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農安縣

鎖定
農安縣,吉林省長春市下轄縣,位於松遼平原腹地,東經124°31′―125°45′,北緯43°55′―44°55′,東臨德惠市,西以公主嶺市長嶺縣為鄰,北與松原市接壤。農安古城始建於古夫餘(扶餘)國,古稱黃龍府,為北方重鎮,境內平原遼闊,工農業發達。全縣幅員面積5400平方千米, [17]  轄4個街道 [1]  、22個鄉鎮,包括3個省級工業園區,3個市級工業園區,377個行政村。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農安縣常住人口為867274人。 [16] 
農安縣位於吉林省將西部生態經濟,在大長春都市圈一小時經濟圈內,是長吉圖國家戰略向西延伸的重要支點,是哈長城市羣、長東北及長春中部創新轉型核心區的交集地區。是國家衞生城市,國家級生態建設示範區,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國綠色能源示範縣,全國首個縣級優質肉產品生產基地,國家級低碳經濟示範縣,中國新能源產業百強縣,連續四年進入全國經濟百強縣並晉位升級。著名景點有農安遼塔金剛寺等。農安縣是金代黃龍府所在地。遼金時代是這裏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留下諸多歷史遺蹟。國務院批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2]  2015年12月升級為省直管縣賦予部分地級市管理權限。
2021年,農安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9.5億元,比上年增長8.7%。 [20] 
中文名
農安縣
外文名
Nongan County
別    名
黃龍府
行政區劃代碼
220122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吉林省長春市
地理位置
長春市西北部
面    積
5400 km²
下轄地區
4個街道、22個鄉鎮 [1] 
政府駐地
農安鎮興華路1555號 [21] 
電話區號
0431
郵政編碼
130200
氣候條件
中温帶大陸性氣候 [35] 
人口數量
86.73 萬(2020年常住人口) [16] 
著名景點
遼代古塔
金剛寺
嶽王城古城等
機    場
長春龍嘉國際機場
火車站
農安站
車牌代碼
吉A
地區生產總值
292.3 億元(2020年)

農安縣建制沿革

農安古城始建於古夫餘國,兩漢時曾是夫餘國的都城。
隋為高句麗夫餘城。
唐朝是為渤海國的夫餘府。
農安古稱黃龍府 農安古稱黃龍府
遼滅渤海國後,改名為黃龍府,並設黃龍縣。
保寧七年(975年),黃龍府的衞將燕頗反叛,殺了都監張琚,遼派大軍平定了這起叛亂。後遼聖宗再次把黃龍府遷回古城(農安),為了避免重名,把一面城由黃龍府改為通州,把古城(農安)仍稱黃龍府。統轄五州(蓋州、安遠州、威州、清州、雍州)、三縣(黃龍縣、遷民縣、永平縣),歸屬東京道(今遼寧省遼陽市)管轄。遼興宗時於東北境伊通河地置懷德縣,為祥州治(今農安萬金塔鄉)。遼重熙六年(1037年),遼在黑龍江下游地區設節度使,統轄女真五國部,隸屬於黃龍府。
金收國元年(1115年),完顏阿骨打反遼。金國建立以後,曾定都黃龍府。天會四年(1126年),金攻入開封,擄走宋徽、欽二帝。天眷三年(1140年),金下詔改黃龍府為濟州,又設利涉縣。後因與山東的濟州重名,且因黃龍府早有龍州之稱,故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濟州為隆州,有時亦寫成龍州。金貞祐二年(1214年),將州升為府,稱隆安府,亦作龍安府,為府治,屬上京路。
蒙古窩闊台汗八年(1236年),仍稱黃龍府,廢利涉縣。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將府升為路,黃龍府先後為開元萬户府、遼東路、開元路治所。後來開元路治所遷到鹹平(今開原市),黃龍府古城便被廢棄。此後在戰火的硝煙中慢慢變成一片廢墟。
洪武八年(1375年),歸屬遼東都司三萬衞管轄,到永樂元年屬奴爾幹都司的亦東河衞,名為龍安站。明代中葉屬兀良哈衞。明朝末年屬蒙古科爾沁部,成為蒙古族的遊牧之地。明朝末年,這一帶變成了蒙古族的遊牧之地。
清初為郭爾羅斯前旗地。1791年(清乾隆五十六年)招墾。一直到1882年(清光緒八年),由於關內流民來此耕種的日漸增多,清政府在這裏設農安分防照磨,屬長春廳。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正式設農安縣。取用“農安”二字,為“隆安”“龍安”的諧音。俗名“龍灣”,曾名農安堡。 [3]  隸屬長春府。
嶽王城古城 嶽王城古城
民國二年(1913年)9月7日設扶農鎮守使,使署駐農安縣城,隸屬吉林省。民國三年(1914年)6月東北實行省、道、縣三級管理制,農安隸屬吉林省吉長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接管轄,農安仍隸屬於吉林省。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八·一五”光復後,歸吉合行政區;12月被國民黨軍佔領。民國三十四年(1946年)1月,獲得解放,歸吉江區管轄;同年2月在前郭縣的老錢櫃屯設立長農縣,歸吉江區管轄;同年5月歸遼吉區第三區,9月改歸遼吉區第二專區。
1949年4月,劃歸吉林省,撤銷長農縣。
1956年,置農安鎮。屬懷德專署。
1966年,屬德惠專署。
1969年,屬長春市。 [38] 

農安縣行政區劃

2003年1月,開安鎮所屬的馬家村、德勝村、隆盛村劃歸合隆鎮管轄。濱河鄉十八家子村、獾子洞村劃歸農安鎮管轄。
2005年,將農安縣合隆鎮劃歸長春市寬城區管轄。撤銷鮑家鎮、柴崗鎮、濱河鄉、新陽鄉。
2015年12月,升級為省直管縣賦予部分地級市管理權限。
2016年11月,設立興農街道、寶塔街道、和諧街道和黃龍街道。 [1] 

農安縣地理環境

農安縣位置

農安縣隸屬吉林省長春市,位於松遼平原腹地,東經124°31′~125°45′,北緯43°55′~44°55′。東臨德惠市,南接吉林省城長春市,西以公主嶺市長嶺縣為鄰,北與松原市接壤。幅員面積5400平方千米。 [17] 

農安縣氣候

農安縣年均氣温4.7度,無霜期145天,降水量507.7毫米,有效積温2800度。地勢平坦,四季分明,屬中温帶大陸性氣候。 [35] 

農安縣地貌

農安縣處於松遼東部邊緣,地勢總的趨勢西南高東北低,按地貌分為台地、砂地、川窪地三大類。台地分佈較廣,西部、西北部、中部以及東南部都有,海拔高度一般在200——220米,西南部高台地高達270米以上;砂地是台地中的一部分,但其表層是由砂土和粉砂土構成,深數米,多呈現固定狀態,分佈在縣城的西北部;川窪地為河漫灘地(即一級台地)及湖積平窪地,分佈在江河沿岸及窪中高湖積平原區,海拔高度在150——175米之間。 [34] 

農安縣土壤

農安縣土壤共分10個土類、20個亞類,50個土屬和111個土種,地帶性土壤為黑土黑鈣土。地方性土壤有草甸土沖積土鹽鹼土沼澤土風沙土 [39] 

農安縣河流

農安縣境內松花江、伊通河、新開河穿境而過 [37] 波羅湖是吉林省的第三大泡塘,是長春市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吉林省中部的濕地。

農安縣自然資源

農安縣礦產資源

波羅湖風光
波羅湖風光(8張)
截至2013年,農安縣天然氣工業儲量50億立方米;油母頁岩分佈面積400平方千米,工業儲量168億噸,佔全國總儲量的60%以上;陶土工業儲量1000萬噸,含三氧化二鋁20%以上;二氧化碳氣工業儲量90億立方米,純度達98%以上;三崗鄉寶泉村的天然礦泉水日湧量達2000噸。寶貴的資源是礦產加工利用企業充足的原料保證。 [36] 

農安縣水資源

全縣水域面積2.2萬公頃,年均水資源總量達到6.3億立方米,地下可開採量達到3.1億立方米,天然礦泉水日湧量2000噸;有大中型水庫4座和2大濕地(波羅湖是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太平池水庫被批准為國家級濕地公園)。 [37] 
境內三崗鄉寶泉村的天然礦泉水日湧量達2000噸。建有裝機容量2萬千瓦的引松工程,直接引松花江水入縣城,日引水量可達11.3萬噸。 [36] 

農安縣植物資源

農安縣縣內的植被主要是羊草草甸草原羣落,多分佈在波羅湖等泡塘邊沿等。在鹼斑周圍有鹼蓬、灰綠藜、腺獨行菜。近水域地帶有三稜草、水稗草。泡塘淺水處有香蒲、蘆葦等。西北台地區分佈以針茅和隱子草為主的草原,木本植物多為人工林,以楊、柳為主。沿江河谷地可見灌叢。 [36] 

農安縣人口

2016年末,農安縣總人口達到114.7萬人,同比下降0.43‰。户數為381442户,同比下降0.12%。全縣人口出生率5.44‰,人口死亡率4.30‰,人口自然增長率1.14‰。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農安縣常住人口為867274人。 [16] 
2021年末,農安縣户籍總人口達到1110790人,同比下降0.5%。 [20] 

農安縣經濟

農安縣綜述

2002年 農安 2002年 農安
2016年,農安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0.7億元,同比增長8.5%。其中:第一產業生產總值為90.6億元,同比下降4.3%;第二產業生產總值為123.7億元,同比增長5.1%;第三產業生產總值為216.4億元,同比增長12.6%。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1.0:28.7:50.3,被確定為國家三產融合試點縣。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21.6億元,同比增長61.5% 。其中:工業投資271.3億元,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的64.4%。全年新建項目完成投資106.1億元,比上年增長29.1%;擴建項目完成投資126.9億元,增長43.1%;改建和技術改造項目完成投資161.4億元,增長96.6%。
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71.8億元,增長8.8%;全口徑、地方級財政收入分別達到24.9億元和14.3億元,增長1.6%和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58.6億元,增長10.3%;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25100元和13429元,增長6.7%和7%。 [4] 
2020年,農安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2.3億元,比上年增長1.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38.1億元,同比增長0.4%;第二產業增加值35.3億元,同比增長4.6%;第三產業增加值118.9億元,同比增長2.3%。 [18] 
2021年,農安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9.5億元,比上年增長8.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37.0億元,同比增長7.0%;第二產業增加值44.8億元,同比增長21.0%;第三產業增加值127.7億元,同比增長6.9%。三大產業結構比為44.3:14.5:41.2。 [20] 

農安縣第一產業

2017年,農安縣糧食產量301萬噸,同比上漲4.5%。其中:玉米產量284萬噸,同比上漲3.6%;大豆產量2.2萬噸,同比增長29.4%;水稻產量7.05萬噸,同比下降38.7%。全年糧食播種面積35.16萬公頃,其中:玉米播種面積31.4萬公頃,經濟作物播種面積4.4萬公頃。全年油料總產量4.2萬噸,其中:葵花籽產量2.3萬噸。蔬菜產量81.5萬噸;瓜果產量28.5萬噸。
積極探索智慧農業物聯網建設,購置農機智能裝備57台(套),農業機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完成土地增減掛鈎試點60公頃,流轉土地17萬公頃。投資4.5億元實施河湖連通工程,成功實現“引松入湖”;完成農防林更新改造607公頃,清收還林2100多公頃;持續發力狠抓秸稈綜合利用,發展專業合作社18個,打包機增加到 678台。
2021年,農安縣全年糧食產量280.8萬噸,其中:玉米產量263.1萬噸;大豆產量1.5萬噸;稻穀11.1萬噸;其他5.1萬噸。 [20] 

農安縣第二產業

農安風采
農安風采(13張)
2016年,農安縣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81億元,同比增長16.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2.4億元。至年末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有206户,比2015年增加40户。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總產值138984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9%;醫藥製造業總產值80114.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3%;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總產值305409.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6%,汽車製造業總產值158499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9.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用電量69497.1萬千瓦時,同比增長9.3%。
2021年,農安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46.4億元,同比增長28.0%。按主要行業看,農副食品加工業總產值44.85億元,同比下降21.1%;醫藥製造業總產值11845.0萬元,同比增長25.7%;汽車製造業總產值12.9億元,同比下降1.5%;紡織服裝、服飾業28432.8萬元,同比增長17.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233281.3萬元,同比增長41.4%;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198558.7萬元,同比增長5.2%。化工及水泥加工業61150.4萬元,同比增長26.4%。
2021年末,全縣共有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35家,較去年增加10家,全年實現建築業總產值23.6億元,同比增長28.4%。 [20] 

農安縣第三產業

2016年,農安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3.9億元,同比增長10%。
2016年,地方級財政收入完成131,65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2,487萬元,同比增長10.0%;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245,52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收8,854萬元,同比增長3.7%。
分部門看:國税部門完成128,06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收6,243萬元, 同比增長5.1%;地税部門完成86,155萬元,比上年同期減收3,088萬元,同比下降3.5%;財政部門完成31,30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收5,699萬元, 同比增長22.3%。
從主要税種收入完成情況看:增值税(100%部分)完成54,71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1,509萬元,同比增長26.6%。營業税(100%部分)完成22,029萬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068萬元,同比增長10.4%。企業所得税(100%部分)完成24,47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1,201萬元,同比增長84.4%。個人所得税(100%部分)完成4,91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355萬元,同比增長38.1%。消費税完成50,905萬元,比上年同期減收15,250萬元,同比下降23.1%。
2016年,全縣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總計完成568,05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480萬元,同比增長2.8%。
金融:全縣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332.1億元,同比增長23.9%;城鄉居民儲蓄存款246.7億元,同比增長15.2%。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366.1億元,同比增29.0%;其中,住户貸款餘額53.0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餘額313.1億元。
2021年,農安縣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8億元,同比增長25.6% 。其中:工業投資13.0億元,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的16.1%。
2021年年末,全縣共有房地產企業43家,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49.8億元,同比上年增長13.4%。銷售面積111.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60.0%;銷售額52.8億元,同比增長167.5%。 [20] 

農安縣交通運輸

農安縣公路

縣城所在地距長春市區60公里,距長春龍嘉機場90公里,距大連港口700公里。琿烏高速(農安段)及輔道於2011年竣工通車後,縣城至省會長春只需半小時,處於長春1小時經濟圈內。
截至2022年,全縣有各級公路5492.81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8公里,國道132.299公里、省道137.766公里、縣道493.528公里、鄉道847.614公里、村道3793.606公里;22個鄉鎮377建制村全部通水泥路、瀝青路,路網發達交通十分便利。 [31] 

農安縣鐵路

農安站是農安車務段下轄的三等站,位於農安縣城所在地,是長白線上的一個重要車站,長白鐵路縱貫南北,穿越合隆、開安、華家、農安、萬順、哈拉海6個鄉鎮,境內全長75公里。2015年5月,長白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已全面開工,並於2017年8月30日竣工通車,採取全封閉運行。 [32] 

農安縣政治

縣委書記:李樹國 [23] 
縣長:劉百軍 [22] 

農安縣社會事業

農安縣教育

農安縣實驗中學 農安縣實驗中學
2022年末,全縣共有12所高級中學、38所初級中學、6所完全中學、250所小學、41所幼兒園和1所特殊教育學校。教職工人數共11323人。全縣所有在校學生99753人,其中高級中學24206人,初級中學28663人,完全中學10220人,小學41050人,幼兒園4616人,特殊教育225人。 [30] 

農安縣文體

截至2013年,農安縣文化系統現有職工558人,其中局機關12人,縣城8個事業單位361人,鄉鎮文化站35人。離退休職工150人。全系統具有中級以上職稱89人,佔職工總數的16%。有文化館、圖書館、文物管理所、創作室、文化稽查大隊、體校和黃龍戲劇團,鄉村文化站、農民書屋普及到22個鄉鎮,377個村。
根據1985年第二次文物普查,全縣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46處,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8處,館藏文物280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4件、二級文物2件、三級文物34件。 [40] 

農安縣衞生

截至2016年,農安縣共有衞生機構(醫院+鄉村衞生所)410處,其中醫院33處,鄉鎮衞生所(站)377處。全縣衞生從業人員共有3067人,其中衞生技術人員2916人,擁有高級職稱240人,全縣每萬人(常住人口)擁有衞生技術人員23.6人。全縣共有牀位2853張,每千人(常住人口)擁有牀位2.2張。
2021年,農安縣共有衞生機構(醫院+鄉村衞生所)816處,其中醫院55處,鄉鎮衞生所(站)761處。全縣衞生從業人員共有5802人,其中衞生技術人員4972人,全縣每萬人(常住人口)擁有衞生技術人員57人。全縣共有牀位4441張,每千人(常住人口)擁有牀位5.1張。 [20] 

農安縣社會保障

2016年,農安縣開發就業崗位8000個,新增就業7700人,轉移農村勞動力33萬人,實現勞務收入58.5億元。投入扶貧資金1.6億元,完成脱貧15498人、28個村,發放困難殘疾人、重度殘疾人補貼3000萬元。
2021年,農安縣新增城鎮就業44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0.5萬人,發放創業者小額擔保貸款2200萬元,減免企業保費5400萬元,城鎮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全力做好熱煤保供,燃煤儲備率100%,2萬噸應急儲備燃煤作用明顯,規範整頓11個鄉鎮的19個物業。對6.6萬低保、特困、殘疾人等優撫羣體,發放救助金1.6億元。 [20] 

農安縣地方文化

農安縣戲劇

黃龍戲
龍府廣場 龍府廣場
黃龍戲,吉林省地方劇種,是農安縣創作的地方戲曲新劇種,因農安曾是遼代有名的黃龍府而得名,黃龍戲產生之初,只有小生、小丑、小旦三行。後在實踐中,充實了刀馬旦、老生和老旦。音樂主要分生、旦、醜行當唱腔、表演及化妝、服裝等基本上依照京劇的路子。黃龍戲誕生於1959年,以東北皮影戲音樂為基調,並吸收民間音樂而形成的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廣泛羣眾基礎的新劇種。1959年1月編演了大型劇目《樊梨花》,次年9月公演時獲好評,1960年9月命名黃龍戲。 [33] 
黃龍戲屬地方戲劇種,因產生於古城黃龍府而得名。它的唱腔音樂以當地流行的“本地皮影”為基調,吸收了東北大鼓、太平鼓和民間小調的精華,融為一家,形成了獨具特色和唱腔。黃龍戲四大劇目《魂系黃龍府》、《大漠鐘聲》、《聖明樓》、《摩托格夫人》曾多次在全國獲大獎,也是其代表作。 [29] 
二人轉
二人轉劇團連出好戲,多次在全省會演中獲獎,吉林省首屆二人轉新劇目推廣會在農安召開。1990年該團受省委宣傳部、省計生委的委託,帶着《盼兒》、《這事怨誰》等劇目到全省各地巡迴演出,歷時7個月,行程萬里,演出185場,觀眾達35萬人之多。 [33] 

農安縣民俗

農安一帶的習俗,既有關東的共性(關內漢族習俗與東北少數民族習俗的融合),又有當地的特點。東北地區流傳一首“關東城,三宗寶,人蔘、貂皮、靰鞡草”的民謠。關東除有“三寶”之外,還有“三怪”:“窗户紙糊在外,十七八的姑娘叼個大煙袋,生個孩子吊起來”。
在飲食上,農安盛產穀子,當地人喜歡吃小米飯,尤喜用大白菜葉包“飯包”,也稱“捧包”。農忙季節和臘月,家家淘黃米,蒸豆包。
在居住上,因當地多大風,又有滲水性能差的鹼土,故民户多建土平房,春季用鹼土抹房蓋不漏雨,不怕風剝。1978年以後,部分土平房逐漸改成磚瓦平房。
在語言上,農安一帶土話較多,“嗯哪”(是)、“不遠遐”(近),被外地人稱為“農安縣三大乏”。
農安有一種較獨特的活動,俗稱“打單鼓”,也叫“燒香”。因為有病“還願”叫“還願香”;慶祝豐收叫燒“太平香”,迷信色彩很濃。解放後,這種活動基本杜絕,但單鼓有多種鼓舞形式,音樂“九腔十八調”,為羣眾所喜聞樂見,解放後文藝工作者利用單鼓有唱有舞的形式,編寫新詞,做為羣眾一種文娛活動,稱作“太平鼓”。 [33] 

農安縣文物考古

吉林省農安縣境內發現多處重要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吉林省農安縣境內發現多處重要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3張)
2020年5月8-15日,吉林大學考古學院、農安縣文物管理所聯合在吉林省農安縣境內開展了舊石器專項調查。由吉林大學考古學院陳全家教授帶隊,任進成博士等人共同參與。農安縣地處松遼平原腹地,調查中總共發現舊石器地點8處,採集石器標本200餘件,初步判斷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
本次調查填補了農安地區舊石器時代考古工作的空白,將早期人類在該地區的活動歷史由左家山遺址距今約7000年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上溯至距今約3萬年左右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這些地點的發現將逐步深化該地區在東北亞石器技術發展和傳播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對於探討早期人類的遷徙擴散、文化交流及相關的適應生存行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和學術價值。 [14] 

農安縣著名景點

農安縣農安遼塔

農安遼塔圖冊
農安遼塔圖冊(2張)
農安遼塔是吉林省重點保護文物,是農安縣的標誌性建築,又稱黃龍塔、龍灣塔,是遼代黃龍府遺留下來的古建築,建於遼聖宗耶律隆緒太平三年至十年間(1023-1030) [28]  ,有近千年歷史,是中國最北端的一座佛塔。遼塔為磚砌實心、密檐式,八角十三層,通高44米。由塔座、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造型優美端莊,展現了遼代建築藝術的風範。 [33] 

農安縣金剛寺

金剛寺圖冊
金剛寺圖冊(2張)
金剛寺是1929年(民國十八年)開工,1936年建成。由開山和尚定海法師自己設計 [26]  ,從北京、上海、扶余等地請來的馳名工藝師,模仿宋、明寺廟的風格,幾經推敲琢磨,精益求精,才建成了這座具有古剎風格的金剛寺。寺廟佔地面積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山門名曰“極樂門”,正門樓上鑲一寶珠,四面飛檐翹角,飛檐下按八卦方位雕刻十二條龍,正門樓上橫額是三個塗金大字“金剛寺”,步入山門,兩側是鐘樓和鼓樓,再向北是東西廂房,分別是五觀堂和僧寮,中間為前、後殿,前殿是天王殿,後殿是大雄寶殿。近些年,金剛寺又陸續新建了觀音亭、地藏殿、唸佛堂、仿古樓、千佛塔等殿宇,擴建了文殊普賢殿、三聖殿。金剛寺有比丘尼四十多人,是東北三省最大的尼眾道場。 [33] 

農安縣人民公園

人民公園坐落於縣城東北隅,毗鄰金剛寺,總佔地面積30公頃。公園設施齊全,功能完備,正門、人工湖、廊亭、甬路、環形瀝清路、路燈、健身器材、旱冰場、門球場、休閒椅、茶舍、護坡、温室、風景牆、涼亭、藝術長廊、音響、噴灌泵房、排水溝等設施樣樣齊全。 [27] 

農安縣中華第一龍雕塑

中華第一龍雕塑 中華第一龍雕塑
1985年在吉林省農安縣左家山遺址出土了一件石灰岩琢制後雕刻的石龍,出土石龍長4.1公分,寬3.9公分,厚1.4公分,據研究,紅山文化玉龍製作年代最早不會超過距今6200年,是目前中國發現最早的石龍,被譽為“中華第一龍”,對研究我國龍文化的形式發展有着重要價值,現收藏於國家博物館。 [24] 
為賞析上古圖騰,領略博大精深的中華龍文化,用花崗岩石雕刻了此件作品。雕塑高7米,座高1.5米,用石24塊,重約210噸。 [33] 

農安縣城市榮譽

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行列,居第91位 [5] 
獲得國家衞生縣城榮譽稱號 [5] 
中國最美文化休閒旅遊名縣 [25]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2] 
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100強 [6] 
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7] 
2017年12月2日,榮獲“中國最佳運動休閒旅遊名縣”。 [8] 
2020年7月10日,入選2020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 [9] 
2020年8月,入選2019年重新確認國家衞生鄉鎮(縣城)名單。 [10] 
2020年11月,入選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11] 
2020年12月,被授予“吉林省雙擁模範城(縣)”稱號。 [12] 
2021年1月14日,入選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公佈的第三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名單。 [13] 
2021年6月21日,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15] 
2022年1月,被評為吉林省糧食生產十佳縣。 [1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