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軛,漢語二級字 [2]  ,讀作軛(è),本意是指駕車時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引申義是束縛,控制。該文字在《儀禮·既夕禮》和《荀子·正論》等文獻均有記載。
中文名
拼    音
è
部    首
五    筆
ldbn
倉    頡
kqmsu
鄭    碼
hegy
注    音
ㄜˋ
四角號碼
41512
筆順編號
15211355
總筆畫
8
部外筆畫
4
統一碼
基本區 U+8F6D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部首筆畫

部外筆畫:4
總筆畫:8
倉頡:KQMSU
Unicode:CJK

基本字義

1.駕車時擱在牛馬頸上的曲木

詳細字義

〈名〉

軛的使用 軛的使用
1. (形聲。從車,厄聲。本義:駕車時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 同本義 [yoke]
軛,轅前也。——《説文》。段注:“轅前者,謂衡也。”
楔貌如軶。——《儀禮·既夕禮》
三公奉軶持納。——《荀子·正論
牽牛(牽牛星)不負軛。——《古詩十九首

〈動〉

1. 束縛 [bind]
君以名桎臣,官以名軛民,父以名壓子。——譚嗣同《仁學界説二十七界説》
2. 控制 [control]
意大利之大部被軛於奧國。—— 梁啓超國家思想變遷異同論

字形結構

異體字:軶
漢字首尾分解:車厄
漢字部件分解:車厄
筆順讀寫:橫折豎橫橫撇折折
軛è影麥‘車上部件,軛首系在車轅前腳橫木,軛腳架於馬頭。’,越南語ách,金尼閣西儒耳目資》ɡě,王力同源字典》ek,鄭張尚芳上古音系》qreeɡ。軛:古北歐語[ok]、古英語geoc[jok],古高德語[jox],芬蘭語藉詞作jukko,梵語[ju'gam],希臘語[zu'gon],拉丁語['jugum];古保加利亞語[igo],俄語['igo],康瓦爾語iou,威爾斯語iau;立陶宛語['jungas];阿美尼亞語luc;原始印歐語*[ɟu'gom]。漢語的軛和日耳曼語的軛*[jok-an]同源。金尼閣以ɡ來表示漢語疑母[ŋ-],日語カ行音的濁音ガ行音g-、ŋ-自由變讀。在在《西儒耳目資》中許多零聲母(影母)字加上了ɡ聲母成為了疑母字,這種讀音仍存在某些方言(如四川方言)中;普通話的ai、ao、an等音節在四川話中讀為ŋai、ŋao、ŋan。麥韻以舌根音收尾,金尼閣ě為入聲,可改寫為ek;ɡě也就是ɡek和古英語geoc非常接近。疑字本身在《西儒耳目資》中已轉化為i-、ni-,其中的i-讀和geoc[jok]中之g讀[j]是完全一致的。g之讀[j]表明,在印歐語中曾發生g>j音轉。

古籍解釋

廣韻》於革切《集韻》《韻會》《正韻》乙革切,𠀤音厄。《正韻》轅端橫木,駕馬領者。《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衡任。《注》衡任謂兩軛之閒也。《疏》服馬有二,一馬有一軛。軛者,厄馬領不得出也。 《集韻》或作枙。《莊子·馬蹄篇》加之以衡枙。
葉乙役切,音鬱。《古詩》南箕北有鬥,牽牛不負軛。良無磐石固,虛名復何益。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