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轉死溝壑

鎖定
轉死溝壑,漢語成語,拼音是zhuǎn sǐ gōu hè,意思指棄屍于山溝水渠。出自《資治通鑑》。
中文名
 轉死溝壑
出    處
《北史·儒林傳序》
拼    音
zhuǎn sǐ gōu hè
注    音
ㄓㄨㄢˇ ㄙˇ ㄍㄡ ㄏㄜˋ
近義詞
轉死溝渠、轉於溝壑

轉死溝壑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卷第六十二:“國相會稽駱俊素有威恩,是時王侯無復租祿,而數見虜奪,或並日而食,轉死溝壑,而陳獨富強,鄰郡人多歸之,有眾十餘萬。” [1] 

轉死溝壑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2] 
示例
《孟子·公孫丑下》:“凶年饑歲,子之民,老羸轉於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午人矣。”
先生年邁齒變,飢寒不贍,轉死溝壑,其誰知乎?★《晉書·皇甫謐傳》 [2] 
唐·李延壽《北史·儒林傳序》(卷八十一):“方領矩步之徒,亦轉死溝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