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軟華優55

鎖定
軟華優55,秈型三系雜交水稻,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選育,適宜桂南稻作區作早、晚稻種植。稻瘟病重發區不宜種植。
中文名
軟華優55
親本來源
G軟華A(♀)R55(♂)
品種類型
秈型三系雜交水稻
品種來源
G軟華A×R55(N68S/揚稻6號)

軟華優55特徵特性

感温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品種。在桂南種植,早稻全生育期123.3天,比對照特優582長4.6天,晚稻全生育期111.5天,比對照豐田優553短4.5天。種子長度9.2毫米、長寬比3.8,粒色橙黃色。株型中集,莖杆粗壯,耐肥抗倒,芽鞘、葉鞘色(基部)、葉片綠色,劍葉姿態直立,劍葉葉片不卷或微卷,外穎穎尖無色,小穗柱頭白色,穗立形狀下垂,粒色橙黃色,穎尖色黃色,無芒,穀粒細長形,穀粒長度9.3毫米、長寬比3.1。每畝有效穗數15.9萬,株高118.7釐米,穗長23.2釐米,每穗總粒數187.5粒,結實率81.4%,千粒重23.4克。抗性:稻瘟病綜合指數兩年分別為5.5、4.0,穗瘟損失率最高級9級;白葉枯病9級;高感稻瘟病和白葉枯病。米質主要指標:糙米率80.3%,整精米率62.9%,長寬比3.1,堊白米率8%,堊白度0.7%,透明度2級,鹼消值4.6級,膠稠度82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3.3%。

軟華優55產量表現

2015年參加早稻遲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29.2千克,比對照特優582增產4.13%;2016年續試,平均畝產529.3千克,比對照特優582增產2.37%;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29.3千克,比對照特優582增產3.25%;2016年生產試驗,早稻平均畝產517.0千克,比對照特優582減產2.16%;晚稻平均畝產502.6千克,比對照豐田優553減產0.67%。

軟華優55栽培要點

1、適時播種,疏播培育嫩壯秧。早稻3月上旬播種,25~28天秧期、秧苗長至6葉前後移植,拋秧時秧苗3.0葉左右拋植。晚稻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種,秧齡不宜太長,以16~18天為宜,以防早穗影響產量。2、合理密植,雙苗插植,畝插基本苗6~8萬,拋秧的畝拋1.8萬穴左右。3、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前期肥,增施磷鉀肥,中期控氮,後期看苗適施壯尾肥。4、淺水回青,薄水分櫱,夠苗及早曬田,淺水孕穗、出穗,後期乾乾濕濕,不宜過早斷水。5、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