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軹道

(漢語詞彙)

鎖定
軹道,讀音[zhǐ dào],漢語詞語,意思是典故名,亭名,位於現今在陝西省西安市東北。出自《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
中文名
軹道
拼    音
zhǐ dào
解    釋
亭名;借指亡國投降

目錄

軹道典源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
高使人請子嬰數輩,子嬰不行,高果自往,曰:“宗廟重事,王奈何不行?”子嬰遂刺殺高於齋宮,三族高家以徇咸陽。子嬰為秦王四十六日,楚將沛公破秦軍入武關,遂至霸上,使人約降子嬰。子嬰即繫頸以組,白馬素車,奉天子璽符,降軹道旁。沛公遂入咸陽,封宮室府庫,還軍霸上。居月餘,諸侯兵至,項籍為從,殺子嬰及秦諸公子宗族。遂屠咸陽,燒其宮室,虜其子女,收其珍寶貨財,諸侯共分之。滅秦之後,各分其地為三,名曰壅王、塞王、翟王,號曰三秦。項羽為西楚霸王,主命分天下王諸侯,秦竟滅矣。後五年,天下定於漢。 [1] 
譯文
趙高派人去請子嬰,前後去了好幾趟,子嬰卻不走,趙高果然親自去請。説:“國家大事,王為什麼不去呢?”子嬰於是在齋宮殺了趙高,殺死趙高家三族,在咸陽示眾。子嬰做秦王四十六天,楚將沛公打敗秦軍進入武關,接着就到了霸上,派人去招降子嬰。子嬰用絲帶繫上脖子,駕着白車白馬,捧着天子的印璽符節,在軹道亭旁投降。沛公於是進入咸陽,封了宮室府庫,回師駐紮在霸上。過了一個多月,各路諸侯的軍隊也到了,項羽是各路諸侯的盟主,殺了子嬰和秦公子宗室所有的人。隨後屠戮咸陽,焚燒宮室,俘虜宮女,沒收秦宮的珍寶財物,跟各路諸侯一起分了。滅掉秦王朝之後,把原來秦國的地盤劃成三份各自為王,就是雍王、塞王、翟王,號稱三秦。項羽為西楚霸王,主持分割天下,賜封諸侯王,秦朝終於滅亡了。此後五年,天下統一於漢。 [1] 

軹道解釋

(1).亭名。在陝西省西安市東北。
(2).借指亡國投降。

軹道出處

《戰國策·趙策二》:“夫 秦 下 軹道 則 南陽 動。” 鮑彪 注:“ 軹道 ,《秦紀》注:亭名,在 霸陵 。”
《史記·秦始皇本紀》:“ 子嬰 即繫頸以組,白馬素車,奉天子璽符,降 軹道 旁。” 裴駰 集解引 蘇林 曰:“亭名。在 長安 東十三里。” [2]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是知併吞六合,不免 軹道 之災,混一車書,無救 平陽 之禍。”
古直 《哀朝鮮》詩:“降王迎 軹道 ,哀哉彼狡童。”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