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村高等教育

鎖定
農村高等教育體系是以科教興農方針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理念為指導的,以普通高等院校為依託,以地市高等院校為龍頭,以縣市農村社區發展學院為主體,面向農村社區(縣市、鄉鎮)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由中央政府提供政策和部分資金支持、地方政府統籌下的農科教等部門共同實施的,由縣市域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多種教育統籌結合的,採取多種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的,能夠提供多種多次學習機會和滿足學習者多方面多層次學習需求的高等教育制度和學習體系。
中文名
農村高等教育
方    針
科教興國

農村高等教育基本介紹

農村高等教育 [1] 
一個完整的農村高等教育體系,應該具有如下特性:

農村高等教育目的性

。農村高等教育體系是依據科教興農的要求,適應農村人口接受高等教育和多方面發展的需要,為農村培養適用人才和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立交橋”。

農村高等教育適應性

。農村高等教育體系立足於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着眼於農村人口整體素質的提高,致力於使學習者具有適應農村生存與發展需要的良好文化基礎和適應農村生產生活的適用技能,為農村培養多方面多層次的留得住、用得上的適用人才。

農村高等教育分散性

。農村高等教育體系具有分散性網絡化的特徵。在我國現有條件下,農村高等教育體系的建立應以普通高等院校為依託,以地市高等院校為龍頭的,以縣市農村社區發展學院為中心,形成輻射鄉鎮的分散性網狀結構。

農村高等教育靈活性

。農村高等教育體系的辦學形式具有多樣性、靈活性、實用性等特徵----實施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相結合,以非學歷教育為主;全日制教育與半工半讀相結合,以半工半讀為主;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相結合,以實踐課程為主;課堂教學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以生產勞動為主;全面發展與一技之長相結合,以一技之長為主;職前教育與職後培訓相結合,以職後培訓為主;通識教育與學以致用相結合,以學以致用為主;等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