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猪新技术:养殖业篇》由庆麦玉、刘安典合著,2006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该书基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编写,针对生猪生产效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系统总结规模化养殖技术,旨在提升农村养猪科学化水平 [1]。
全书分十二章,涵盖猪的生物学特性、品种选育、饲料配制、疾病防控等环节,融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重点解析繁育改良与饲养管理等技术。书中采用图文结合形式,附录补充相关标准与工具,为养殖户提供理论与操作指导 [1]。
- 中文名
- 农村养猪新技术:养殖业篇
- 作 者
- 庆麦玉 刘安典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6年6月1日
- 页 数
- 403 页
- 定 价
- 14.30
- 开 本
- 32 开
- ISBN
- 9787109109773, 7109109771
内容简介
播报编辑
本书坑乌糠料捉叠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介绍了猪的繁元习育、营养、酷局饲料、饲养管理兰乎签柜和疾病防治等。全书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突出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力求用新技术、新内容、新形式,开拓服务的新境界。
生猪生产在养殖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国的生猪生产这些年也有了很大发展和进步,养猪生产水平有了迅速提高,我国肉类产量占世界第一位,猪肉产量约占全世界产量的50%。农业的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但是还应看到我国生猪生产与发达国家相比凳雅戏还有很大差距,生产率上的差距制约了养猪经济效益的提高。面对这一问题,今后生猪生产还须坚持适应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发挥资源优势,不断调整生产结构,增加适度规模养殖,提高出栏率,提高胴体重,增加产肉量,扩大加工,努力提高养猪的综合章姜效益。 为了促进养猪业的发展,根据我国当前养猪生产实际的需要,我们编写了《农村养猪新技术》一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有关专家、教授的著作,对猪的繁育、营养、饲料、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祝犁良分别作了介绍,供从事养猪的技术人员和生产者在生产中参考。 [1]
图书目录
播报编辑
出版说明
前言
第一章 猪的生物学特性
一、猪的生物学特性
(一)猪的食性广,饲料转化率高
(二)繁殖力强,世代间隔短
(三)生长期短,积脂力强
(四)肉质好,屠宰率高
(五)适应性强,分布广
(六)嗅觉发达,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
(七)喜清洁,易调教
(八)群居次序明显
二、中国地方猪种的特性
(一)繁殖力高
(二)肉质好
(三)抗逆性强
(四)饲养期长,瘦肉率低
三、瘦肉型猪的特性
(一)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
(二)瘦肉率高
(三)肉质差
(四)体大晚熟,母猪发情不明显
(五)产仔数少,护仔能力差
第二章 猪的品种
一、猪的经济类型
(一)瘦肉型
(二)脂肪型
(三)兼用型
二、中国地方主要猪种
(一)民猪
(二)太湖猪
(三)八眉猪
(四)香猪
(五)藏猪
(六)内江猪
(七)荣昌猪
三、中国培育猪种
四、国外引入品种
(一)大约克夏猪
(二)长白猪
(三)杜洛克猪
(四)汉普夏猪
(五)皮特兰猪
(六)迪卡配套系猪
第三章 猪的营养
一、猪的消化生理
(一)猪的消化道结构特点
(二)猪的消化生理特点
二、猪的营养需要
(一)蛋白质
(二)碳水化合物
(三)脂肪
(四)维生素
(五)矿物质
(六)水
(七)主要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 猪的饲料与饲粮配合
一、猪的饲料
(一)能量饲料
(二)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四)青绿饲料
(五)粗饲料
(六)矿物质饲料
(七)添加剂
二、猪的饲粮配合
(一)猪的饲养标准
(二)猪饲粮配合的方法
(三)配合饲料的种类
第五章 种猪生产
第六章 仔猪培育
第七章 肉猪生产
第八章 猪场的管理
第九章 猪场建设与设备
第十章 猪病的预防与治疗
第十一章 猪的疫病
第十二章 猪的普通病
附录
媒体推荐
播报编辑
书评
本套书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在内容上,分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型农民培训、乡村民主管理、农村政策法律、农村能源环境、农业基础建设、小康家园建设、乡村文化生活、农村卫生保健、乡村幼儿教育等板块;在出版形式上,将手册式、问答式、图说式与挂图、光盘相结合;在运作方式上,按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阶段性,分期分批实施;在读者对象上,依据广大农村读者的文化水平和阅读习惯,分别推出适合广大农民、农技人员和乡村干部三个层次的读本。整套书系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突出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力求用新技术、新内容、新形式,开拓服务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