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輻花苣苔

鎖定
輻花苣苔(Oreocharis esquirolii H. Lév.)是苦苣苔科、馬鈴苣苔屬植物,多年生小草本。根狀莖短。葉14-18,均基生,具柄;葉片紙質,長1.2-5釐米,寬0.7-2.8釐米。聚傘花序約3條,每花序有5-9花。蒴果線狀披針形,長約11毫米,寬2.8毫米,疏被糙伏毛。花期8月。僅分佈於中國貴州興仁及貞豐一帶。生於海拔1500-1600米的山地灌叢中或林下。 [1] 
輻花苣苔對研究苦苣苔科植物的系統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同時也是良好的庭園林蔭觀賞植物。 [3]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2021年)——一級。 [7] 
中文名
輻花苣苔
拉丁學名
Oreocharis esquirolii H. Lév. [5]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10] 
苦苣苔科
馬鈴苣苔屬
輻花苣苔
命名者及年代
H. Lév.,1911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重點一級保護野生植物、易危(IUCN標準)

輻花苣苔植物學史

1905年,法國傳教士埃斯基羅爾(Esquiro)在中國貴州省西南部採到一種開堇色花的苦苣苔科植物。後經勒威利(Léveille)鑑定為馬鈴苣苔屬一新種,並於1911年定名發表,拉丁名為Oreocharis esquirolii Lévl.。半個世紀之後,中國植物分類學者張志松等,於1960年在貴州的貞豐和興仁分別採到該植物(二個號)。1981年,植物分類學家王文采教授在這兩份標本的基礎上,根據前人定名的模式標本照片和描述,將該植物定為一個新屬種一一輻花苣苔(Thamnocharis esquirolii (Lévl.) W. T. Wang.),認為輻花苣苔屬是苦苣苔科的又一原始屬。 [6]  2011年,Michael Möller等人基於分子數據和形態學評估,將輻花苣苔屬併入馬鈴苣苔屬,輻花苣苔的拉丁學名恢復為Oreocharis esquirolii [1]  [9] 

輻花苣苔形態特徵

輻花苣苔
輻花苣苔(8張)
多年生小草本。根狀莖短。葉14-18,均基生,具柄;葉片紙質,多橢圓形,稀狹倒卵形,長1.2-5釐米,寬0.7-2.8釐米,頂端微尖或鈍,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有小鈍齒,兩面密被貼伏的白色短柔毛,側脈每側3-4條,葉柄長0.6-4釐米。 [11] 
聚傘花序約3條,每花序有5-9花;花序梗長3-5釐米,與花梗均密被短柔毛;苞片對生,極小,鑽形,長1.5-2毫米,被短柔毛;花梗長0.6-4毫米。花萼鍾狀,長2.2-3毫米,4-5裂近基部,裂片稍不等大,三角形,寬0.7-1.1毫米,外面被短柔毛,內面無毛。花冠紫色或藍色,輻狀,4-5深裂,直徑約12毫米;筒長約2毫米,無毛;裂片披針狀長圓形,長6-7毫米,寬2-3毫米,頂端微鈍,外面上部被短柔毛,內面無毛。雄蕊4-5,不等長,花絲長2.5-7毫米,寬0.2-0.3毫米,疏被短柔毛,花葯寬橢圓形,長1.3-1.8毫米,無毛。花盤小,高0.2毫米。雌蕊長約5毫米,子房卵球形,長2毫米,被短柔毛,花柱長3毫米,無毛,柱頭近截形。蒴果線狀披針形,長約11毫米,寬2.8毫米,疏被糙伏毛。花期8月。 [1]  果期9-10月,果可殘留至次年的花期。 [6] 

輻花苣苔產地生境

僅分佈於中國貴州黔西南的貞豐、安龍、興仁3縣交界的龍頭大山自然保護區及冷水河河谷。生於海拔1500-1600米的山地灌叢中或林下。 [1]  [3]  該種分佈區為中亞熱帶氣候,年降雨量1100-1300毫米,相對濕度75%左右,母巖為頁岩或石灰岩,要求半庇陰、濕潤且涼爽不積水。土壤為中性或鈣質土,喬木層優勢樹種為青檀槭、灌木層多為連蕊茶、方竹、草本層為蕨類。模式標本1962年採自貞豐龍頭大山山脈之龍場,該山山頂是貴州少有的高原草甸,長年積水不幹,無人居。 [2] 

輻花苣苔繁殖方法

繁殖以引種為主,10月採種。由於種子生命力弱,宜現採現播,搭蔭棚,注意保持濕度75%左右,不積水,通風涼爽;由於種子小,覆土宜細、薄,加蓋覆蓋物,以便順利越冬。 [2] 

輻花苣苔主要價值

輻花苣苔對研究苦苣苔科植物的系統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同時也是良好的庭園林蔭觀賞植物。 [3] 

輻花苣苔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易危(VU)。 [8]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2021年)——一級。 [7] 
  • 種羣現狀
居羣明顯下降,僅分佈興仁及貞豐兩個縣龍頭山脈,個體數2500,密集一起,面積小於100平方公里,棲息地明顯退化,面積未來下降30%。 [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