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載荷專家

鎖定
載荷專家(Payload Specialist),大部分載荷專家是非職業航天員,一般是科學家或有特殊專長的工程技術人員。載荷專家在長期飛行的空間站或航天飛機上從事某項科學研究和實驗工作,只負責有效載荷的管理和操作。 [5] 
2023年5月29日,神舟十六號飛行乘組名單公佈,桂海潮中國空間站的首位載荷專家,擔負着在空間站開展大量科學實驗的重要使命。 [2]  [4] 
中文名
載荷專家
外文名
Payload Specialist
工    作
綜合航天實驗
屬    性
科學家和工程師

載荷專家專家介紹

載荷專家是到太空去進行各項專門科學實驗和探測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是擔負重要綜合航天實驗的專家,簡單來説,載荷專家就是參與空間實驗操作的航天員。
載荷專家不要求飛行員背景,但須在科學、醫學、工程等領域受過專業訓練且具有豐富操作經驗,主要負責相關實驗載荷的操作。載荷專家在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保障了相關實驗項目的順利實施,成為實驗操作閉環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3] 

載荷專家主要任務

主要任務是進行科學技術活動,包括天文觀測、對地觀測、物理試驗、化學試驗、生物醫學試驗以及各類技術試驗等。

載荷專家發展歷史

載荷專家國際

載荷專家
載荷專家(3張)
隨着空間科學技術活動的深入,空間科技活動越來越專門化,職業航天員大都是飛行員或試飛員出身,科學技術方面的專業水平與能力不足,難以勝任這些科學技術工作,於是載荷專家應運而生。
1964年,前蘇聯參加“上升1號”飛船的費奧克蒂斯托夫就是第一位有效載荷專家,因為他是一位航天設計師,參加這次飛行的主要任務之一是進行飛船太空飛行的實際考察。
1972年,美國參加“阿波羅17號”登月飛行的航天員哈里森·施密特是第一位真正的載荷專家,他是職業地質學家,在對月球進行實地考察方面的優勢遠勝於其他航天員。
2016年,國際空間站第一次進行了太空DNA測序實驗,而這個實驗就是由NASA載荷專家,畢業於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系及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系,獲得癌症生物學博士學位的凱特·魯賓斯進行的。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國際空間站的出現,為開展長期、可動態調整的研究任務提供了可能。2011年進入運營期後,參與空間站任務的載荷專家擔負了專業性空間研究項目的具體實施,比如空間生物學、物理學等專業性項目以及部分新技術驗證項目,並在必要時指導飛行工程師協助完成相關工作。 [3] 
在太空停留時間最長的載荷專家是一名醫生,他在太空站總共停留了438天。

載荷專家中國

中國載荷專家桂海潮 中國載荷專家桂海潮
隨着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為滿足工程任務需要,2020年底選拔的第三批航天員在航天駕駛員基礎上,增加了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兩個類別,18名航天員中有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4名載荷專家。
2022年9月,中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已全面啓動,計劃選拔12至14名預備航天員,包括航天駕駛員7至8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共5至6名,其中載荷專家2名左右。 [2] 
2023年5月29日,神舟十六號飛行乘組名單公佈,桂海潮中國空間站的首位載荷專家,擔負着在空間站開展大量科學實驗的重要使命。 [3-4] 
2023年10月,中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計劃年底前完成全部選拔工作。計劃選拔12至14名預備航天員,包括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三類,並首次在港澳地區選拔載荷專家。 [6] 

載荷專家選拔標準

載荷專家候選對象需要有相關專業領域博士學位,並在相關行業從業不少於3年,年齡在30歲至45歲。載荷專家還需滿足一定的體格要求,男性身高須在162至175釐米,女性則須在160至175釐米。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