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轎頂山

(輝縣轎頂山)

鎖定
轎頂山景區位於河南省輝縣市西北部的沙窯鄉小井村,距新鄉市55公里,北接萬仙山,西連王莽嶺,南鄰八里溝,東望侯兆川,總面積34平方公里,海拔1686米。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得益彰、天人合一。是南太行山之精華所在,趙魏龍脈長城之遺址,古都朝歌之祖脈,中國古代清廉官制文化之長廊。
這裏羣山環抱、峽谷萬丈,紅巖絕壁、似刀劈斧削,怪石嶙峋,如仙似獸,青山滴翠,秀山蔽日。摩崖石刻,雄壯可觀,是文化藝術之精華。
這裏四季皆景,步趨景移。春來山花爛漫,千蝶競舞;盛夏雲海仙山,百鳥鳴澗;秋更層林盡染,多彩紛呈,冬雪如畫,山舞銀蛇,好一派北國風光!
這裏是“人間仙境”,“世外桃源”,“心靈的家園”,“避暑度假之天堂”。
中文名
輝縣轎頂山
外文名
Huixianjiaodingshan
地理位置
河南省輝縣市 [1]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早7:30至22:00
景點級別
國家AAAA級景區
門票價格
60
佔地面積
34 km²
著名景點
七彩泉
大華山
御馬峯
華蓋石
龍碑廣場 展開
著名景點
七彩泉
大華山
御馬峯
華蓋石
龍碑廣場
地質博物館 收起

目錄

轎頂山景觀介紹

轎頂山
轎頂山(10張)
在世界的東方,有一道山脈橫亙於中國的心臟地帶,那就是巍巍太行。如果説,萬峯嶙峋,浩瀚激盪的太行山是一幅宏偉畫卷,那麼轎頂山就是這幅畫卷中的神來之筆,它以包羅萬象的氣質,匯聚了八百里太行的神韻與勝狀。
在南太行腹地,有一座山峯拔地而起,似從天降,這就是磅礴於世的天地奇觀——轎頂山。
轎頂山,位於河南省輝縣市境內,海拔1686米,羣峯相擁,連綿不絕,有千山合縱,萬壑連橫的雄渾氣魄。兩千年道教文化在這裏孕育,點化了這座神秘仙山,演繹出天人合一的悠遠意境。
當春天的腳步邁進轎頂山時,連片的山花裝扮了層層山巒,温馨的暖意將萬物喚醒,靈鳥鳴唱於芊芊枝頭,蝴蝶飛舞於漫漫花海,轎頂山變成了生機盎然、五彩繽紛的童話天地,也使這裏成為了踏春賞景、最理想的去處。
夏天的轎頂山,雄渾而不失優雅。近在咫尺的雲霧輕輕漫卷,好似雲遮千里,霧鎖萬峯,恰似波濤滾滾中千帆競渡。置身山頂,如臨仙境。
在斧削刀琢般的崖壁之上,砌就了1728級登山步道,從山腳到山頂設有9個觀景平台,寓意從九品小官到一品大員的高升之路。古往今來,無數莘莘學子和善男信女在轎頂山虔誠祭拜,祈求家人飛黃騰達、官運亨通,這裏也就成為了別具一格的官制文化長廊。
屹立山巔的鐵打寨,訴説着愛國將領岳飛的千古美名,五千載中華龍脈,幻化為盤旋于山脊的雄偉長城。巨型華蓋奇石,宛若神靈,從天際款款而來,形成令人讚歎的天下奇觀。登臨轎頂山,但見萬山來朝,有不輸泰山之雄和華山之險的氣勢,讓人不禁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秋山映霞惹相思,落葉隨風滿天紅。秋天的轎頂山是絢爛多彩的世界,紅黃相接,層林盡染,像一首自由奔放的詩,描繪出轎頂山熱情奔放的神韻。
冬天,轎頂山是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千里冰封,萬里雪凝,好似如夢如幻的九霄雲天。山中矗立的霧凇,猶如一支支神奇的畫筆,臨摹了冬天裏的玉樹瓊花。
在這個季節,山中瀰漫的水氣更容易凝結成雲海。目極之處,山峯化為島嶼,雲霧化為滄海,讓冬天的轎頂山增添了一份大氣磅礴之美。
轎頂山四季皆景,是大自然精心構築的遺世傑作。這裏羣山環抱,峽谷萬丈,紅巖絕壁,形態萬千,把太行山脈雄渾壯麗的特點展現得淋漓盡致。這裏是被時光塵封的世外仙境,是大自然譜寫的壯美史詩。轎頂山將揭開它的面紗,為世界奉獻一處波瀾壯闊的雄偉勝境。

轎頂山景觀

轎頂山 轎頂山即萬仙山的東山山嶺,得天地生機的向陽山坡,遠遠望去,山形似轎頂,故得此名。《清代道光輝縣誌》載:“在侯兆川西有轎頂山,山極高處,遠望如鳥聳翼形。行家言系朝歌祖脈。登其巔,果見直起三龍,一走東南,一走東北,中龍則至侯兆川而止。或起或伏,如雪波捲浪,俯視人寰,真大觀也……”後來,凡有名人雅士,臨此必拜謁轎頂山,曰:為官者升遷,為商者發財,為民者平安……
華蓋石 華蓋石
華蓋石 相傳,由於當時的大謀士張良對秦始皇暴政不滿,曾在半山腰的一山洞內讀書、學藝數年,感到轎頂山非常富有帝王之氣,常登山呼吸大地精華,功力大增。直到西漢末年,王莽攆劉秀,劉秀在轎頂山之南的劉秀寨上與王莽對壘之時,連戰數月不利。一日,劉秀夜夢張良對他説:“距此不遠處,有一山形似轎頂,旁有一華蓋石,皆有帝王之氣,你可急去拜謁,可成就天下!”劉秀突然不見張良,驚呼,夢醒。翌日,劉秀招來軍師陳朋、諸將等,隨同前往拜謁轎頂山,果見此山此石,虔誠跪地扣拜。第一拜,閃電雷鳴,狂風大作;第二拜,烏雲蔽日,大雨傾盆;第三拜,晴空萬里,霞光滿天。拜謁完畢,一道彩虹橫跨轎頂山與華蓋石之間,形似飛龍在天,劉秀金口稱此山形似轎頂,真乃帝王之山,此石乃華蓋之石也。後有文人墨客路過,多來行拜,以得靈氣。
御馬峯 御馬峯
御馬峯 在華蓋石與轎頂山之間,有一山峯,好似一匹御馬在拉着帝王之輦(轎頂山),因此得名。御馬峯前有華蓋石,後有轎頂山,形成帝王出宮之勢,是大自然孕育的自然景觀。下建有三星洞,供奉着福、祿、壽壽三星。
鴛鴦島
鴛鴦島 鴛鴦島
鴛鴦島位於華蓋石下方,形似一座小島,一條小徑直達島頂。上面有兩塊巨石,遠遠望去像兩隻親密的鴛鴦在此歇息,由此得名。
龍脈長城 龍脈長城,為趙、魏龍脈長城之遺址,像一條盤旋在太行山脊上的巨龍,橫跨豫、晉兩省,由東北方向的林縣昂首奔來,挾帶着燕趙之地慷慨激烈之氣勢,經過趙國宰相藺相如的藺家寨,蟠結屈曲於侯兆川的轎頂山、鐵打寨;又挾帶着太行向陽山坡華山的淋漓元氣,昂首奔赴於東南方的趕羊塽、北窯、老祖洞,最後,至天柱關而止,那高聳入雲的天柱雙峯,就是龍脈長城巨大的雙角,本景區長達14公里。
鐵打寨鐵打寨,其名字相傳是在宋朝末年,金人對大宋大肆入侵,當時,愛國將領王彥,岳飛等志士,帶領本部人馬在輝縣盤上設五個山寨,形成奇角之勢。以鐵打寨為“八字軍”抗擊金兵的總部,號令各軍,扼制了金兀朮對大宋南侵的步伐,之後代代相傳,留下千古美名。
再後來,這裏常有響馬盤踞,欺男霸女,無惡不作,許多人敢怒而不敢言。後被鐵氏一文武雙全的大家閨秀聞知,遂帶領一丫鬟,打扮成村姑的模樣,故意路過那裏,果然沒有逃過響馬的搶劫,她們倆人被劫持到山上,當夜與山大王成親,丫鬟也被二大王搶去;就在山大王深夜醉酒後,她把山大王殺死。一羣響馬羣龍無首,二大王等其他響馬又均被驅散,她們為當地除了一害。據清代道光年《輝縣誌》中有這樣的記載,可佐證鐵打寨,“在侯兆川西山絕頂,石城尚在,只一徑可通,甚險。” 寨內還存有全石頭壘成了石房一座,石板到頂,是一座無樑式建築。據説原來有兩道寨門。山崖處,還存有當年的石寨牆,石縫間佈滿了黑苔。
現將鐵打寨建成《忠義書院》,房子是在原來的地基上修建的,房屋的樣式也基本上是修舊如舊。可在這兒住宿,體會當年義軍的生活。《宋史》和《輝縣誌》上都有記載,這是宋都統制王彥保護共城西山時所築的。當時,金軍統帥派大將來攻打山寨,將領回稟道:“王都統寨堅如鐵石,未可破也。”鐵打寨因此而得名。
覽秀閣 在鐵打寨北峯,修建有一座三層高的樓閣,名曰覽秀閣。樓閣的材料用青石材料砌成,閣頂造型新穎、別緻、色彩鮮豔奪目,遊客登上歇息,可飽覽景區秀色,把萬仙山、郭亮、侯兆川的美景盡收眼底。晴空萬里之時,可望上百里自然景觀,是遊客必登之處。
在龍碑南與覽秀閣間將架一座索橋,橋面鋪木板與玻璃相間,遊客走在橋上晃晃悠悠視腳下絕壁萬丈,富有刺激性。
大華山大華山位於小井村南,海拔1680米,其形狀特別,奇險驚人;蓋於西嶽華山,人稱大華山。大華山是太行山向陽山臉處最好的觀景台之一:山巔為一腳掌狀巨石,旁邊有一長方形的印形山峯,當地人形象的稱其為“掌印峯”。站在長城的瞭望台上,周圍百里之外,360度全景式太行山水,歷歷在目:正南是輝縣滴水寨山、十字嶺、回龍,西是山西的馬武寨、馬圪當諸山;再往北為山西王
大華山 大華山
莽嶺古郊山,西北而為佛山、趙辿嶺,西北、東北為輝縣的萬仙山以及林州、壺關諸山;而腳下的輝縣侯兆川、林縣南羣山中的淇河盆地,歷歷在目,如同置身茫茫大海煙波之中......。
大華山周圍山峯奇峯怪石,形象各異,形似萬千。其中有一吻千年石。千年一吻石是指有一山峯酷似熱戀中的情侶,永不分開。另一山峯好像是情侶永遠不能接吻,所以稱千年一吻。另外還有五指峯、龜峯、躍馬峯、威虎峯等,自然景觀十分引人。
劉秀寨 劉秀寨
劉秀寨 :劉秀寨海拔1490米,傳説王莽攆劉秀,劉秀曾在此築城避難而得名。劉秀寨位於小井村南側,是一座獨立的山峯。劉秀寨有一奇石,好像搖搖欲墜,實際卻穩如泰山。劉秀寨北側絕壁處,有一小山洞,後人取名劉秀洞,該洞口高5米,寬3-4米,洞內寬窄不一,約5-7米,洞頂懸掛各種色彩的鐘乳石,變化萬千,形態各異,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劉秀寨現存兩座衞士住房遺址。劉秀營寨前5米處一表面平整的石頭上鑿一直徑25釐米,深25釐米的堆臼眼,據説是當年劉秀舂米時用的石具,名舂米石。劉秀寨下方,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通往劉秀寨的必經之地,也是劉秀寨的重要門塞,戰略地位極為重要。站在這裏可一覽劉秀寨下的的無限風光,名曰觀景台。
幽泉谷 :沿中糊寺前的谷地而上,是一條H形峽谷,順溝而上可達轎頂山莊。該谷之名源於:“蟬噪林愈靜,鳥鳴谷更幽”一詩。在谷中行走,能聽見從山上流下的汨汨泉水聲,還有鳥兒那不絕於耳的鳴翠聲。加上植被茂密,更是增添了幽泉谷的幽靜。所以人們將其命名為“幽泉谷”。幽泉谷巖壁陡峭,落差懸殊,在40—100米之間。從溝底向上望,兩邊石壁勢如刀削,巍峨入雲。山峯造型各具形態,有的形似烏龜,有的形似駱駝。行於溝底,拾級而上,猶如置身於童話世界。其中有一妙景—木克石。一棵樹從一塊大石頭縫隙中長出,樹把石頭撐裂成兩塊,在兩塊大石頭的夾擊中茁壯成長,尤為奇特。
七彩泉 七彩泉
七彩泉 在幽泉谷的盡頭,有一個泉池,面積約有30餘平方米,深達數米,是村民們飲用水源頭。池水冬暖夏涼,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泉水清澈見底,甘甜可口。一個最奇妙的現象是,池水一日之內的不同時段會變幻出七種顏色,一年四季水流不斷,故名“七彩泉”。
獅虎瀑、獅虎潭:在幽泉谷中,巖壁上有一掛瀑布,叫獅虎瀑,該瀑高約50米,寬約2米,瀑水飛濺而下,甚是壯觀。獅虎爆下有一個深潭,叫獅虎潭。其潭水幽深,象一塊墨綠玉,潭水面積約30平方米,水深約2.5米。獅虎潭前有兩塊巨石左右站立着,左邊形似獅子,右邊形似老虎,像兩個忠實的守門大將軍,鎮守在獅虎潭前。
官職文化長廊
官職文化長廊 官職文化長廊
轎頂山所在之地是南太行之脈氣所在,頗有靈氣。據輝縣縣誌記載,此處為朝歌祖脈,且劉秀在打敗王莽之前,率領眾臣朝拜轎頂山時,從山腳到山頂,在不同的高度從九品到一品分封不同級別的官員。為再現古代官職文化之內涵,現依山勢自下而上,在不同的山體高度,從九品至一品,修建了中國古代官職文化碑廊,使歷史官職級別文化再現,從而激勵人們踏1900餘個人行步道台階,懷積極向上的凌雲壯志,不畏艱辛,敢於攀登,從“九品官職”步步登上“一品官職”,賞古代官職文化之底藴,圓人生旅途之夙願。
三星洞 三星洞
三星洞位於御馬峯下,絕壁石雕而成。中國曆來有“五福壽為先”的説法,人們常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來祝福長輩健康長壽。為了迎合人們追求吉祥幸福、健康長壽的願望,道教創造出了福、祿、壽三星的形象,“三星高照”,也就成了中國最為流行的一句對別人祝福的吉祥用語。 福、祿、壽三星崇拜,來源於中國遠古對星辰的自然崇拜。它們的原型,均為星宿。壽星,又叫南極老人星,位於天狼星之南。主管天下一切人等的壽命,成為中國人崇拜的壽神。福星即木星,是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中的一顆,中國古代又叫“歲星”。木星成為福星,與中國古代的天文曆法以及與此相關的民俗有很大的關係。古人將木星在天空中自北向西、南、東的運行劃分為十二段,稱“十二次”,又稱“十二宮”。木星圍繞太陽公轉的速度,正好是地球的十二分之一。也就是説,木星每前進一宮,就代表了地球上的一年,所以木星也被稱為“歲星”。由於木星標誌着舊的一年的結束和新的一年的開始,所以它很早就成為人們在年終辭舊迎新時祭祀的對象。人們祈求歲星能夠給新的一年帶來好運、平安和健康,於是歲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降福的福星。祿神信仰同樣來源於原始的星辰崇拜,民俗中又稱為“文昌帝君”、“祿星”等。《史記·天官書》中説:“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在斗魁中,貴人之牢。”其中的司祿, 就是專管人間功名利祿的祿星。科舉制度盛行以後,考取功名,成為古代士子們實現其報效國家、光宗耀祖的惟一途徑。於是,主管人間爵祿的司祿星,就成了主宰士人命運的神靈,天下的讀書人無不對它頂禮膜拜,奉若神明。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是一尊極為特殊的神祇,是眾神之領袖。玉帝除統領三界十方內外諸天神佛之外,還管理宇宙萬物的興隆衰敗、吉凶禍福。玉帝不但授命於天子,統轄人間,而且也統轄儒、道、釋三教和其他諸神仙,以及天神、地祇、人鬼都歸其管轄,天神就是屬於天上所有自然物的神化者,包括日、月、星辰、風伯、雨師、司命、三官大帝、五顯大帝等,而玉皇大帝也屬天神之一,地祇就是屬於地面上所有自然物的神化者,包涵土地神、社稷神、山嶽、河海、五祀神,以及百物之神,人鬼就是歷史上的人物死後神化的,包括先祖、先師、功臣,以及其他歷文人物。
據明《道藏》本《搜神記》載:“很久以前,有個叫光嚴妙樂的國家,國王叫做淨德王,其王治國民安物阜災害不興。皇后名曰寶月光,天性仁慈善良,常與民同甘共苦,愛民如子。但美中不足的是,國王王后老來無嗣,於是令諸道士舉行祭祀,王與王后則虔心祈禱。後來,王后(寶月光)夢太上道君抱一嬰兒賜予自己,夢醒而有孕。懷胎一年,於丙午歲正月九日午時誕生於王宮。太子長大後繼王位,不久即舍國去普明香嚴山中修道,經過三千劫成為大羅金仙。又經十萬劫,成為總執天道之神。又經億劫,終於成為了宇宙的共主玉皇大帝。
天雲觀
天雲觀座落在轎頂山峯西側,東西兩側為懸崖峭壁,南有御馬峯,北邊轎頂山;風格獨特,雲霧繚繞;天雲觀大殿奉有道教始祖玄武大帝。玄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真武大帝、真武、北極真君、佑聖真君玄天上帝、真武蕩魔大帝,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道經中稱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民間稱蕩魔天尊、報恩祖師、披髮祖師。明朝以後,在全國影響極大,近代民間信仰尤為普遍。據傳,他是盤古之子,於玉帝退位後任第三任天帝,生有炎黃二帝。曾降世為伏羲,為龍身,中華之祖龍。
天雲觀除奉有玄武大帝外,還有財神、武財神、文財神;三霄娘娘、三官等22餘位神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