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輞川橋

鎖定
輞川橋,位於福建省輞川鎮西北,橫跨菱溪林輞溪交匯處,為石墩石樑橋,長121.4米,寬3.9~4.9米,7墩8孔,墩系6層重疊。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3] 
明朝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惠安知縣張恆創建。昔時輞川橋是輞川通往惠北(現泉港區)、楓亭、仙遊一帶的交通要道,直至1933年才被新建的跨海公路橋所取代,現成為人行通道橋。 [2] 
中文名
輞川橋
始建時間
1485年
長    度
121.4 m
寬    度
3.9 至 4.9 m

目錄

輞川橋簡介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建。現新建22根橋欄杆,仍為交通要道。
輞川橋為石構平梁橋,東西走向。實測長121.4米,寬3.9米~4.9米,高7米。橋樑上部構造由8孔10米跨徑的石板梁組成,每條石板梁梁寬1米,梁厚0.5米;橋樑下部墩台系用大方塊石疊砌6層,呈方菱狀,中墩高達15米;橋面兩側護有石欄,堅固完好。橋北側有明建媽祖廟一座。 [2] 

輞川橋歷史記載

輞川橋記
明·蔡清
輞川海之一支也,在惠安縣治東三十里。岸川而居者數百里,皆業海之利,以其利之所在也。遠近足跡於是輻輳焉,且為某所某社之要衝,而岸行為一水之隔,舊因循以舟渡。值風暴水漲,人眾爭先,則常有覆溺之虞。成化癸卯秋某月,縣尹張侯適有公事至其地,見爭渡而病之。因相其隘處,東有盤石,其西積土如阜,不受水齧,勢可橋也。乃召耆老何迪易等諭之,鹹曰:“民有此願久矣。苟有主,當悉力以趨命。”侯歸,即呼匠計工,約其費銀千兩,自捐俸以為之倡,而令其裏之人驗丁出銀四百兩,又為疏引,俾僧福旺、耆老陳思遜、蔡廷敬等八人因募錢穀以佐之。始工於是年之冬十二月某日,間因歲歉中輟,未就。迨歲頗稔,復令柯宏珍者往督其成,遂以丁未之春三月某日落焉。由基及梁,皆石為之。長三十有二丈,廣丈有四尺。為間十有五,各衞以欄。坦夷端直,堅固完好。凡跡斯地者,去舟之危,即橋之安,皆知為侯德所濟矣。迪易等乃相率來泉城,請餘為之記其實焉。嗟夫!自有此水,未有此橋也。利曠於昔,而興於今。曠於昔者,不知其幾千百年;而興於今者,從容為之,不過二三年而已。利之興於今者才二三年,而其垂於後者則又不知其當幾何年矣。甚矣!侯之知所以勞其民也,知所以逸其民也。昔人有言,天地之雷電草木,人不能為之;人之陶冶舟車,天地亦不能為之。於此見人事之功用有,可以補助化工之不及者。橋樑之利,視陶冶舟車尤為不動,而及物一成而永賴。自孟子談王道,則既以是為為政者之首務矣。諸葛公一時王佐,於是實汲汲焉。奈何世或至敝,精於簿書期會之間,以為非朝令所徵、上司所督,而置之得已之地。於是民間之利病,往往以有付之莫可奈何者。耳目所及,感慨隨之,於是侯之賢為不可掩,而是記之作為不可己矣。
來源丨《嘉慶·惠安縣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