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曆

(中國現行的傳統曆法)

鎖定
農曆,是中國現行的傳統曆法, [20]  屬於陰陽合曆,也就是陰曆和陽曆的合曆,是根據月相的變化週期,每一次月相朔望變化為一個月,參考太陽迴歸年為一年的長度,並加入二十四節氣與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適應。農曆融合陰曆陽曆形成為一種陰陽合曆曆法,因使用“夏正”,古時稱為夏曆。 [20] 
現行農曆於1970年以後改稱“夏曆”為“農曆”。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負責計算,並於公元2017年頒佈了國家標準《農曆的編算和頒行》。使用新的歷法,其年份分為平年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農曆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週期為依據,一個朔望月為一個月,約29.53天,全年一般是354天或355天,比公曆年(也稱迴歸年、太陽年)的365天或366天少了11天。 [22] 
根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起草的國家標準《農曆的編算和頒行》,朔日為農曆月的第一個農曆日,也就是説每個農曆月的初一一定是朔日。每個農曆月反映了完整的月相變化週期,因此屬於陰陽曆中的陰曆部分。農曆中的二十四節氣反映的是地球繞太陽運行軌道上的不同位置,即迴歸年週期,因此屬於陰陽曆中的陽曆部分。 [20] 
中文名
農曆
外文名
Chinese Calendar [23] 
別    名
華歷
漢歷
夏曆
屬    性
陰陽曆
特    點
歷月為朔望月,平均歷年為迴歸年
使用地區
中國、朝鮮半島越南等地
起源時代
古代
紀年法
以干支或生肖紀年

農曆曆法簡介

農曆基礎曆法

曆法,是根據天象變化的自然規律,計量較長的時間間隔,判斷氣候的變化,預示季節來臨的法則。依歷歲、歷年、歷月,分為星辰歷、太陽曆、太陰曆、陰陽合曆。總體曆法分四種:陰曆(月亮歷)、陽曆(太陽曆)、星辰歷(北斗歷)、陰陽合曆。以朔望月為基本單位的歷法是陰曆,以太陽年為基本單位的歷法是陽曆,以北斗七星旋轉為基本單位的歷法是星辰歷。
農曆,其基礎曆法規則經歷多代逐漸完善形成,其形式1970年以來一直延續。農曆是在夏曆(陰曆)的基礎上融合陽曆成分從而形成的一種曆法。農曆在民間通常被錯誤地稱作陰曆,其實它是屬於陰陽合曆。 [1-2] 
月相 月相
夏曆,又稱陰曆、舊曆、華歷等,是月亮歷,是以月亮圍繞地球轉動的規律制定的。以月球繞行地球一週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夏曆的一個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為朔日,十五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虧的平均週期。夏曆只管朔望月,不管迴歸年,所以和一年四季無關。由於陰曆(華歷)是以月相變化為依據,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運行,因而不能反映季節轉換用以準確指導農事。夏曆雖不能反映季節準確指導農事,但其有一大作用是可以反映潮汐,潮汐現象是月亮起主導作用,以月相變化為依據的陰曆是古時指導海事活動指南。遠洋航海、海上捕魚、海水養殖,海洋工程及沿岸各類生產活動等都受潮汐的影響。潮汐是指海水在天體(主要是月球和太陽)引潮力作用下所產生的週期性運動,是沿海地區的一種自然現象。在中國古代稱白天的潮汐為“潮”,晚上的稱為“汐”,合稱為“潮汐”,它的發生和太陽、月球的引力都有關係,也和夏曆(陰曆)對應。在夏曆每月的初一即朔點時刻處太陽和月球在地球的一側,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會引起“大潮”,在夏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陽和月亮在地球的兩側,太陽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會引起“大潮”;在月相為上弦和下弦時,即夏曆的初八和二十三時,太陽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發生了“小潮”。
二十四節氣變化圖 二十四節氣變化圖
干支歷又稱星辰歷、甲子歷、節氣歷或中國陽曆,是一部深奧的歷法,二十四節氣與十二月建是干支歷的基本內容。古人以天干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干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運;乾象天而支象地,萬物雖長於地上,但是萬物的榮盛興衰卻離不開天。天干地支藴含了深奧的宇宙星象密碼。古人認為世間萬物衍變,皆可以通過其推算。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的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干支歷,是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進行兩兩搭配組成60組不同的天干地支組合,用以標記年月日時的歷法。干支歷將一年劃分為十二月建,“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古代天文學稱北斗星斗柄所指為建,一歲之中斗柄旋轉而依次指為十二辰,稱為“十二月建”。十二月建即: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干支歷以立春至下一立春為一歲,用二十四節氣劃分出十二個月,每個月含有兩個節氣,沒有閏月。它以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它又與通常的陽曆(如公曆)不同,公曆的月長由人為規定而與天象無涉;干支歷的年月日均由天象決定,無需通過人為調整,是完全符合天象規律的一部曆法。干支歷依舊流行於萬年曆等書,用於象數、風水和命理學中。 [1]  [3] 

農曆融合演變

農曆 農曆
農曆是在陰曆(夏曆)基礎上融合了陽曆成分的一種陰陽合曆。取月相的變化週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加入干支歷“二十四節氣”成分,參考太陽迴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適應。所以,農曆既有陰曆又有陽曆的成分。與陽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陰曆年相比陽曆年在天數上有時會相差大約10~20天。為了協調回歸年與朔望月之間的天數,於是產生了陰陽曆,即農曆。方法是在曆法中通過合理的置閏法,如“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年。農曆的平年為12個月平均有354.3672天,而閏年比平年多一個閏月,因此平均有383.8978天。)使得一年的平均天數與迴歸年的天數相符。因此這種曆法既與月相相符,也與地球繞太陽週期運動相符合。
置閏規則為使用冬至作為計算的起點,從甲年冬至所在歷月到乙年冬至所在歷月(不含)之間,如果只有十二個朔望月,則設為平年,不置閏。如果出現十三個朔望月時,則從甲年冬至所在歷月之後起算,將第一個不含中氣的歷月,設立為閏月,稱作閏某月。 [1]  [4] 
舊曆、老歷、陰曆也是指農曆。但舊曆、老歷只是相對新曆(即公曆)而言,並非正當稱謂。而陰曆事實上只按月亮的月相變化來安排的歷法。不少人認為農曆就是陰曆,其實二者還是有差別的。陰曆的時間和陽曆相比,每年大約差10.875天,如果完全按照陰曆來,可能不出五年,我們就要在夏天過春節了。然而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因為中國的歷法中有一項偉大的發明叫“置閏法”。由於農曆在陰曆基礎上加入了陽曆成分,所以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農曆固定地把朔的時刻所在日子作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所謂“朔”,從天文學上講,它有一個確定的時刻,也就是月亮黃經和太陽黃經相同的那一瞬間。農曆的歷月長度是以朔望月為準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彌補,使歷月的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農曆的歷年長度是以迴歸年為準的,但一個迴歸年比12個朔望月的日數多。天文學家在編制農曆時,為使一個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義,即初一是無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圓月,就以朔望月為主,同時兼顧季節時令。

農曆規則計算

《大明嘉靖三年歲次甲申大統歷》 《大明嘉靖三年歲次甲申大統歷》 [13]
節氣和朔望的時間計算以東經120度,中國標準時間為準。
常用術語
常用術語
術語
釋義
黃經
是在黃道座標系統中用來確定天體在(天球)地球上位置的座標值,共分成360度。在這個系統(天球)地球被黃道平面分割為南北兩個半球,太陽移到黃經0度為春分、移到黃經90度為夏至、移到180度為秋分、移到270度時為冬至。
歲首
現通常用“歲首”來稱呼曆法的首月首日。其實嚴格來講,“歲”是干支歷特有的概念,歲即“攝提”,又名太歲,“歲首”原始含義是攝提(太歲)的首月首日,即立春。陰曆是以月相朔望變化為一個月,陰曆的首月首日多稱為“元朔”。“歲”和“年”,在古時是有嚴格區別的:從立春到下一個立春,謂之一歲;從一月一日到下一個一月一日,謂之“一年”。
平氣
計算不考慮太陽在黃道上運動快慢不勻,將一週年時間(迴歸年)24等分劃分出二十四節氣,兩個節氣之間的平均天數為15.22天。
計算考慮太陽在黃道上運動快慢不勻,以春分點為0度起點,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為一個“節氣”,每“節氣”時間不均等。兩個節氣之間的天數不一樣、短的只有14天、長的達16天。
節氣
一年分十二節令、十二中氣,共二十四個節氣。節氣最初是採用斗柄指向確定,後有一段時期演變為用“平氣法”確定,再後來採用“定氣法”確定。清朝《時憲曆》(公元1645年)以前用平氣標註,清朝《時憲曆》以後用定氣標註。注意標註和計算的不同。
朔日
月球移到地球和太陽中間時的那一天叫朔日。
平朔
朔望月的平均長度計算、沒考慮日月運行的不均等性;缺點:含有真正的“”的當天有時可能會出現在前一月的最後一日(“晦日”、即農曆廿九日或三十日),有時會出現在初二。
定朔
計算考慮了日月運行的不均等性,將含有真正“朔”的當天作為每月的開始。
冬至日
冬至交接時間所在的那一天就叫冬至日。
曆法可分為陽曆、陰曆、陰陽曆三種
陽曆(太陽曆)
以太陽週年視運動週期(即迴歸年,約等於365.2422日)為一年,一年劃分成12個月,它與月亮運動毫無關係。根據陽曆日期,可知寒來暑往的四季變化、合理指導農業等事。公曆(學名格里高利曆)就是陽曆的一種。
陰曆(太陰曆)
中國農曆不屬於此類,但生活中人們習慣將農曆稱之為陰曆。以月亮的圓缺週期(即朔望月,等於29.530588日)為一個月,積12個月為一年。它完全不考慮太陽的週年視運動規律,因而陰曆的日期不能顯示四季冷暖。這種曆法實用價值太小,現除伊斯蘭教外,已棄置不用了。
陰陽曆
中國的農曆屬於此類,它取月相的變化週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參考太陽迴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適應。根據農曆日期,既可知道潮汐漲落,又可大概掌握四季更替。
曆書
記載曆法等相關信息的出版物,如黃曆萬年曆書。而電子曆書是科技發展的產物,是新的載體。
農曆規則的標準化陳述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歷算組發佈
1.計算採用北京時間為標準。
中國天文年曆的實體書與官方網絡版
中國天文年曆的實體書與官方網絡版(15張)
2.太陽和月亮位置的計算依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nternation Astronomical Union)下屬的基礎天文標準評 審委員會(the Standards Of Fundamental Astronomical Reviewing Board) 推薦的天體位置歸算標準模型。
3.朔所在的農曆日為農曆月首。
4.冬至所在的農曆月為十一月。
5.如果從某個十一月開始到下一個十一月(不含)之間有13個 農曆月,則取其中最先出現的一個不包含中氣的農曆月為閏月;
6.十一月之後第2個(不計閏月)農曆月為農曆年的起始月。
7.農曆年干支的參考時間:對應於北京時間公曆1984年2月2日 零時起到1985年2月20日零時止的時間間隔的農曆年為甲子年。
8.農曆日干支的參考時間:對應於北京時間公曆1984年1月31日的農曆日為甲子日。

農曆曆法補充

農曆干支紀法

干支紀元(歲紀攝提)以北斗七星的運轉計算月令,斗柄所指之辰謂之“鬥建”(古稱北斗斗柄所指為“建”)。如《淮南子·天文訓》收錄:“帝張四維,運之以鬥,月徙一辰,復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醜,一歲而匝,終而復始”。這裏的“鬥”指的就是北斗七星的斗柄。斗柄循環旋轉,順時針旋轉一圈為一週期,謂之一“歲”(攝提)。“十二月建”是依據“二十四節氣”而來的節氣月,“十二月建”的劃分是以節令為基準,即以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別作為寅月(攝提格)、卯月(單閼)、辰月(執徐)、巳月(大荒落)、午月(敦牂)、未月(協洽)、申月(涒灘)、酉月(作噩)、戌月(閹茂)、亥月(大淵獻)、子月(困敦)、丑月(赤奮若)之始。干支歷以“斗柄回寅”為“春正”(正月)。正月,即建正之月,斗柄回寅為春正,春正所在的月份即正月;建正(正月)是歲紀攝提論十二月建的概念,後經演變亦用來指其它曆法的首月。十二月建分別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月、三月建辰…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干支紀月以寅月為正月,鬥指寅時陰陽轉換,陽氣升發,萬物更生,寅月是干支歷首月。干支紀時以子時為起始,依據太陽運轉計算日,太陽新生於子,子時是一日之中首個時辰。
1.干支紀年如甲子為第一年,乙丑為第二年,丙寅為第三年……六十年為一週。一週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環下去。
天干地支: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注: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生肖——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干支紀法”。
2.干支紀月
起於十二辰紀月,因此須先確定地支:以寅月為正月,以此類推。遇到閏月則採用上個月份的地支。確定地支後,下來確定天干: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二月是丁卯,三月是戊辰,類推;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餘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干支紀月以朔日(即數字紀月每月的初一日)作為起點,遇閏月則與上月用同一干支紀月,歷代官方採用這種紀月法。
明萬曆五年大統歷日 明萬曆五年大統歷日 [14]
3.干支紀日
甲子第一日,乙丑為第二日,丙寅為第三日……60日為一週。一週完了再由甲子日起,週而復始,循環下去例如農曆壬辰年(西元2012年)正月初一日是癸未日,初二日是甲申日……到三月初一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癸未日,初三又為甲申日。漢歷中,干支紀日一直未中斷未亂記,是中國紀日史也是世界紀日史中最長的一種紀日曆史。 有明確記載的日期,就可達2700多年。
4.干支紀時
關於干支紀年問題一脈相承的明清曆書
關於干支紀年問題一脈相承的明清曆書(18張)
一天中時辰的地支也是確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時配十二地支,則為由夜間十一點至一點為子時,一點至三點為丑時,其餘照推。時的天由該日所對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還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從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發,壬子是真途。
即若該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時上配上甲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時上配上丙為丙子;丙辛日子時配上戊為戊子;丁壬日為庚子;戊癸日為壬子。知道了子時的干支,便可推知其餘。 [15] 

農曆二十四節氣

  • 節氣劃分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曆法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能準確反映自然節律變化,藴含着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 [21]  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依據斗轉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環旋轉,斗柄順時針旋轉一圈為一週期,謂之一“歲”。現行確立二十四節氣依據“太陽週年視運動”,也就是太陽黃經度數。兩種確立方法雖然不同,但造成斗轉星移的原因則是地球繞太陽公轉,因此兩者交節時間基本一致。 [20]  在歷史發展中廿四節氣被列入農曆,成為農曆的一個重要部分。農曆的月份和十二中氣是基本對應的,而十二節令可出現在農曆的上個月後半月和這個月的上半月中。“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着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 [16-17]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
十二節令:
十二中氣:
“節”和“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左右,兩者統稱為“節氣”。
農曆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屬於農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公曆屬於一種太陽曆,因為描述同一個太陽視運動的緣故,所以看上去節氣日期在公曆上基本固定,最多前後波動一兩日。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是農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屬於公曆而屬於農曆。
  • 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
  • 節氣表(按公元年月日計算)
春季
立春
2月3—5日交節
雨水
2月18—20日交節
驚蟄
3月5—7日交節
春分
3月20—22日交節
清明
4月4—6日交節
穀雨
4月19—21日交節
夏季
立夏
5月5—7日交節
小滿
5月20—22日交節
芒種
6月5—7日交節
夏至
6月21—22日交節
小暑
7月6—8日交節
大暑
7月22—24日交節
秋季
立秋
8月7—9日交節
處暑
8月22—24日交節
白露
9月7—9日交節
秋分
9月22—24日交節
寒露
10月8—9日交節
霜降
10月23—24日交節
冬季
立冬
11月7—8日交節
小雪
11月22—23日交節
大雪
12月6—8日交節
冬至
12月21—23日交節
小寒
1月5—7日交節
大寒
1月20—21日交節 [19] 
  • 釋義
立春正月節: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立春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反映着季節的更替,立春標示着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干支紀元,以立春為歲首,立春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意味着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啓。
雨水正月中:雨水節氣標示着降雨開始,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時至雨水節氣,太陽的直射點也由南半球逐漸向赤道靠近了,這時的北半球,日照時數和強度都在增加,氣温回升較快,來自海洋的暖濕空氣開始活躍,並漸漸向北挺進與冷空氣相遇,形成降雨,但降雨量級多以小雨或毛毛細雨為主。雨水節氣,中國北方陰寒未盡,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有春天氣息;南方大多數地方則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驚蟄二月節: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温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着相當重要的意義,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很重視驚蟄這個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節令。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自然節令的反映。
春分二月中: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升分”等。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春分正當春季(立春至立夏)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在天文學上有重要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自這天以後太陽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晝開始長於黑夜。春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徵,這時節天氣暖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
清明三月節: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變化的節氣,這個時節陽光明媚、草木萌動、氣清景明、萬物皆顯,自然界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象。時至清明,在中國南方地區已氣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在北方地區也開始斷雪,漸漸進入陽光明媚的春天。
穀雨三月中:穀雨是“雨生百穀”的意思,此時降水明顯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正所謂“春雨貴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穀雨與雨水、小滿、小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立夏四月節:立夏表示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立夏後,日照增加,逐漸升温,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曆書:“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小滿四月中:小滿節氣意味着進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開始增多,往往會出現持續大範圍的強降水。小滿和雨水、穀雨、小雪、大雪等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小滿反映了降雨量大的氣候特徵:“小滿小滿,江河漸滿”。這時節北方地區還沒進入雨季,另有解釋是指北方麥類等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只是小滿,還未完全飽滿。
芒種五月節:芒種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農曆書説:“鬥指巳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谷,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也。”意思是講,芒種節氣適合種植有芒的穀類作物;其也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過此即失效。民諺“芒種不種,再種無用”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這個時節氣温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適宜晚稻等穀類作物種植。農事耕種以“芒種”這節氣為界,過此之後種植成活率就越來越低。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夏至五月中:夏至是太陽北行的極致,這天太陽光直射北迴歸線,此後太陽直射點南移。夏至這天北半球北迴歸線以北各地的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夏至過後太陽高度逐日降低。但對於北半球北迴歸線以南各地來説,夏至過後,太陽光照仍在增強。
小暑六月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説。中國多地自小暑起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
大暑六月中: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熱的節氣,“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氣候特徵:高温酷熱,雷暴、颱風頻繁。這個時節陽光猛烈、高温潮濕多雨,雖不免有濕熱難熬之苦,卻十分有利於農作物成長,農作物在此期間成長最快
立秋七月節:立秋,表示自此進入了秋季。它是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節點。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濕度等,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下降或減少;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
處暑七月中: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時至處暑,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副熱帶高壓也向南撤退,氣温逐漸下降,暑氣漸消。 處暑意味着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這期間天氣雖仍熱,但已是呈下降趨勢。
白露八月節: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由於天氣逐漸轉涼,白晝有陽光尚熱,但太陽一落山氣温便很快下降,晝夜温差拉大。時至白露,夏季風逐漸為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轉守為攻,加上太陽直射點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光照強度減弱,地面輻射散熱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白露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天氣漸漸轉涼。
秋分八月中:秋分,“分”即為“平分”、“半”的意思,秋分這天太陽光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秋分過後,太陽直射點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開始晝短夜長,即一天之內白晝開始短於黑夜;南半球相反。秋分後太陽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温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時至秋分,暑熱已消,天氣轉涼,暑涼相分。
寒露九月節: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進入寒露,時有冷空氣南下,晝夜温差較大,並且秋燥明顯。寒露以後,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中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束。
霜降九月中:霜降節氣反映的是氣温驟降、晝夜温差變化大、秋燥明顯的氣候特徵。霜降節氣特點是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晝夜温差大。就全國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晝夜温差最大的時節。由於“霜”是天冷、晝夜温差變化大的表現,故以“霜降”命名這個表示“氣温驟降、晝夜温差大”的時節。霜降節氣後,深秋景象明顯,冷空氣南下越來越頻繁。
立冬十月節:立冬是季節類節氣,表示自此進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其氣候也由秋季少雨乾燥漸漸向陰雨寒凍的冬季氣候轉變。立冬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冬季普通盛行東北風和北風,氣温逐漸下降,由於地表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時期還不是很冷。
小雪十月中: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温的節氣,它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着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增。“雪”是水汽遇冷的產物,代表寒冷與降水,這時節的氣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來比喻這時節的氣候特徵。“小雪”是個比喻,反映的是這個節氣期間寒流活躍、降水漸增,不是表示這個節氣下很小量的雪。
大雪十一月節:大雪節氣與小雪節氣一樣,是反映氣温與降水變化趨勢的節氣,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大雪是反映氣候特徵的一個節氣,大雪節氣的特點是氣温顯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冬至十一月中:冬至是反映太陽光直射運動的節氣,冬至這天太陽南行到極致,太陽光直射南迴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黑夜時間最長的一天,自這天起太陽直射點往北迴返,北半球各地(中國位於北半球)太陽高度逐漸升高,白晝逐日增長。冬至是"日行南至、往北復返"的轉折點,對於北半球各地來説,太陽高度自此回升,太陽光逐漸增強。
小寒十二月節: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冬至之後,冷空氣頻繁南下,氣温持續降低,温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際降到最低。民諺:“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這説明了小寒節氣的寒冷程度。小寒時節,太陽直射點還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熱量還處於散失的狀態,白天吸收的熱量還是少於夜晚釋放的熱量,因此北半球的氣温還在持續降低。
大寒十二月中:大寒同小寒一樣,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致的意思。根據中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在北方地區大寒節氣是沒有小寒冷的;但對於南方大部地區來説,是在大寒節氣最冷。

農曆歷史淵源

農曆發展簡史

從上古的干支紀元到清朝末期啓用西曆(格里曆),歷史多次修訂曆法,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超過102部曆法,這些曆法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比如干支歷攝提)、夏曆、商曆(殷歷)、周曆、西漢太初曆三統曆和隋朝的皇極曆、唐朝大衍曆等,有的歷法雖然沒有正式使用過,但對養生、醫學、思想學術、天文、數學等有所作用。 [1]  [5-6] 
古人觀察到了天象的運動規律,上古時代已採用干支紀元,據明代史學家萬民英根據中國古文獻明文記載確定干支為天皇氏時發明,在其著作《三命通會》中有詳細記載。干支的發明標誌着最原始的歷法出現,配合數字用來計算年歲。先秦時期,各地還有自己的歷法。秦與漢初時期使用秦歷,閏月放在九月之後,叫做“後九月”。到了漢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閏月安置在一年中不包含中氣的月份來作為前一個月的閏月。漢武帝開始中國曆法出現了大轉折,全國統一曆法,曆法也成為了一門較為獨立的科學技術。漢武帝責成鄧平、唐都、落下閎等人議造《漢歷》,漢武帝元封七年曆成。是年五月改年號為太初(即為太初元年),並頒佈實施這套《漢歷》,後人以此稱呼此歷為《太初曆》,之後劉歆作《三統曆》,這兩歷的重要特點是年歲合一,一年的整數天數是365天,不再是之前曆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減差法”以調整時差,年歲週期起始相當固定,用數學計算就能確定閏月。 [6-7] 
中華民國成立,採用西曆,紀年採用西曆或民國紀年並用,並欲廢除中國傳統歷。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成立時,繼續使用西曆,以公元紀年;但保留中國傳統歷——夏曆的使用,並於公元2017年頒佈了國家標準《農曆的編算和頒行》。1970年以後“夏曆”改稱為“農曆”。現行農曆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負責計算,屬於官方曆書《中國天文年曆》的組成部分。 [8-9] 

農曆歷代曆法

干支歷-攝提紀(天皇氏時代-?) [5] 
古六歷(《黃帝歷》、《夏曆》、《殷歷》、《周曆》、《魯歷》、《顓頊歷》)(? - 公元前104年)
太初曆三統曆) - 西漢、新朝、東漢(公元前104年- 84年)
四分曆- 東漢(85年- 220年)、曹魏(220年- 236年)、東吳(222年)、蜀漢(221年- 263年)乾象歷 - 東吳(223年- 280年)
景初歷- 曹魏、西晉、東晉、劉宋(237年- 444年)、北魏(398年- 451年)
元嘉歷- 劉宋、南齊、南梁(445年- 509年)
大明曆- 南梁、南陳(510年- 589年)
三紀曆 - 後秦(384年- 517年)
玄始歷- 北梁(412年- 439年)、北魏(452年- 522年)
正光歷- 北魏(523年- 534年)、東魏(535年- 539年)、西魏(535年- 556年)、北周(556年- 565年)
興和歷- 東魏(540年- 550年)
天保歷 - 北齊(551年- 577年)
天和歷 - 北周(566年- 578年)
大象歷 - 北周(579年- 581年)、隋朝(581年- 583年)
開皇曆- 隋(584年- 596年)
大業歷 - 隋(597年- 618年)
皇極曆
戊寅元歷- 唐朝(619年- 664年)
麟德歷- 唐(665年- 728年)'
大衍曆- 唐(729年- 761年)
五紀曆 - 唐(762年- 783年)
正元歷- 唐(784年- 806年)
觀象歷- 唐(807年- 821年)
宣明歷- 唐(822年- 892年)
崇玄歷- 唐(893年- 907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908年- 955年)
調元歷- 後晉(939年- 943年?)、遼朝(961年? - 993年)
大明曆- 遼(994年- 1125年)
欽天曆- 後周(956年- 960年)、北宋(960年- 963年)
應天曆- 北宋(963年- 981年)
幹元歷 - 北宋(981年- 1001年)
儀天曆 - 北宋(1001年- 1023年)
崇天曆 - 北宋(1024年- 1065年;1068年- 1075年)
明天曆- 北宋(1065年- 1068年)
奉元歷- 北宋(1075年- 1093年)
觀天曆 - 北宋(1094年- 1102年)
佔天曆 - 北宋(1103年- 1105年)
紀元歷 - 北宋、南宋(1106年- 1135年)
統元歷- 南宋(1136年- 1167年)
幹道歷 - 南宋(1168年- 1176年)
淳熙歷 - 南宋(1177年- 1190年)
會元歷 - 南宋(1191年- 1198年)
統天曆- 南宋(1199年- 1207年)
開禧歷 -南宋(1208年- 1251年)
淳佑歷 - 南宋(1252年)
會天曆 - 南宋(1253年- 1270年)
成天曆 - 南宋(1271年- 1276年)
大明曆- 金朝(1137年- 1181年)
重修大明曆- 金、元朝(1182年- 1280年)
授時歷大統歷)-、明朝(1281年- 1644年)
時憲曆- 清朝(1645年- 1723年)
癸卯元歷-清朝- 中華民國(1724年- 1913年)
新法天文夏曆 - 中華民國(1914年- 1928年)
紫金歷 - 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1929年- 至今)

農曆曆法建正

以北斗星斗柄所指方位作為確定月份的標準,稱為鬥建(亦稱月建)。北斗星循環旋轉,斗柄從正東偏北(寅位,後天八卦艮位)開始,順時針旋轉一圈,歲末十二月指醜方,次歲正月又復還寅位,斗柄旋轉一圈為一週期,謂之一“歲”(攝提)。“建正”是干支歷的概念,斗柄指寅為“春正”(正月),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等。
"建正”概念也用到其它曆法上,如西漢馬馬遷的作品《史記·曆書》中有“夏正”、"殷正”、"周正"之分。《史記·曆書》説:“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這是指夏元朔是陰曆正月初一,殷商元朔是陰曆十二月初一,周元朔是陰曆十一月初一。正確來講“月建”是指干支歷的“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十二月建”是依據二十四節氣而來的節氣月,屬陽曆月,不同於陰曆月(朔望,分為初一十五等),配十二地支,如建子建醜建寅等等。陰曆(夏曆)所對應干支歷的十二支配月建,是指:一月對應寅、二月對應卯、三月對應辰、四月對應巳、五月對應午、六月對應未、七月對應申、八月對應酉、九月對應戌、十月對應亥、十一月對應子、十二月對應醜,它們分屬不同的歷法,是對應關係,並不是陰曆也建寅卯辰…子醜之類。這便是所謂“夏正建寅、殷正建醜、周正建子”説法的由來。 [10-12] 

農曆其它相關

農曆閏月概覽

在1645年以前,農曆使用平氣注歷,各月之後出現閏月的概率相等。之後使用定氣注歷,各月出現閏月的概率變為不相等。以下是1645年至2644年一千年間各閏月的統計。
公元1645-2644年間各閏月出現次數統計表:
公元1645-2644年間各閏月出現次數統計表
閏月月份
出現次數
閏正月
6次
閏二月
23次
閏三月
47次
閏四月
61次
閏五月
74次
閏六月
59次
閏七月
51次
閏八月
26次
閏九月
8次
閏十月
9次
閏冬月
5次
閏臘月
0次
由上可見,夏半年閏月多,冬半年閏月少,原因就是地球遠日點出現在7月初(夏至小暑之間),近日點出現在1月初(冬至小寒之間),所以夏季地球公轉速度較慢,出現無中氣月的概率就要大一些。但由於近日點和遠日點是不停移動的,因此在假定未來置閏規則不變的前提下,遠期的農曆各閏月出現頻率會不同。
另有計算表明,2262年將會再次出現閏正月,3358年將會再次出現閏臘月(閏臘月初一日對應公元3359年1月21日,這個歷月只有“立春”節氣)。
以下是2000~7999年共六千年間各閏月數量的統計。
2000~7999年共六千年間各閏月數量的統計表
閏月月份
出現次數
閏正月
32次
閏二月
41次
閏三月
101次
閏四月
196次
閏五月
289次
閏六月
367次
閏七月
351次
閏八月
316次
閏九月
231次
閏十月
150次
閏冬月
97次
閏臘月
39次

農曆月份別稱

農曆的第一個月,按照習慣稱為正月。農曆的十一月和十二月分別稱為冬月和臘月,但冬月已經很少用了。表示氣候寒冷的成語“寒冬臘月”就是從此得來,字面意思即為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為一年中最寒冷的月份。
農曆的一個月的前十天按順序習慣上稱為初日,如正月的第二天稱為正月初二日;第十一天至第二十天以及第三十天直接用天數,如正月的第十五天(元宵節)即稱為正月十五日;第二十一天至第二十九天按順序習慣上稱為廿日,亦有些通勝將之説成念日,如正月的第二十二天稱為正月廿二日或正月念二日。農曆的每個月份都有不同的別稱。由於它和農業生產緊密的聯繫,所以從二月到九月差不多都用植物來表示,下面是農曆十二個月的別稱:
正月:端月元月、隅月、始春、孟春、首陽
二月:杏月花月、如月、仲春、紺香
三月:桃月、桐月、鶯時、陽春、暮春、季春
四月:陰月梅月、余月、清和、槐序、孟夏
五月:榴月毒月、蒲月、仲夏、天中、鬱蒸
六月:荷月、荔月、林鐘、伏月、溽暑、季夏
七月:蘭月巧月瓜月相月、孟秋、首秋
八月:桂月壯月、仲秋、南宮、仲商
九月:菊月、玄月、季秋、晚秋、暮商
十月:良月陽月、子春、孟冬
十一月:冬月葭月、辜月、仲冬
十二月:臘月、涂月、嘉平、季冬、冰月
注:正月不是別稱,而是農曆第一個月的正式名稱。
以花命名的農曆各月份的詩意別稱:正月--柳月,銀柳插瓶頭,又稱柳月;二月--杏月,杏花鬧枝頭,又稱杏月;三月--桃月,桃花粉面羞,又稱桃月;四月--槐月,槐花掛滿枝,又稱槐月;五月--榴月,石榴紅似火,又稱榴月;六月--荷月,荷花滿池放,又稱荷月;七月--巧月,鳳仙節節開,又稱巧月;八月--桂月,桂花遍地香,又稱桂月;九月--菊月,菊花傲霜雪,又稱菊月;十月--陽月,芙蓉顯小陽,又稱陽月;十一月--葭月,葭草吐綠頭,又稱葭月;十二月--臘月,臘梅吐幽香,又稱臘月。此外,農曆月份還有其它許許多多的別稱。

農曆農曆的優點

1.農曆屬於陰陽合曆,是兼顧了太陽、月亮與地球關係的一種曆法。農曆是定歷,它具有天文年曆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種天象對應,如它的節氣嚴格對應太陽高度,歷日較嚴格地對應月相閏月的不發生頻率和發生頻率對應地球近日點和遠日點,其它天象如日出日沒晨昏蒙影,五星方位,日月食潮汐等,就連歷月也大致對應太陽高度;
2.農曆歷月的天數只有29日和30日兩種,且由定朔日規定,人為因素較小,不易隨意改動;
3.歲首有較強的天文學意義,具有陰月陽年的天文學意義;
4.陰陽合曆,最體現漢民族天人合一、陰陽和諧的傳統文化; [18] 
5.干支紀年十二生肖紀年循環使用;由於它包含節氣十分利於四季劃分,由於它包含月相,所以也十分反映潮汐日月食等天象和月亮對氣候的影響。

農曆名稱對比

公曆標準名稱為格里高利曆(Gregorian calendar),以改制此歷者格列高裏十三世而得名,其取365.2425日為一回歸年長度,與中國古代的《授時歷》精度一致。
現因全球基本通用,公用之曆法,故稱“公曆”。
傳入中國後,民國開始與傳統曆法夏曆並用,故民間又出現多種別稱以區分二者。對比如下:
公曆別稱及其原因
農曆別稱及其原因
公曆:全球基本通用之歷
農曆:反應農時之歷(科學性更強)
西曆:源於西方國家
華歷:中國固有曆法;漢歷:漢族曆法。
陽曆:類型屬陽曆(太陽曆),國內現用最主要的一種陽曆,故以陽曆稱之
陰曆:民間誤稱,農曆本屬陰陽合曆,只是農曆日期基本對應月圓月缺,陰曆性質顯而易見,因歷史原因錯誤稱呼之
新曆:新採用的歷法
舊曆:原有的舊曆法;老歷:類似舊曆
國曆:民國開始採用,現台灣沿用此名
夏曆:一説始於夏朝曆法,一説同夏正建寅(歲首為一月一日)

農曆問題解答

明嘉靖三年大統歷日下 明嘉靖三年大統歷日下
坊間偶有疑問説這年沒有“大年三十”,那年又有“大年三十”,這是為何?另有人言其“大盡”與“小盡”之不同所致。其實農曆每年的大小月都是不同的,農曆規定每月初一日必定是天文學上準確的日月合朔之日。所以計算農曆的大小月又稱作定朔
農曆的每月初一日稱作朔日,每月的最後一天則稱作晦日(這裏的晦指無月而晦暗無光之意,無關吉凶)所以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稱作大晦日、年除日(除日晚上就稱作除夕)準確來説除夕是農曆每年十二月晦日,日期每年都是固定一致的。這樣説來,有人或許會問了,除夕有時是農曆十二月廿九日有時是十二月三十日,怎麼能説是固定的?明明不固定的!其實道理是這樣的,不管除夕是在農曆十二月廿九日還是三十日,那天都是農曆十二月晦日,所以真的是固定的。
至於説“大年三十”只是民間的一種俗稱,而不是正式的稱呼。因為農曆大月是三十天,,則除夕正是十二月三十日,所以用那個俗稱可以毫無歧義的表明是農曆十二月的最後一天。但是當農曆某年十二月正好是小月時,則十二月廿九日就是除夕日,大年三十就會“缺席”。俗稱中依舊可作“大年三十”這都是沒有什麼大礙的。但是呼籲使用除夕、除日、歲除這類稱呼,因為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誤區。 [24] 
至於如果説某年農曆十二月恰為小月,而將十二月廿九日稱作“大年三十”反推將農曆十二月廿八日稱作“大年二十九”這種做法和稱呼嚴格來説是並不恰當的,應該予以糾正和避免。因為農曆是一種很完善實用的歷法,使用農曆時就是使用農曆的日期為準的。所以如果某年農曆十二月恰逢小月,十二月廿八日可以稱作“臘月廿八”下一天仍舊是“臘月廿九”並且是除夕之日。這樣的用法才是正確使用農曆的方法。如果可以注意一下這些微小的細節也會比較有利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延續。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