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業文化

鎖定
農業文化一般有廣義和狹義的理解:廣義的農業文化被認為是在農業生產實踐活動中所創造出來的、與農業有關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的總和。狹義的農業文化僅指在農業生產方式基礎上的觀念體系,其中包括與農業生產緊密相連的哲學理念、價值觀念政治思想、科學認識等具體內容。
中文名
農業文化
外文名
Agricultural culture

目錄

農業文化載體

農業文化的實體內容十分豐富,既包括農作物品種、農業生產工具,也包括農業文學藝術作品、農業自然生態景觀等一切與農業生產相關的物質實體文化。
以農具的發展變遷為例,可以發現工具的改進是社會進步和生產力水平提高的標誌。原始時代的農業工具主要是以木質工具和石質工具為主的,如石斧、鋤、來耙、石磨盤和石磨棒等;春秋時期、攫、鏟、犁和鐮等金屬農具得到普及;戰國時期開始將鐵犁和畜力配合起來使用,這就為深耕和多耕創造了條件;秦漢時期牛耕已普遍推廣;耬是漢代的重大發明,可同時完成開溝、下種、覆土的工序,提高了播種的效率和質量;魏晉時期出現了新的農具耙,還形成了耙耕的北方抗旱保墒耕作技術體系;唐宋時期則形成南方稻作農業的技術體系;元明清時期形成了更加集約的傳統農業技術體系。隨着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的推進,那些代表一個時代一個地域農業發展最高水平的傳統農具,正在被抽水機、除草劑、收割機、打穀機等取代。作為傳統農耕生活方式的歷史記錄,春臼、桔棉、石磨等工具幾近絕種,無工業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風車、水車技術在化學和電力“工具”的衝擊中備受冷落。農民與傳統農具的疏離,與現代化生產工具的親和,宣告着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
農業物質實體文化的重要功能表現為具有承載功能。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是空中樓閣,總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為依託,隨着實體文化的變化,農業文化的其他部分也會隨之變化。當原有的物質實體被新的物質實體所取代,新的農業文化也就代替了舊的文化。實體文化不僅決定着農業的生產方式,也決定了農民的生活方式。研究農業實體文化與農民社會生活方式的關係,是農業文化研究最具現實意義的方面。

農業文化表現

民俗與民間信仰是農業文化的重要表現農業民俗文化是指傳承於民問的、世代相襲的、與農業生產有關的文化事項。例如,為了安排好農業勞動,古人創造了適應農業生產的獨特的歷法和歲時節日(農曆或陰曆),設立了反映季節變化的二十四節氣,通俗易懂地表明瞭一年四季氣温、物候和雨量變化的不同,告訴人們根據節氣安排農業勞動。二十四節氣的節律就是春種、夏鋤、秋收、冬藏的農耕文化週期,與之相應的農事活動習慣正是在這年復一年、週而復始的運轉中自然地延展。鄉村的土地制度、水利制度、集鎮制度、祭祀制度,都是依據這一週期創立、併為民眾自覺遵循的生活模式。民問素有“不懂二十四節氣,白把種子種下地”的説法。北方農村的“打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清明麻、穀雨花、立夏點豆種芝麻”等等,就是農民不違農時、信守農耕作業習慣的形象表達。這些至今仍廣為流傳的農諺,正是歷代農民根據氣象觀測和耕作經驗的總結;它們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指令,千百年來指導着人們的農事生產活動。農事節日往往與關鍵的歲時節令和農事祭祀相聯繫,反映着農業生產各個重要階段人們的迫切意願和習慣。如大家所熟知的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
農業信仰也是農業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和鄉土本色。正可謂平坦的原野無山神,內地的鄉村無海神。在傳統的農業社會,農民對大自然充滿敬畏之情。祭農神、祭土地神、祭水神、祭谷魂、祭蟲神等儀式活動,以及對各種生產禁忌的烙守,集中表達了農耕民族取悦神靈,祈求風調雨順的文化心理。民眾對自然的崇拜意識和對動植物的禁忌保護,也在客觀上維護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在很多民族的觀念中,自然、動植物和人是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整體。這種建構人與環境關係的文化觀念與宗教意識,在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