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業氣候分析

鎖定
對農業與氣候條件的相互關係及其規律的分析。
中文名
農業氣候分析
外文名
agroclimatic analysis
相關術語
農業氣候 農業氣象學
學科分支
應用氣象

農業氣候分析概述

所謂農業氣候分析,是根據農業生產的具體要求來分析當地的氣候條件。
農作物在生長髮育和形成產量的過程中,需要有一定的熱量、適合的水分、充足的陽光。在作物生長期內,光、熱、水等條件配合得越好,作物生長髮育狀況越好,最後產量和品質也越高。一定的氣候條件給作物生長髮育提供的光、熱、水條件也不同,所以最後產量和品質也不同 [1]  。為了充分合理的利用當地的光、熱、水條件,最大限度地避免、抵禦不利的氣候條件,我們必須進行農業氣候分析。

農業氣候分析意義

從農業的觀點看,氣候是重要的資源之一,稱為“農業氣候資源”或“氣候肥力”。這些氣候資源包括太陽輻射、温度、降水、風、二氧化碳等。這些氣候資源是作物生存、形成產量所必需的物質和能量,除了具有自然資源的一般特徵外,還具有下列特徵:
1) 光、熱、水各個因子之間相互聯繫、相互制約,一種因子的變化會引起另一種因子的變化;
2) 資源各個因子的時空分佈不均衡;
3) 某一地區某一時段內,光、熱、水資源的數量是相對穩定的,從總體上來看是取之不盡的;
4) 局部地區的資源是可改造的,是有潛力可挖的。
農業氣候分析的主要任務有:
1) 為各地區農、林、牧及其作物種類合理佈局,提供農業氣候依據;
2) 為避免、抗禦災害提供農業氣候依據;
3) 為採用科學的栽培、耕作、農機操作等措施提供農業氣候依據;
4) 為有效的引種、擴種提供農業氣候依據。

農業氣候分析原則和指標

(1)原則
農業氣候分析主要依據以下四個原則:
1) 着重考慮對農作物生育和產量形成起決定作用的氣候因子——關鍵氣候因子。因為必須區別作物生活中的基本氣候因子、災害因子和影響因子,以抓住主要矛盾來進行分析;
2) 着重考慮對農作物生育和產量形成起決定作用的時期——關鍵期;
3) 農業氣候指標要有一定的穩定性,要對農業生產有80%的保證程度;
4) 着重考慮用農業氣候相似原則來分析。
(2)指標
農業氣候指標是指在當地氣候條件和生產水平下,表示農業生產(作物生長髮育、田間作業等)對氣候條件的要求和反映的一種氣候要素值或一綜合性數值。
農業氣候指標有三個特點:明顯的地區性;多年性和一定的保證率(保證率(probability) 是指在某一時段內,某一氣象要素值≥(或≤)某一界限值的累積頻率);生產水平條件。
農業氣候指標通常採用日數、日期、氣候要素值來表示。
參考資料
  • 1.    胡毅,李萍,楊建功,等.應用氣象學.北京:氣象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