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業區域

鎖定
農業生產與地域結合而形成的相對統一的空間。
中文名
農業區域
形    成
農業生產與地域
性    質
相對統一的空間

目錄

農業區域簡介

農業區域 農業區域
是農業生產在地域空間上的表現。從生態經濟的觀點看,是一個農業生態經濟系統,它是客觀存在的農業分佈的實體,是認識農業地域分異現象的基礎,既是農業區劃的出發點,又是農業區劃的歸宿。其性質和特點隨着社會生產方式和生產條件的改變而發展變化。當社會生產力水平比較低下時,其性質主要屬自然經濟形態的生態適應區域;隨着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商品生產的發展,這種性質的農業區域已被勞動地域分工和具有不同程度專業化的農業生態經濟區域所取代。

農業區域影響因素

(1)影響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 氣候:熱量、光照、降水影響極大 地形:影響農業的類型(平原與山區不同)、影響農作物的分佈(農作物隨海拔有所不同)。平原——耕地;山地——畜牧業、林業 土壤: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不同土壤適宜生長不同作物,東南丘陵的紅壤適宜種茶樹等。 市場:市場的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 交能運輸:園藝業、乳畜業產品容易變質,要求有方便的交通運輸條件 政策:國家政策和政府幹預手段影響,如我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商品性生產基地建設 (2)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 擴大某種農作物的區位範圍(如橡膠、雙季稻、小麥) 改造不適宜的自然因素,使之適於發展農業(地形、水分、光照) 改造要根據當地的經濟技術條件,並充分考慮投入和產出比 (3)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 市場需求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最為突出(城郊農業的發展,蘋果種植規模變化) 交通運輸條件改善和農產品保鮮、冷藏等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大為擴展 實例: 古巴的甘蔗——氣候條件適宜,長期的生產習慣。 河西走廊——夏季高温,有祁連山冰雪水灌溉。 黑龍江大豆——夏季高温,有長白山冰雪水灌溉。 珠江三角洲的魚塘——河網密佈,地熱低平,低窪處長期積水,利於挖泥成塘。 上海郊區的乳牛場和養雞場——乳畜製品、鮮奶、雞蛋等不適於長距離運輸,從經濟效益考慮,分佈在城郊,有利上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