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輪葉木姜子

鎖定
輪葉木姜子(Litsea verticillata Hance)是樟科木姜子屬小喬木或灌木植物。輪葉木姜子小枝密被黃色長硬毛,老枝無毛;葉輪生,披針形或倒披針狀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稍圓,初上面中脈被短柔毛,下面被黃褐色柔毛;葉柄密被黃色長柔毛;傘形花序集生枝頂;花近無梗;花被片披針形;花絲伸出,被長柔毛;果卵形或橢圓形;果託碟狀,具殘留花被片;果柄短;花期4-11月,果期11月至翌年1月。 
輪葉木姜子分佈在中國廣東、廣西、雲南南部等地區;在越南、柬埔寨也有分佈。輪葉木姜子生長在山谷、溪旁、灌叢中或雜木林中。 [4]   
輪葉木姜子具有藥用價值,可祛風通絡、活血消腫,止痛;主治腰腿痛、四肢麻痹、風濕性關節炎;葉外用可治療骨折、蛇咬傷等。 [5]  輪葉木姜子木材較硬,常作薪碳材。 [6] 
中文名
輪葉木姜子
拉丁學名
Litsea verticillata Hance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樟目
樟科
木姜子屬
輪葉木姜子
分佈區域
中國廣東、廣西、雲南南部、越南、柬埔寨
命名者及年代
Hance,1883

輪葉木姜子形態特徵

輪葉木姜子線稿圖 輪葉木姜子線稿圖 [7]
樟科木姜子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2-5米;樹皮灰色。小枝灰褐色,密被黃色長硬毛,老枝褐色,無毛。頂芽卵圓形,鱗片外面密被黃褐色柔毛。葉4-6片輪生,披針形或倒披針狀長橢圓形,長7-25釐米,寬2-6釐米,先端漸尖,基部急尖、鈍或近圓,薄革質,上面綠色,初時中脈有短柔毛,邊緣有長柔毛,下面淡灰綠色,或黃褐綠色,有黃褐色柔毛,羽狀脈,側脈每邊12-14條,彎曲至葉緣處連結,中脈在葉上面下陷,下面突起,側脈在上面微突或略平,在下面突起,小脈在下面顯著突起;葉柄長2-6毫米,密被黃色長柔毛。
傘形花序2-10個集生於小枝頂部;苞片4-7,外面有灰褐色絲狀短柔毛;每一花序有花5-8朵,淡黃色,近於無梗;花被裂片6(4),披針形,外面中肋有長柔毛;能育雄蕊9,花絲較長,外露,有長柔毛,第3輪基部的腺體盾狀心形;無退化雌蕊;雌花子房卵形或橢圓形,花柱細長,柱頭大,3裂。
果卵形或橢圓形,長1-1.5釐米,直徑5-6毫米,頂端有小尖頭;果託碟狀,直徑約3毫米,邊緣常殘留有花被片;果梗短。花期4-11月,果期11月至翌年1月。 [2] 

輪葉木姜子近種區別

該種葉片大小,葉柄和花序總梗的長短,變化較大。過去有人根據這些變化先後發表了幾個變種,但據觀察,在同一植株上或在同一標本上均能找到這些變化,中國植物誌編委同意Kostermans將其變種統統歸併的意見。 [1] 

輪葉木姜子產地生境

輪葉木姜子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1300米以下的山谷、溪旁、灌叢中或雜木林中。 [2] 

輪葉木姜子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廣東(七娘山、排牙山(王國棟8040)、梅沙尖(深圳植物誌採集隊013178)、梧桐山(深圳植物誌採集隊013481) [8]  )、廣西、雲南南部。越南、柬埔寨也有分佈。 [2] 

輪葉木姜子主要價值

藥用
輪葉木姜子具有藥用價值,可祛風通絡、活血消腫,止痛;主治腰腿痛、四肢麻痹、風濕性關節炎。 [5]  根、葉甘涼,民間用來治跌打積淤、胸痛、風濕痹痛、婦女經痛;葉外敷治骨折、蛇傷。 [2] 
經濟
該種萌發力很強,材質較堅,常作薪炭材。
參考資料
  • 1.    輪葉木姜子  .中國自然標本館
  • 2.    輪葉木姜子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3.    輪葉木姜子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4]
  • 4.    輪葉木姜子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4]
  • 5.    朱華,中國壯藥圖鑑 上,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10,第294頁
  • 6.    劉海軍,凡強,孫紅斌,崔大方,昝啓傑,廖文波,D深圳市大鵬半島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綜合科學考察,中山大學出版社,2016.09,第162頁
  • 7.    輪葉木姜子|Litsea verticillata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6-08]
  • 8.    李勇、李沛瓊 主編.《深圳植物誌第一卷》中國林業出版社,2017年06月:第3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