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軍鞋

鎖定
軍鞋是古今中外軍隊所必備的一項軍需品,其式樣、質地不僅影響到軍人的戰鬥力,而且也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和技術水平。
中文名
軍鞋
外文名
military footwear

軍鞋產品介紹

中國解放軍軍鞋
中國解放軍軍鞋(1張)
具有統一的式樣、顏色、用料和穿着規定。軍服的組成部分,按穿用者分,有男鞋、女鞋;按穿着場合分,有禮服鞋、常服鞋、作訓鞋、工作鞋;按穿着季節分,有涼鞋和防寒鞋;按式樣分,有低腰鞋、高腰鞋和高筒靴;按材料分,有皮鞋、布鞋、膠鞋和塑料鞋等;按防護功能分,有防暴鞋、防穿刺鞋、防油污鞋、防靜電鞋等。
軍鞋突出莊重、結實、耐穿及防護功能,對保障軍人生活和作戰訓練有重要意義。

軍鞋歷史沿革

軍鞋中國

中國商周時期,士卒穿着的軍鞋為脛甲、納底布鞋、銅泡釘鞋和□□(即草鞋)。
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鞋為連脛的靴,用獸皮製作。
秦漢時期,軍鞋又有兵種之別和等級之分,步兵、弓手着方頭履,材質為麻葛,將軍和騎兵穿皮靴。
唐宋時期,軍鞋以靴為主。唐代,武將平時穿烏履,征戰時着戰靴,武士束“吊腿”,穿軟靴或短腰靴。
宋代,將帥士卒均着戰靴和皮製“吊腿”。
元代,軍鞋分蒙制和漢制兩種,蒙制以長靴為特色,漢制以軟戰靴為主體。
明代,軍鞋沿用唐宋之制,但等級更為嚴明,將校着戰靴,衞尉着軟靴,侍士腿束行□或綁腿並着戰靴,兵卒為繃帶束腿,足穿戰靴。
清代,高級武官穿方頭或尖頭青緞靴和布底皮戰靴,一般武官穿快靴,又名爬山虎,是一種底薄而筒短、形似蚌殼的布鞋;兵丁腿縛行□,着淺底鞋。北方部隊冬季穿黑色氈靴或烏拉鞋、冰鞋。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確定陸軍新服制式,軍官和騎兵穿皮靴,步兵穿皮鞋。
民國時期,軍隊多穿布鞋,後期一些部隊和軍種、兵種配發皮鞋、皮靴。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革命戰爭年代沒有統一的軍鞋,通常是籌措到什麼穿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逐步有了統一制式軍鞋。到21世紀初,已有近40個品種的軍用鞋靴。

軍鞋外國

公元前9~前8世紀,亞述人使用鐵盔鐵甲,穿着革制護脛和便鞋。
1672年,法國軍隊推行制式軍裝,步兵穿淺口鞋,軍官及騎兵穿長筒靴。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後,美國軍隊穿長筒靴或護腿。

軍鞋特點

世界各國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經濟水平、民族傳統及着裝習慣不同,軍鞋各具特色。大多數國家軍服配有相應的軍鞋,體現整體化、正規化。如美、俄、英等國軍隊均有禮服鞋、常服鞋、作訓鞋、工作安全鞋、營區便鞋、勤務鞋等。
軍鞋材料多為皮革幫面或皮布結合、橡膠外底,一般採用模壓和冷粘工藝。有些國家多采用橡膠與橡膠、橡膠與聚氨酯的注壓工藝。款式以繫帶為主。
禮服鞋、常服鞋多為低腰,作戰訓練鞋、工作鞋多為高腰或中腰。

軍鞋現樣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鞋的種類,按場合分為禮服鞋、常服鞋、作訓鞋、工作鞋等4類。

軍鞋禮服鞋

主要有軍官禮服皮鞋,儀仗隊、軍樂團、文工團的夏馬靴、冬馬靴、皮鞋、高筒皮靴等。
軍官禮服皮鞋式樣,男軍官為三接頭內耳繫帶式,女軍官為素頭外耳繫帶式;用料、顏色,陸、空軍為黑色海島型纖維鏡面合成革,海軍為白色束狀超細纖維合成革。
儀仗隊高筒皮靴為馬靴式,文工團女高筒皮靴為素頭拉鍊式,靴面均為黑色,用料為黃牛皮。

軍鞋常服鞋

主要有將官皮鞋、校尉官皮鞋、士兵皮鞋、女軍人皮鞋,以及布鞋、棉鞋、毛皮鞋、防寒鞋等。
將官皮鞋式樣為三接頭假繫帶式。校尉官皮鞋式樣為三接頭內耳繫帶式。士兵皮鞋式樣為素頭外耳繫帶式。女軍人皮鞋式樣為素頭外耳繫帶式和淺口式兩種。將官皮鞋為黑色小牛皮,校尉官和女士兵皮鞋為黑色黃牛皮,男士兵黑色皮鞋和海軍白色皮鞋為束狀超細纖維合成革。
防寒鞋是皮布結合的半高腰前開口繫帶式模壓鞋,其保暖材料採用質輕、保暖性能優異的綿羊毛皮。

軍鞋作訓鞋

主要有作訓鞋、作戰靴,以及飛行皮靴、坦克皮靴、跳傘靴等。具有防護、輕便、結實,以及適合戰術技術動作要求等特點。
作訓鞋,採用滌綸長絲迷彩帆布做幫面,天然橡膠與合成橡膠並用做鞋底。作戰靴,式樣為高腰前開口繫帶式;用料,靴面為防水黃牛皮正面革,靴筒為阻燃滌棉帆布,靴底為雙密度橡膠加防刺層;顏色為黑色。

軍鞋工作鞋

主要有防靜電鞋、導電鞋、絕緣膠鞋、潛水靴、防化靴、防油膠鞋、潛艇工作皮鞋、耐酸靴等。多用橡膠和皮革及紡織材料製作,結構式樣因防護需要而異。分別用於陸軍、海軍、空軍特種勤務人員。
為適應未來作戰的需要,軍鞋功能將向一鞋多用、提高綜合防護性能的方向發展,不斷採用新材料、新工藝,減輕軍鞋重量,注重軍鞋舒適性、衞生性研究。

軍鞋資料來源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