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機化研究

鎖定
《農機化研究》創刊於1979年,是由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主管,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學會、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工程科學研究院主辦的學術期刊。 [1] 
據2016年《農機化研究》第10期期刊內頁顯示,《農機化研究》編輯部有編委56人。 [4] 
據2021年5月26日中國知網顯示,《農機化研究》共出版文獻16213篇、總被下載3304697次、總被引115884次、(2020)複合影響因子為1.305、(2020)綜合影響因子為0.828。 [2]  據2021年5月2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農機化研究》共載文14384篇、下載量為880698次、基金論文量為9259篇、被引量為101204次、2018年影響因子為0.97。 [3]  據2021年5月26日維普網顯示,《農機化研究》發文量為14394篇、被引量為50292次、影響因子為1.132645、立即指數為0.4966777、 被引半衰期為4.21、引用半衰期為6.13、期刊他引率為0.7810894,平均引文率為16.37043。 [1] 
中文名
農機化研究
外文名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Research
語    種
中文
類    別
農業科技
主管單位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
主辦單位
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學會、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工程科學研究院
編輯單位
農機化研究雜誌社
創刊時間
1979年
出版週期
月刊
國內刊號
23-1233/S
國際刊號
1003-188X
郵發代號
14-324
現任主編
李智
編輯部地址
黑龍江哈爾濱市哈平路156號
屬 性
中文核心期刊、JST

農機化研究辦刊歷史

1979年,《農機化研究》創刊。
1987年,該刊刊期由雙月刊更改為季刊。
2004年,該刊刊期更改為雙月刊。
2006年,該刊刊期更改為月刊。 [2]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5] 

農機化研究辦刊條件

農機化研究欄目方向

主要欄目
《農機化研究》主要設有農業發展新視點、理論研究與探討、設計製造、試驗研究、新技術應用、環境與能源動力工程、綜述等欄目。 [1] 

農機化研究人員編制

據2016年《農機化研究》第10期期刊內頁顯示,《農機化研究》編輯部有編委56人。 [4] 
職務
名單
編委
丁為民
刁培松
於海業
馬旭
馬躍進
王俊
王金武
王俊發
王德成
戈振揚
田阡
毛罕平
毛恩榮
石鐵
付勝利
馮江
坎雜
任文濤
劉仁鑫
劉建禹
劉榮厚
衣淑娟
許春林
孫啓嘉
孫松林
孫智慧
李文哲
李志偉
李保謙
李能建
李耀明
蘇中濱
楊堅
楊州
楊秀生
楊印生
邱立春
何勇
陳建
陳海濤
張偉
張兆國
張汝坤
張學軍
張曉輝
尚書旗
趙武雲
郭玉明
郭康權
蔣恩臣
蔣煥煜
曹成茂
董良傑
蔡曉華
廖慶喜
潘亞東

農機化研究辦刊成果

農機化研究收錄情況

《農機化研究》 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被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2018)、知網、萬方、維普等平台收錄。 [1-3] 

農機化研究出版發行

據2021年5月26日中國知網顯示,《農機化研究》共出版文獻16213 篇。 [2] 
據2021年5月2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農機化研究》共載文14384篇、基金論文量為9259篇。 [3] 
據2021年5月26日維普網顯示,《農機化研究》發文量為14394篇。 [1] 

農機化研究影響因子

據2021年5月26日中國知網顯示,《農機化研究》總被下載3304697次、總被引115884 次、(2020)複合影響因子為1.305、(2020)綜合影響因子為0.828。 [2] 
據2021年5月2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農機化研究》下載量為880698次、被引量為101204次,據2018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0.97,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18種)中排第1741名。 [3] 
據2021年5月26日維普網顯示,《農機化研究》被引量為50292次、影響因子為1.132645、立即指數為0.4966777、 被引半衰期為4.21、引用半衰期為6.13、期刊他引率為0.7810894,平均引文率為16.37043。 [1] 

農機化研究榮譽表彰

該刊曾被評為Caj-cd規範獲獎期刊。 [2] 

農機化研究文化傳統

農機化研究辦刊宗旨

該刊自創刊以來,歷屆編委及編審人員以交流大農業概念下(包括農、林、牧、副、漁)的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的學術、科研成果以及與之相關的綜合性述評為辦刊宗旨,嚴把質量關,使該刊的知名度與學術地位日漸提高。 [1] 

農機化研究投稿指南

1 .農機化研究論文的背景要求是基金項目,提出資助背景名稱和項目編號。 否則,基金項目應由該刊編委首先審查和推薦。
2、農機化研究文章短篇四面(雙欄,各行22字,46行,宋體5號,WOED2003 ),引言和結論,摘要和關鍵詞(包括英文)。 同時以姓名(出生年月日)、性別(民族可以漢字省略)、出生地(具體為市縣)、職務、學位、電子郵箱和聯繫電話形式提供作者簡介。
3、文章通常分為 理論研究類文章,對農業關鍵技術問題進行方法、理論優化等分析和研究。 主要形式為引言——元理論和方法——提出了新的理論和方法——分析驗證——的結論。 設計製造類文章一般是新機器(改良)、零部件的設計和先進的加工方法。 主要形式將引言——或——的關鍵部件和主要參數相結合以確定——的實驗效果——的結論。 新技術應用類文章一般應用於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數字技術和生物工程技術等農業。 主要形式為引言——新技術在——應用方式——中取得的效果和——的結論。 試驗研究類文章一般指新型農藝、方法、機械的試驗分析評價。 主要形式為引言——試驗項目——試驗過程——的結果分析和評價——的結論。 總論類文章通常指農業機械化發展、改革和政策方面的研究。 主要形式為引言——現狀——中存在的問題——的措施和對策。
4、插圖:文章的插圖都需要源文件,格式為TIF(機械圖必須用CAD2004製作)。 圖像分辨率要求為600萬像素/英寸。 其中,半欄照片的寬度為7.5—8.5cm,通欄的寬度為13-15cm。 插圖中的文字為WORD6,變量文字為斜體,引線請勿帶箭頭、橫線、黑圈。 請不要在圖中畫底色。 請勿使用掃描的圖像或屏幕處理過的圖像。 實物可以用數碼相機拍攝,像素數在600萬以上。 請勿使用彩色圖像。 此外,不要用顏色區分不同的曲線。
5、表:建議使用三線表,題頭橫欄為主要參數,序列號和年月等為縱欄。 相關設備、機器的介紹採用記述形式,儘量不使用表格。
6、計量單位:正文中的計量單位禁止使用必須使用國際標準單位的廢棄單位。 使用公頃、千克、馬力、比重等,千克、千瓦、密度等。
7、式:式中變量均為斜體,上下角須清晰。 文章格式採用word格式編輯器排版,與正文大小統一(5號字),採用統一的編號,不可按章編號。
8、該刊允許該刊合作公司以數字方式複製、編輯、發行該刊全文,通過信息網絡發佈,同時支付相關版權使用費和該刊稿費。 作者在該刊發表文章的行為,視為同意該刊上述聲明。
9、投稿全部在郵箱內發送的修改意見請在三天內提交,錄用意見請在一週內提交,注意投稿郵箱的郵件回覆。 投稿的文件無論是採用還是不採用都會收到郵件回覆,但一週內沒有回覆的話,請致電諮詢。 [6] 

農機化研究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主編
李智 [1] 
主任委員
白人樸
名譽主任
蔣亦元、羅錫文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