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辛特拉

鎖定
辛特拉文化景觀,1995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 C (II) (IV) (V) 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中文名
辛特拉
外文名
: Cultural Landscape of Sintra
別    名
辛特拉文化景觀
中文名稱: 辛特拉文化景觀
英文名稱: Cultural Landscape of Sintra
國家: 葡萄牙
所屬洲: 歐洲
編號: 552-007
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9 屆會議報告
一:歷史淵源:
二:城市結構:
辛特拉是19世紀第一塊雲集歐洲浪漫主義建築的土地。費迪南德二世把被毀壞的教堂改建成了城堡,這一建築集中了哥特式,埃及式,摩爾式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特點。同時在建造公園的過程中,又引進了許多國外樹種與本地樹木混合栽種。另外,他們把在薩拉附近蓋的豪宅都統一蓋在道路的同一側,使它們的景觀與公園和花園的景觀交相輝映,這一切對歐洲景觀的發展影響很大。
辛特拉山位於埃什特雷馬杜拉省,由一系列植被茂盛的狹窄山峯組成,峯頂是花崗岩。辛特拉山從里斯本一直伸到大西洋岸邊。辛特拉城就在北側山腳下,盡享優越的氣候。歷史上是寺院和皇家休夏勝地。
一:歷史淵源:
羅馬帝國奧裏西波城的一塊領地,早在公元前2世紀羅馬人就生活於此。穆斯林時期(713年-1147年),辛特拉出現於地理教科書裏(11世紀的出版的Al bakri,13世紀後重新吸引讀者),它是里斯本的屬地和除里斯本之外的第二大城市中心。11世紀開始的重新徵服戰爭中,辛特拉未能倖免。1147年,葡萄牙首任國王,重新徵服者阿豐索一世佔領里斯本,辛特拉隨即成為基督教世界一部分;1154年,辛特拉獲得""公社""地位。12-13世紀,在山區地帶修建了男、女修道院。 約翰一世(1385-1433年)時,對休達的佔領標誌着葡萄牙偉大航海時代的開始,辛特拉的皇宮中大興土木。大航海時代持續到15和16世紀。貴族們在城內和山上蓋起了漂亮的別墅。皇城變成了皇族的主要休假地點。西班牙統治時期,朝廷遺棄了辛特拉。19世紀,攝政王費迪南德二世把一座修道院改建成佩納宮,王室回遷使辛特拉再次興旺。優越的地理條件吸引了富人和藝術家前來。
二:城市結構:
城裏和山上一樣,建築物、花園和公園與周圍自然環境和諧共處。皇宮附近的城市廣場是狹窄曲折街道網絡的中心,許多更小的廣場也散佈在街道網中,這張網向林木茂密的郊外輻射開來。帶階梯的街道便於市民登山。皇宮、修道院和隱修院增強並控制了辛特拉的浪漫景色。這一景色以巍峨的山勢作為倚托,並摻雜着淡淡的花香。目不暇給的輝煌建築互相映襯,各種建築風格融匯一處,有摩爾人式、哥特式、""穆迪扎爾""式、曼紐爾式、巴洛克式和意大利式等,其異國情調常使人聯想到歷史變幻與風雲人物。別墅一般都被圍攏在花園當中,偶有露在視野中的,則與周圍環境渾然一體。辛特拉的文化景觀代表了一種新穎浪漫的風景設計手法,其影響力很強。首先,辛特拉文化景觀佔領特定地區的獨特範例。在這一範例中,多元文化兼收幷蓄又和諧統一。在各種文學藝術影響之下,各種文化形態在奇花異草建築與之間關係好。儘管這種和諧狀態弱不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