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民的婚禮

鎖定
《農民的婚禮》是荷蘭畫家彼得·勃魯蓋爾於1568年創作完成的木板油畫,現收藏於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畫作描繪了舉辦婚禮喜筵時的熱鬧場面,是一幅全面真實地記錄尼德蘭農村社會場景的風俗畫。畫面上,沒有特別標識主次人物,只有婚禮上熱烈的氣氛以及人們吃喝的場面。雖然杯盤中的食物並非山珍海味,他們卻心滿意足。畫家抓住了典型場面,通過寫實主義手法,通過典型的構圖,對眾多人物的精心刻畫,以及色彩的多層次運用,表現出熱烈的氣氛,整幅畫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6] 
中文名
農民的婚禮
外文名
Peasant wedding
作    者
彼得·勃魯蓋爾
創作時間
1568年
規    格
縱114cm 橫164cm
畫作類型
木板油畫
現收藏地
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農民的婚禮畫作內容

農民的婚禮 農民的婚禮
《農民的婚禮》描繪了舉辦婚禮喜筵時的熱鬧場面:地點看上去像一個穀倉,牆垛用乾草堆成,人們坐在用樹幹製成的簡陋板凳上,圍在長方形桌前就餐。
近處那個端食物的人身穿藍衣、頭戴紅帽,還繫着一條白圍裙,在他的前方和左後方,有兩位身着紅色、白色服裝的人與他相呼應。前一位是他的搭檔,將人們的視線帶到畫裏面;後一位是喜筵上的樂師,可他顧不上和同伴一起合奏,只是遠遠盯着剛端上的食物。
與遠處人羣的密集不同,前景中藍衣人周圍的空間卻是格外開闊,在空隙之間,可以注意到兩個分別戴着綠帽子和紅帽子的人,他們一個舉着空酒杯似乎在招呼要啤酒,另一個伸出手來接過木板上的食物,使餐桌外圍與內圈的人聯繫起來。而在他的紅帽子與藍衣人的紅帽子之間,留出了一個襯着墨綠色佈景的空擋,新娘滿意地坐在一個紙糊的花冠下方,頭上也戴了“寶冠”。即使處在後排,也讓人能夠一眼辨認出她的特殊身份來。她閉着眼睛,雙手交疊在一起,似乎脱離了喧鬧的環境,獨自陶醉在對婚姻的冥想和期待裏。紅撲撲的臉蛋並不漂亮,可是自有幸福的笑容掛在嘴角上。左邊坐着兩位神色鎮定的老人,看來好像是她的父母。右邊兩位戴着白頭巾的女子大概是伴娘。
席上的人很多,但大都庸庸碌碌,或者心事重重,他們自顧吃喝,只有角落裏的教士在聊着天。餐宴看上去還算豐盛,可仔細一瞧,那些盤子裏都只有薄薄一層,不知是麪餅還是米粥。儘管如此,人們仍吃得津津有味,坐在地上的小孩吮吸自己的手指,享受着這頓平日裏難得遇到的“美味”。 [1] 

農民的婚禮創作背景

16世紀初期,尼德蘭繪畫開始出現了新的變化,無論是創作題材還是表現手法都變得豐富多彩。出身於藝術世家的博斯,其作品風格打破了尼德蘭傳統繪畫中虔誠、肅穆的宗教氣氛,創造出讓人眼花繚亂的、充滿叛逆性格的寓意性畫面。畫中常出現的怪誕、誇張的形象,以現實生活為依據,加入了畫家本人的幻想,形成了博斯獨特的藝術語言。勃魯蓋爾在繼承博斯的表現手法的同時,吸收了尼德蘭民間美術中的因素,將宗教畫逐漸演變為風俗畫,描繪出自己所熟悉的農村生活場景和自然環境,從而贏得了“農民勃魯蓋爾”的稱號。 [5] 
《農民的婚禮》創作於1567~1568年,勃魯蓋爾經常到鄉村訪問,參加農民集市活動;他也跟別人一樣,帶上禮物參加農民婚禮。他經常在這種場合他仔細觀察農民各方面的活動。作這幅畫時,正是16世紀的新基督教派為了促進西歐宗教改革,打擊羅馬天主教會,反對西班牙的異族統治,發動“搗毀聖像”運動的前夕。作者描繪下農民特別是盛大婚禮下所表現出來的悲慘生活境遇,是對當時統治者無聲的抗議和鞭撻。 [2]  [3] 

農民的婚禮藝術鑑賞

農民的婚禮主題

《農民的婚禮》 是畫家反映農民生活的作品。作品中將農民婚禮場面中的人物和事物再現出來,反映出了農民的現實生活。這幅作品旨在反映農民生活中的點滴生活,記述底層人民安和的温暖生活。作者在創作過程中,還想表達出農民生活的簡樸,與上流社會的奢華形成對比,作者在創作這幅作品時,不僅僅是想展現農民的幸福生活,他更想通過農民這種簡樸的生活就能帶來的幸福感,來反襯當時社會的殘酷,引發社會對農民階級的同情。他畫作的終極目的是能夠引起社會對底層人民生活的關注,讓農民過上真正幸福的日子。
在創作中畫家有意運用着色策略來突出農民婚禮的樸素,賞畫者多數是上層社會人士,這就運用繪畫的方式來增加了上流社會對底層社會的認識。此外,畫家的創作期是北歐的戰亂時期,戰爭發生,生靈塗炭,農民連這樣平凡的幸福生活都會被隨時終止。這就反映出了作者對戰爭的厭惡和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以及對農民能夠過上更好的日子的期望。整個作品中,細膩的筆法和簡單的用色,都反映出了作者對大眾和平生活、安康喜樂生活的嚮往,滿滿地反映出了作者的人文主義情懷。 [4] 

農民的婚禮形象

局部圖
局部圖(7張)
對於婚禮來説,新娘和新郎是主角。在這幅畫中,牆上的一席綠色簾布讓人們發現了這場婚宴的主角新娘。新娘滿意地坐在一個紙糊的花冠下方,頭上也戴了“寶冠”。即使坐在後排,也能讓人們一眼就辨認出她的特殊身份。新娘幸福地閉着眼睛,雙手交疊在一起,似乎脱離了喧鬧的環境,獨自陶醉在對婚姻的退想和期待裏。她紅撲撲的臉蛋並不漂亮,可是自有幸福的笑容掛在嘴角上。 [7] 
畫面上的婚宴總的看起來不是很隆重熱烈,就像是農民一次很平常的聚會一樣,但是人物各自的動作、表情都刻畫得活靈活現、生動傳神,讓觀者有如身臨其境的感覺。比如,畫面上那個樂師看起來憨厚老實,迷茫地看着食物,好像很餓了的樣子。而畫面左端,那個把自己蓋在紅帽子下正專注吃着食物的小孩,天真可愛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就好像人們身邊活生生的人物一樣,使畫面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可是,本應衣着講究、食物豐盛、熱鬧非凡的婚禮卻在衣服簡樸、食物簡單和擺設簡陋的場景中匆匆進行。而人物的表情也都有一種淡淡的憂鬱或迷茫,缺少節日的氣氛,這些似乎都向讀者展示了農民生活的艱辛和不易,也表達了畫家對他們的深切同情和關心。 [3] 

農民的婚禮設色

為了凸顯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在着色等方面進行了藝術處理。為使圖畫和農村的筒樸氣氛相適應,他在作品中使用了近似色來給農民的衣服着色,明暗大為淡化,甚至將陰影省略,這就讓畫面的跳躍感減弱,婚禮突出樸素的幸福。簡陋的穀倉在暖色調襯托下,呈現歡樂飲宴的氣氛。
牆上僅用一席綠色簾布使得新娘及家主所在位置突出,也使得主題集中,令觀賞者感到,雖是普通農家的宴席,卻洋溢着隆重甚至聖潔的氣氛。 [2] 

農民的婚禮構圖

畫家以從餐桌一端斜向展現縱深的形式把眾人圍聚就餐的情景表現得條理清晰,空間效果非常好,是應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對角線構圖法。近處那個端食物的人正是一個大三角形的頂點,而左邊的樂師和同伴構成了一個空間上的折角,最靠牆的一排人恰好是這個三角形的底邊。構圖緊湊且以側面輪廓線描摹,使得畫中事物看似簡單、平面,卻顯出極為有力的效果。 [8] 

農民的婚禮作品評價

榆樹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鄭春興:這幅畫描繪的是村民們在婚禮上餐飲的場面,人物眾多,各具情態。作品色調渾厚又不乏細緻,是一幅出色的風俗畫。 [9] 
當代作家田中禾:老勃(勃魯蓋爾)在意大利的遊學使他深受文藝復興思潮的影響,他把對下層人民的濃厚情感和深切同情寄寓在作品裏,《農民的婚禮》裏沒有熱烈的喜慶氣氛,人物表情不是歡樂,而是生活本身的冷漠和麻木,畫面透出的是強烈的人文主義思想……勃魯蓋爾留下的是思想對生活的關照。 [10] 

農民的婚禮歷史傳承

《農民的婚禮》畫作同諸多佛蘭芒地區的畫作一起,於1590~1595年間被尼德蘭大公弗朗西斯科・埃爾內斯收藏,1605年後,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魯道夫二世收藏。後輾轉成為尼德蘭總督雷歐波特·威廉大公的個人藏品。
1656年,威廉大公辭去總督之職回到維也納時,他把收藏陳列在宮城中的許塔堡,50年後約瑟夫二世在位期間,將許塔堡的藏品搬到了更大的望樓宮。1891年,《農民的婚禮》隨着望樓宮的諸多皇室收藏移至新成立的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中,後一直保存至今。 [11] 

農民的婚禮重要展覽

2018年10月2日,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為紀念2019年老彼得·勃魯蓋爾逝世450週年,舉辦名為“大師之手”的首次回顧特展,《農民的婚禮》作為重要展品展出。 [12] 

農民的婚禮作者簡介

彼得·勃魯蓋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約1525~1569),16世紀尼德蘭地區畫家。出生於布魯日附近的布魯格爾村,曾在比利時的安特衞普習畫,而後遷居布魯塞爾,最後逝於此。他創作過一定數量的宗教畫,但更喜愛創作以民間諺語、傳奇故事等為題材的民俗畫、風景畫,其中藴含着尖鋭的諷刺和深遠的寓意。代表作有《兒童遊戲》《雪中獵人》《農民的婚禮》等。 [3] 
參考資料
  • 1.    張啓明主編,世界名畫快讀,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2011.07,第50-51頁
  • 2.    樊林,外國美術簡史,東方出版中心,2018.07,第129頁
  • 3.    瞿文明編著,圖説經典 人一生要知道的60幅世界名畫,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4,第50-52頁
  • 4.    王慧君.勃魯蓋爾藝術中的人文主義精神研究[J].美與時代(中),2017(04):69-70.
  • 5.    崔海源著,當美術遇見科技,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18.05,第88頁
  • 6.    海童編著,夏娃的膜拜 文藝復興繪畫 4,濟南出版社,1998.09,第40頁
  • 7.    高維那主編,會説話的胎教書一日一讀,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01,第98頁
  • 8.    張曉瑋,李曉魯編著,中外美術發展簡史,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8.09,第252頁
  • 9.    鄭春興主編,世界名畫品鑑,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04,第107頁
  • 10.    田中禾著,同石齋札記 聲色六章,大象出版社,2019.11,第6頁
  • 11.    (意)西爾維婭·波爾蓋斯編著,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偉大的博物館,譯林出版社,2014.08,第13-19頁
  • 12.    王加著,畫外有音,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11,第221-224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