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軍務院

鎖定
軍務院,全稱中華民國軍務院,是護國戰爭中西南護國軍在廣東組織的臨時政府性質的機構。1916年西南護國軍反對袁世凱稱帝,遙尊黎元鴻為總統,於5月8日在廣東肇慶組織軍務院,為獨立各省對內對外的總機構.軍務院以唐繼堯、岑春煊為正副撫軍長,梁啓超、陸榮廷、蔡鍔、李烈鈞等為撫軍,梁啓超兼政務委員長。袁世凱死後,南北妥協,軍務院於7月14日用全體撫軍名義宣告撤銷。 [1-2] 
中文名
軍務院
成立時間
1916年5月8日
地    點
廣東肇慶
主要人物
梁啓超

軍務院成立背景

1916年5月1日,護國軍在廣東肇慶成立兩廣都司令部(故址在今肇慶中學),公佈《都司令部組織令》和《都司令部暫行辦事細則》。規定兩廣都司令統率廣東、廣西兩省軍隊,管理一切軍務,兼籌政務、財務。都司令部置參謀部,設都參謀一人,協助都司令掌管軍政、軍令。由岑春煊任都司令,梁啓超任都參謀,李根源任副都參謀。顯然,這主要是針對龍濟光拒不肯讓出廣東都督一席而設置的。兩廣護國軍都司令部的成立為軍務院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3] 
鑑於兩廣護國軍都司令部的設立只能解決兩廣統一領導的問題,而其他獨立的各省還沒有統一領導的機構,為此,梁啓超提出設立軍務院,並草擬《軍務院組織條例》。 [3] 

軍務院機構成立

經過多方的活動,滇、黔、桂、粵四省的護國軍代表於5月8日在肇慶舉行聯席會議,根據《大總統選舉法》第五條第二項的精神,宣佈“中華民國軍務院”成立,所在地暫定在廣東。以袁世凱稱帝已喪失大總統資格,應由副總統黎元洪繼任,但又由於黎正蒙難,應由國務院攝行大總統職權,然國務院已遭廢止,重設須經國會通過,而國會亦不存在,故暫設軍務院,主持全國軍事、庶政。據《軍務院組織條例》,軍務院直隸大總統,統籌全國軍機,施行戰時及戰後一切政務。大總統不能親臨軍務院視事時,一切軍政、民政、對內、對外,以軍務院名義行之。軍務院實際具有臨時軍政府性質。軍務院設撫軍若干人,名額不定,凡獨立各省都督、都司令、都參謀及獨立各省確已成軍有兩師以上的總司令,均為撫軍。軍務院設正副撫軍長各一人,由撫軍互選產生。軍務院內設政務委員會、秘書廳、參議廳、編撰處、兩廣都司令部等,關鍵者為政務委員會,設委員長一人,委員若干人,分掌外交、財政、法制等各項事務。由撫軍會議裁決庶政。軍務院撫軍長為唐繼堯,撫軍副長為岑春煊,秘書長為章士釗。因唐繼堯不能離滇赴粵,由岑春煊攝行撫軍長職權。政務委員會委員長為梁啓超,梁啓超成為軍務院政治領導人。從軍政府公佈的組織條例來看,軍務院相當於國務院。軍務院為各派反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的鬆散結合,也是與袁世凱政府相對立的臨時政權機構。 [3] 
軍務院把雲南和兩廣的軍隊編成護國第一至第六軍。總司令分別為蔡鍔李烈鈞莫榮新李耀漢譚浩明、林虎隱。蔡鍔第一軍和黔軍戴戡部已入川,下一步就是大舉北上,以實現會師中原的計劃。軍務院命令駐兩廣的護國軍均歸陸榮廷節制,於是陸榮廷以粵桂護國聯軍總司令的名義下達出征令,分湘、贛、閩三路,加緊對袁世凱進行軍事“圍捕”。5月7日,陸榮廷乘湖南零陵鎮守使望雲亭宣佈獨立之機,親督陸裕光、馬濟、林俊廷、汰鴻英等部三十餘營入湘北伐,由祁陽進迫衡州。為配合陸、望作戰,岑春煊命龍濟光駐粵北連縣、樂昌、陽山等處軍隊移扎出境,向郴陽、桂陽方面前進。 [3] 
5月11日,軍務院發出第一號佈告,開始對未獨立各省進行政治攻心。在軍務院致未獨立各省的公函中,又進一步力陳袁逆罪孽,號召各黨派齊心協力。在對外方面,軍務院進行了一系列外交活動,爭取各國在外交上對軍務院的承認和支持,逼袁退位。軍務院成立時,於5月9日通告各國公使、領使:“以後除地方商民交涉,照例仍由各該省軍民長官,與各國駐近該地各官廳就近辦理外,,其中央外交事務,一概改由軍務院辦理。”列強看到袁逆大勢已去,不得不拋棄了袁世凱,美國也停止了向袁政府支付借款。各國對帝制態度的變化,對於袁世凱來説,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迫於巨大的政治壓力,袁的親信陳樹藩陳宦湯薌銘等入也宣佈獨立。獨立省份已達八省。未獨立各省的護國軍討袁鬥爭也四處烽起,如奉天有遼東護國軍的起義,東北有東三省護國軍舉義,山東護國軍組織都督府。 [3] 
為了與馮國璋等勢力協調反袁運動,梁啓超於5月21日抵達上海,旋赴南京。馮等乃在南京舉行會議,謀勸袁退位。袁已陷於四面楚歌之中。然而,5月24日,梁啓超在上海給岑春煊寫了一感情真摯的信。信實質為一封表明辭職意圖的信。梁啓超被舉為政務委員長及撫軍之後,時論或有梁啓超鑽營官位、怙權貪位之傳言,滬上人士頗多攻擊者,梁遂寫此信向岑春煊表達反袁決心。此信除了向岑春煊表達反袁的決心,也有對人事紛爭的擔憂。當時廣東諸軍人事紛爭。龍濟光被迫宣佈獨立,但與護國軍仍不友善,並在4月12日發動海珠之變,設伏誅殺前來與會的湯覺頓譚學夔王廣齡、岑伯鑄諸人。其中湯覺頓當時是梁啓超的代表,一直被梁視為臂膀。梁啓超在信中明確表示,自己實在不願意去貪圖什麼權力,即便是自己願意,也沒有這個能力。梁此意是為了消除廣東諸軍的疑慮。為了表達自己的反袁決心,梁啓超甚至在信中不惜將自己説成是貪戀權勢的政客,只要能反袁,他甚至可以不惜犧牲自己的名節,他梁啓超的名字可以任意使用。他説自己“千萬死罪”,既“鑽營都參謀”,“又鑽營政務委員長”,把自己描述成了一個活脱脱的投機鑽營的政治小人,梁啓超如此自我嘲諷,是為取得護國軍諸將領的信任。梁啓超在信中表態,等護國戰爭一旦勝利即辭去全部職務。 [3] 

軍務院機構撤銷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在眾叛親離中憂懼而死。7日,黎元洪就任大總統。軍務院內部就軍務院的存廢問題展開了一番爭論。梁啓超認為大局已定,當務之急在於鞏固黎元洪和段祺瑞的地位,要穩定大局就必須結束南北軍對峙狀態。他一面督促北京政府儘快恢復民元約法和國會,一面主張向北京方面做出適度妥協,即撤銷軍務院。他重申了軍務院撤銷的條件,即按照《護國軍軍政府第四號宣言》第十條的規定“軍務院俟正式國務院成立時撤廢之”。梁啓超一向標榜國家主義,反對地方勢力膨脹。為儘快結束動盪的時局,他極力主張西南地區採取同一立場,支持中央政府。7月2日,梁啓超則直接勸説陸榮廷,認為從道義角度出發,肇慶方面應向北京方面做出適當的妥協。地方實力派是軍務院存在的物質基礎和保障。就實力和當時的影響而言,實力派中以唐繼堯、蔡鍔、陸榮廷為聲望卓著者。他們的態度對軍務院的未來有着決定性的影響。在軍務院的存廢問題上,唐繼堯態度曖昧,時而支持保存軍務院;時而主張維護中央政府地位迅速廢除軍務院。陸榮廷與唐繼堯一樣為地方實力派,不過他對軍務院的態度卻更接近梁啓超,認為“此次我輩舉義,擁護共和,目的均已全達。請由蓂公領銜通電京省,將軍務院剋日撤銷,使國權統一,恢復和平。” [3] 
1916年6月29日,黎元洪正式宣佈遵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恢復國會,任命段祺瑞為國務總理。7月14日,唐繼堯、岑春煊、梁啓超等13人聯名通電全國,正式宣佈撤銷中華民國軍務院,護國戰爭宣告結束。 [3] 
參考資料
  • 1.    餘克禮,朱顯龍.中國國民黨全書 上.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200-200
  • 2.    陳旭麓等主編.中國近代史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2:246
  • 3.    中華民國軍務院成立始末  .團結網.2016-05-13[引用日期202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