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業氣象預報

(針對農業生產需要而編髮的專業氣象預報)

鎖定
針對農業生產需要而編髮的專業氣象預報。
中文名稱
農業氣象預報
英文名稱
agrometeorological forecast
定  義
針對農業生產需要而編髮的專業氣象預報。
應用學科
大氣科學(一級學科),應用氣象學(二級學科)
中文名
農業氣象預報
外文名
agrometeorologicalforecast
相關術語
農業氣象學農業氣候學
學科分支
應用氣象學

農業氣象預報概述

為了不同年際的天氣條件下充分利用某一地區的農業氣象條件保證農業生產,從實際需求出發開展農業氣象預報工作是很重要的。
農業氣象預報是根據農業生產對天氣、氣候的具體要求,結合農業氣象指標的一種專業性預報,比台站預報更適合農業生產。
農業氣象預報的依據:
(1)近代天氣、氣候的演變原理;
(2)農業生產過程(作物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的生物學規律;
(3)農業氣象要素對農業生產過程作用的持續性;
(4)作物生長髮育狀況對外界氣象條件反應的前後相關性;
(5)外界氣象條件對作物生長髮育及產量形成作用的不等同性。
結合上述依據進行預報時,為了使預報符合實際和提高準確性,還要對預報內容進行農業氣象鑑定和當前農業氣象條件分析 [1] 

農業氣象預報種類

按預報內容分,可分為三類:

農業氣象預報農作物適宜播種期和收穫期預報

農作物適宜播種期和收穫期預報意義在於,幫助農業部門適應每年變動的氣象條件,使每年的農作物的播種和收穫都在當年最適合的時期,保障作物生長髮育良好,豐產、豐收。

農業氣象預報土壤水分(包括灌溉期、灌溉量)預報

土壤水分是農作物生長髮育最重要的農業氣象條件之一,並對各項田間作業影響很大。農業生產部門需要經常瞭解土壤水分狀況,以便正確安排和指導農事活動。特別是乾旱時期,土壤水分預報、情報就成為農業生產部門組織抗旱的重要依據。

農業氣象預報牧區牲畜放牧期和放牧條件預報

牧區牲畜放牧期和放牧條件預報對牲畜的科學飼養,畜羣安全轉移、防止家畜傳染病的流行以及提高牧草收穫儲存質量有一定意義。
按抗禦自然災害方面預報,可分為七類:
(1)晚稻抽穗開花期的低温冷害預報
晚稻抽穗開花期遇到低温冷害,會造成大量空殼秕粒而減產,如能提早、準確的預報出低温冷害的出現時間和強度,農業生產部門就可以提前做出合理安排,並採取一些措施,使晚稻在低温來臨前安全齊穗。
(2)冬小麥乾熱風預報
其意義在於從長期預報中瞭解到某年是乾熱風發生嚴重的年份,農業生產部門就可以選用抗乾熱風強的品種,提前做好抗乾熱風的安排。
(3)春秋季節霜凍預報
根據天氣形勢,單站觀測資料,結合作物品種、種類、發育期、生長狀況,及時向農業生產部門提出霜凍出現的時間及強度,一邊採取防禦措施,奪取農業生產的豐收。
(4)農作物越冬凍害預報
為了及時、有效地採取措施,防禦越冬凍害,需要對越冬期間出現的有害低温的時段、強度進行預報,以保證越冬作物安全越冬。
(5)旱澇趨勢預報
旱和澇對農作物生長髮育、農事活動影響很大。旱澇趨勢預報應預報出年降水量是偏多或是偏少,乾旱的主要時段及雨季開始的早晚。
(6)病蟲害預報
根據病蟲害的生物學規律,病蟲害發生、蔓延的氣象條件,及時做出病蟲害的發生期(流行期)預報,以使農業生產部門及時防治。
(7)森林火險預報
森林火災發生的主要地區在23°~56°N之間,發生的時期主要在冬半年。及時預報有助於有計劃地確定防火方法和防火人員。
產量形成條件預報
(1)農作物主要物候期預報
農作物生長髮育的速度,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外界氣象條件,特別是温度。根據農作物的生物學特性,結合外界氣象條件,預測農作物主要物候出現日期。
(2)農作物產量質量預報
首先確定影響農作物產量的氣候關鍵期,對關鍵期中影響農作物產量的主要影響因子進行分析,然後進行預報。
(3)農業年景趨勢預報
農業年景趨勢預報中,將水、熱狀況的變化作為重要影響因子進行預報,即將年度大範圍的旱澇、冷暖趨勢預報與農業生產相結合。

農業氣象預報預報方法

(1)數理統計方法(詳見《應用氣象學》)
(2)天氣學方法
①趨勢法(外推法);②物理分析法;③模式法(即相似形勢法);④預報指標法
(3)氣候學方法
①週期分析法;②相似分析法;③最大最小可能性分析法
(4)生物學方法
①積温法;②物候指標法
(5)衞星遙感法(詳見《應用氣象學》)
(6)數值模擬方法(數學物理法)(詳見《應用氣象學》)
參考資料
  • 1.    胡毅,李萍,楊建功,等.應用氣象學. 北京:氣象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