中國長江以南以至東南亞、印度恆河一帶,則以培育水稻為特色。另外有一個種植玉米的中心是墨西哥秘魯可能是另一個種植玉米的中心。還有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內陸,學界認為也可能也有獨自發展起來的農耕中心。
農耕中心形成以後,就緩慢地向它易於農耕的地方發展。經過幾千年後,就歐亞大陸而言,中國由黃河至長江,印度由印度河至恆河,西亞、中亞由安那託尼亞至伊朗、阿富汗,歐洲由地中海沿岸,都先後成為農耕和半農耕地帶。這個地帶綿亙於亞歐大陸兩端之間,形成一個偏南的長弧形。史學界稱此長弧形地帶為農耕世界。農耕最初是與畜牧結合的。在歐亞大陸,易於農耕的地帶基本偏南,即從東到西形成了農耕世界。

農耕社會農耕生產

農耕世界與遊牧世界相比,農耕生產的增長率,大於遊牧生產的增長率。農耕必然趨於定居,又使它的發展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文明方面的發展,有較大的和較為穩定的連續承襲的可能。食物生產豐饒後,就有可能分出一部分勞動力從事農耕以外的活動。因此,農耕世界較快地產生了文明,較早地出現了階級分化和公共權利,也在較大範圍內形成了有利於擴大再生產的社會秩序。與農耕世界相比,遊牧世界地帶的生產增長得緩慢,不能或很少分出較多的社會勞動力用於遊牧以外的各種活動。遊牧世界也有階級分化,但分化很有限度,原始部族制度牢固存在,停留於一種淳樸的然而是落後的狀態。這兩個平行的世界,一個富庶先進,一個貧瘠落後,南農北牧,南富北窮。

農耕社會社會發展

農耕經濟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有重大影響。這種農耕經濟能夠創造出世界上最早的最先進的文明。但是,它使中國形成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男耕女織,規模小,分工簡單,不用於商品交換。中國傳統時代“多子多福”的人口觀是與古代小農經濟相適應的。從漢代畫像磚“戈射收穫圖”中,可以看出中國傳統社會中以小農經濟為基礎的農耕文明的某些鮮明特徵。

農耕社會氣候資源

農耕生產與氣候資源息息相關,優越的氣候資源是誕生農耕文明的重要條件。氣候要素主要包括氣温、降水和光照等。我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和太平洋的西岸地區,有着巨大的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從而形成了世界上最為典型的季風氣候。季風氣候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季風氣候是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混合型。冬季受來自內陸的乾冷氣流的影響,天氣寒冷,乾燥少雨;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高温潮濕多雨。高温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的生長十分有利。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表現為“雨熱同期”的氣候特徵。光照足、高温、降水豐沛的雨熱同期是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優越的氣候條件,適宜農作物生長。早在上古時代,在此誕生了農耕文明,是我國最早進入農耕文明的區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