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業:文化與遺產保護

鎖定
《農業:文化與遺產保護》是2011年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思明、李明。
書    名
《農業:文化與遺產保護》
作    者
王思明
李明
出版社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10月
ISBN
9787511606891 [1] 

目錄

農業:文化與遺產保護內容簡介

2010年和2011年,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南京農業大學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在南京陸續舉辦了兩屆“中國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論壇”,集政府、學術界和遺產保護地多方面的經驗和智慧,探討中國農業文化遺產保護中亟待解決的理論和實際問題。也是出於這些考慮,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決定繼承原來編纂《中國農業遺產選集》的傳統,啓動《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叢書》的編纂,積極推進中國農業文化遺產研究工作的開展。

農業:文化與遺產保護目錄

綜論
中國史前時代歷史分期及其農業特徵
中國傳統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思想論綱
積石成山 繼往開來——1920年以來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的農業文化遺產整理與保護
第一部分 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理論研究
觀光休閒農業與農業文化遺產保護
當代新農村建設中有關農業遺產保護與利用價值的分析
朝鮮時代農業文化遺產和可持續發展的探索
農業文化遺產研究態勢分析
鄉村景觀保護散論
農史學科發展與“農業遺產”概念的演講
創意農業:開發“農業文化遺產”的新型模式
農業高校與農業文化遺產研究
第二部分 農業文化遺產保護案例研究
農業文化遺產動態保護中傳統與發展的矛盾調適——以珠江三角洲桑基魚塘為例
船神信仰下的民間漁船製造使用習俗
淺談生態博物館模式下社區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基於廣西生態博物館建設的思考.
傳統養鴨治蝗技術的再思考
關於農業遺產旅遊開發的思考——基於增城絲苗米的實證研究
蘇州水鄉婦女服飾的稻作文化內涵及其傳承
農業文化遺產視野下的傳統村落——以從江縣小黃村為例
太湖地區物質循環利用的生態技術——以“農牧結合”“稻田養魚”為例
第三部分 農業文化遺產調查研究
歷代“耕織圖”保護之探析
中國古代農業禳災文化體系——構成、批判與利用
江蘇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調查與實踐探索
新疆坎兒井的農業文化遺產價值及其保護利用
徽州地區的風水林研究
江蘇興化地區垛田的起源及其價值初探
傳統農業特產的價值、作用與開發初探
試述西藏傳統農業生產工具的演進
第四部分 農業文化遺產的文化解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