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輔廣

鎖定
輔廣(生卒年不詳),字漢卿,號潛庵,一作潛齋,學者稱傳貽先生,南宋秀州崇德(今浙江省桐鄉縣)人,祖籍趙州慶源(今河北省趙縣)。 [2]  中國南宋時期學者, [3]  理學家, [4]  官員。 [3] 
輔廣早年因父功而襲授保義郎,轉忠訓郎。數試不第後, [3]  始從呂祖謙遊,並問學於朱熹。 [2]  晚年於家鄉築傳貽書院,收徒講學,教授以終。 [3] 
輔廣生前恪守師説,認為“道理無空缺處,亦無間斷時,一有空缺間斷便欠少了”提出抽象的“道理”能駕馭和主宰一切事物,它居於人心中,為人所固有的“理義之心”。以為人的知識和道德是先驗的,唯通過自我“涵養”和學習“聖人言語”才能啓發出來。其學説由弟子傳播於福建和浙東一帶。 [3]  著有《語孟學庸答問》《通鑑集義》《詩童子問》《潛庵日新錄》等。 [4] 
所處時代
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崇德
本    名
輔廣

輔廣人物生平

輔廣的父親輔逵,字彥達,宋高宗南渡時,隸楊沂中麾下,累立戰功。歷官左武大夫、邵州防禦使,後知泰州。晚年遷居崇德永新鄉,遂為崇德人。有四子,廣居次,生於軍中。
輔廣自少倜儻有大志,然而四試不第,專攻周敦頤和二程學説,先後師事呂祖謙和朱熹,深為朱熹所重。與黃幹(勉齋)同門,相友善。黃稱性有善惡,輔稱性無善惡,互相發明,時人稱之為“黃輔”。宋寧宗慶元(1195~1200)初,朱熹理學被斥為“偽學”,學者多避去,獨廣不為所動,甚至賣產業人京師,居太學之南以侍奉朱熹.廣以衞道者自任,仍與同志士子質疑問難,志不少屈。朱熹當“年來無朋友共講,有話無分付處”時,得此獨立不懼之弟子,極為嘉嘆,説:‘當此時立得腳定者甚難。惟漢卿風力稍勁。”時以書信往還,有七封信收入朱子文集中。廣與魏了翁友善,每相遇,必出朱子文章相誦讀研討.嘉泰年間(1201~1204)歸裏,在崇德縣築傳貽堂(鹹淳五年改為傳貽書院),教授學生.取傳之先儒以貽後學之義,以躬行實踐挽回頹風為辦學宗旨。學者稱傳貽先生。開禧年間(1205—1207)朝廷與金兵議和未成,欲請輔廣前往。時黨禁已解除,廣仍以“考亭諸生,老不稱使”固辭。開禧三年,韓侂冑被誅殺,明年,“嘉定更化”,人以廣衞道扶世有功,推薦入仕,亦力辭不就,只食祠祿。

輔廣主要影響

廣以著書為己任。有《詩童子問》、《晦庵先生語錄》、《朱子讀書法》三種,《四庫全書》提要著錄,另有《六經集解》、《尚書注》《四書纂疏》、《論語答問入<孟子答問>》、《通鑑集義》等。其著作廣為時人引用。卒後贈朝奉郎。墓在崇德西門外裏許。

輔廣人際關係

兒子:輔大章,嘉定元年(1208)進士。官武岡縣令。 [1] 
參考資料
  • 1.    浙江桐鄉教育網 
  • 2.    陳高春.中國語文學家辭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第139頁
  • 3.    輔廣  .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引用日期2023-06-26]
  • 4.    張立文主編.朱熹大辭典.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