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辛莽

鎖定
辛莽,原名吳裕春,合浦縣城小北街人。1916年舊曆9月9日生於合浦南康鄉企坎頭村,家庭貧苦。擔任過北京市人民美術工作室副主任,北京市美術公司創作室主任,北京畫院專業創作人員。在這期間,他兼任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教員,中央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教員。
本    名
辛莽
別    名
吳裕春
出生地
合浦縣城小北街
出生日期
1916年
主要作品
《毛主席在窯洞著作》
《晚歸》
《轉移》
《柯棣華大夫》

辛莽人物生平

辛莽是合浦革命人民的老大哥,延安培養出米的傑出的美術家。辛莽,原名吳裕春,合浦縣城小北街人。1916年舊曆9月9日生於合浦南康鄉企坎頭村,家庭貧苦。父親在廉州北海等地做過郵差、店員和織布工人,母親是普通勞動婦女,勉強支持辛莽讀點書。
辛莽從小就勤奮好學,待人和善;他沉默寡言,但內心是一盆火,嚮往革命,嚮往鬥爭。1933年他考上廉州中學,讀書很用功,成績很突出,但又十分喜歡參加課外活動,和高年班的兩何(何世權、何承蔚)等,組織了一個進步學術團體一一“藝宮學術研究會”,組織閲讀馬列主義和日革命書刊,開展抗日進步活動。“藝宮”內還有個秘密小組,專門閲讀黨的文件報刊(都是兩何從各方面弄來的),辛莽就是這個秘密小組的成員。因此,他的思想進步很快,嚮往共產黨,嚮往紅軍,已經是他的不可動搖的意念。
和辛莽一起參加“藝宮”活動的,除了兩何以外,還有鄒瑜、謝有幹、羅文洪、王克、奪華良。伍雍嫺、李廉東,張文綱、伍雍誼、黃國棟等,後來參加黨,成為我黨骨幹的力量。
在同學中,辛莽還有套特長,就是繪畫和寫字。當時他的素描、水彩,已初露頭角。他的美術學,更是全校之冠。抗日戰爭開始後,黨的影響更加深入,人人仰慕延安,仰恭陝北公學和抗大。在師生們的倡議下,於1938年初由辛莽在廉州中學大門外的粉牆上,寫下毛主席為抗大制定的八字校風:“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從此這八個大字就深深印在廉中師生的腦海裏。
1938年3月,抗日烽火燒遍全國。辛莽高中還差一個學期未畢業,可是他忍耐不住了,他串連了鄒瑜,李辛農幾位進步同學,通過八路軍廣州辦事處介紹,奔赴延安。當時,合浦已有了黨的組織,廉州的支部書記何世權就是他的好友。可是地下黨仍是秘密的,大夥都熱切希望他們到革命聖地延安,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和培養下,事業和學問有更大的成就。
跋涉萬水千山,克服了重重困難,1938年4月,辛莽和幾位廉中同學勝利到達延安,進陝北公學學習。1938年5月1日,他在“陝公”參加了中國共產黨。1939年1月,他進了延安魯迅文學藝術學院美術系學習,從此實現了他多年的願望,充分發揮他的才能特長。
從“魯藝”出來以後,在四十多年的征途中,他始終沒有離開過美術,沒有離開過繪畫。1939年5月至7月,在“魯藝”普通部任美術教員,1939年7月至42年底,在晉察冀邊區華北“聯大”文藝學院美術系任美術教員;1943年春至44年9月,在晉察冀軍區抗敵劇社美術隊任隊長,1945年春至年底,在延安“魯藝”美術系任研究員、教員,1946年春至同年冬,在延安中央黨校六部文藝工作研究室任研究員;1948年秋至平津解放,在河北正定華北大學任研究員,天津美術宣傳隊任隊員,北京華北大學第三部美術科任班主任兼教員。就是全國解放後,他也沒有離開美術崗位,擔任過北京市人民美術工作室副主任,北京市美術公司創作室主任,北京畫院專業創作人員。在這期間,他兼任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教員,中央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教員。
辛莽為人老實,作風正派,只知道埋頭繪畫,對自己的創作要求十分嚴格。他的成就是巨大的,他的巨幅油畫《毛主席在窯洞著作》,早已名揚全國,現保存在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中。1950年掛在天安門上的毛主席巨幅畫像是他精心之作。他的優秀作品還有《晚歸》、《轉移》、《柯棣華大夫》等,在國內外都獲得好評。他的工作十分勤奮,還有大量的素描、寫生畫、連環畫、插圖、宣傳畫等,有許多還未出版。
辛莽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分會副主席。 [1] 

辛莽個人作品

《毛主席在窯洞著作》、《晚歸》、《轉移》、《柯棣華大夫》。 [1] 
參考資料
  • 1.    李英敏;珠鄉人物誌(第一輯)/老黃牛篇;1984年12月;第125-1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