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軍人貴賤論

鎖定
《軍人貴賤論》是章太炎所著作品,出自於《章太炎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名稱
軍人貴賤論
作    者
章太炎
創作年代
近代
作品出處
章太炎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軍人貴賤論作品原文

中國千一百年之習俗,視兵與倡優同賤。而今世特甚重兵,此皆不察其情實也。兵者,為國爪牙以扞衞其人民土地使他族毋得陵逼而宰制之,此兵之所以貴。若夫入受命於政府出而翦除寇盜鎮服潢池者,無過魁膾伍伯之等夷,又況效忠虜庭,為梟為 ,以拒倡義之師乎?比於倡優猶為逾格,亦何尊貴之有?滿洲政府之陸軍,大抵以破滅義師為職者也。論者徒以向之軍士出於雞鳴鼠竊,而今有以士人入行伍者比之。曩日步伐齊均則賢,紀律嫺習則賢,通知文字則賢,護惜威儀則賢,故相與震矜之。若究其實,彼果為國爪牙以御他族者耶?徵兵之與募兵,練卒之與烏合,良家之與狗屠,其貴賤均也。御他族者,雖後亦有可貴之道,拒義師者,雖前亦在當賤之列。不揣其本,而齊其末,猥以步伐紀律文字威儀之長,而加之以高名,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此而可貴則倡優亦有可貴者矣。夫倡者,以他人為夫,而不自刃其夫;優者,以其身受戮辱,而不使同類偕受戮辱。今之軍士,於此寧無愧耶?且徵兵之制,千一百年以前固然。漢之南北軍、唐之府兵皆州郡良家也,然其所以張皇簡討者,惟備禦羌胡是急。漢時尚武之氣未衰,關西健兒皆以從軍為樂,至唐世始有牽衣頓足悲泣以送戍邊之士者。然觀其所以怨嗟,知其心以戎狄豺狼為可惎,而非施於內地鎮撫之師也。唯然故漢唐之名將,率不以嚴厲為能,唯拊循士卒,絕甘分少者稱焉。此兵之以禦侮為貴,而上亦能貴其兵。中唐以降,始有 騎,猶是備邊之師耳。其後方鎮角立,僭制自王,實始招募市人以相抵禦,名為牙兵。而兵之賤,亦自此始。訖宋,如故岳家軍之得名,從其主帥,兵既無賴,不得不示以威稜。則妄取一雞者,罪在必戮,其他驕帥無問軍法重輕,惟以己意斷斬。將之於兵,所謂狼牧羊者。明世雖有軍籍,徒任挽輸之事,能戰者少。九邊勁旅,大抵出於招募,而持溺器侍寢食者,雜廁其間。此千一百年以來募兵之所以賤。貴賤雖殊,然其意在防外,不在備內,則未有與前世相戾者也。古之軍制曰:蠻夷戎狄,不式王命,淫湎毀常,王命伐之。則有獻捷,王親受而勞之,所以懲不敬,勸有功也。兄弟甥舅侵敗王略,王命伐之,告事而已,不獻其功,所以敬親暱,禁淫慝也。訖於明世,武選之法,首功四等,迤北為大,遼東次之,西番苗蠻又次之,內地反寇又次之。若是則徵兵募兵雖異,要其設軍之意,只以禦敵,非以防民,章章明矣。夫其宗旨既同,故兵亦本無可賤之道,就此無可賤中而本其或出良人或出闒茸,以第論其高下,斯貴賤之情有異,亦其至微者爾。若夫滿洲政府之用漢兵,則勿論為徵為募也,其用意固與前代絕異,遼東則本部也,迤北則同類也,西番則絕遠也,苗蠻則小丑也,敵愾之情固不加於數者。至於歐美諸國,亦明知其力不若,毋敢啓釁,以失事大之道。所汲汲欲得而甘心者,我中國之義師,而彼之所謂內地反寇耳。使彼族自處其地,協以謀我則在彼,誠有可貴者。以漢族而為之用,其可貴者安在?夫名者實之賓,名其為兵,而云可貴,無可貴之實以麗之,則可貴者亦去。猶之仕宦為官吏者,其名亦豈不尊嚴邪?然以今之官吏言之,則清廉者百無二三,而臧吏遍於市朝。稽以當官之律,孰非在大辟之條者。如是,則官亦失其所以貴。而指斥者以為胠篋模金之不若,其言非過也。惟兵亦然。近世惟中流以上知官之為賤而兵之被賤視者,率在閭里細民之目,非民智不開而囿於習俗也。兵無御虜之用,顧反被用於虜以防制吾民,則宜其被賤也。夫閭巷細民尚知黃炎遺胄之可貴,而賤夫翼戴他族以反噬同種者,士大夫乃欲倒行而挽回之,使人人以叛降異族為神聖重寶之名,則是士大夫之智曾閭巷細民之不若也。且兵之所以被賤者,豈獨社會恆言而已,雖滿洲政府亦自賤之。觀其陳奏於大酋之前也,文臣自署曰臣,武臣自署曰奴才。其將既奴,而為之部曲者非奴之陪奴歟?其京朝官有受命於虜廷而充欽差者,所至之地文臣則以手版入謁,武臣自副將而下皆長跪道左,唱名以迎前導。然則所部之兵,又不足比其狗馬也。今滿洲政府改易兵制,於禮節或稍寬假,而奴才之稱自若。夫社會既以反面事仇而賤視之,雖滿洲政府亦以其叛降於己而賤視之,進退無可貴之地,獨士大夫之不肖者,乃欲率其私意以相矜尚,則是士大夫之智又胡貉禽獸之不若也。若以區區徵募之間相較,則吾不曰徵募為同等,而曰徵兵猶賤於募兵。今之徵兵,唯略有士流耳,其實猶以招募得之,非有比户簡稽之法也。彼醉心於兵最可貴之名,亦不暇計其可貴者在為己國而非為他人之國。擿埴索塗如羣瞽之相導,以委身於戲下,此猶其所志然也。若徵兵也,則吾漢民固無效命於虜廷之責,一旦從其脅迫,受其縶維,牽帥壯士投命軍府,此無異於被略賣者。當此時而猶以兵為貴,則不如澤雉之入樊籠,猶有牴觸震雊之頃也。由是言之,募兵者,自鬻而為奴,猶非洲之礦工。徵兵者,被他人脅迫而為奴,猶南洋之豬仔。以此為衡,則徵之更賤於募,斷可知矣。或曰若是,則人類之至賤者,莫如滿洲所置之陸軍耶!曰人之貴賤亦在其心耳,無以面目形式為也。今有痛心於宗國之淪亡,而身在草茅無尺寸假手之柄,欲得其當而報漢者,顧豈無其人哉!夫不憚以身為廝養臧獲,展布四體以趨胡羯笞箠之下,卒其所謀乃歸於反正者,此其心至哀隱,其行亦天下之至高也。昔靡固夏之遺臣也,降仕夷羿,卒輔少康,以復舊物。顏杲卿又唐之大〔太〕守也,迎謁祿山有紫袍之賜,終能定謀圖賊,使趙魏諸郡堅守,自固陸軍。人而知此,成則可以上比二公;其不成也,猶不失為李陵;此漢人所當寫金為像而膜拜之者也。若其弗能,胡漢治戎,遇於中原,彈丸未發,望風瓦解,寧失數金之廩食,積歲之勳資,而不忍冒天下之不韙者,抑其次也。雖然借權之事,固非容易得之。堅忍者,以此為恢復漢宗之徑竇;而狡者,或假借其名以謀衣食。至不已而裴回觀望,不以一矢相加遺者,雖至無俚,猶其次也。 [1]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軍人貴賤論作者簡介

章太炎(1 8 6 9—1 9 3 6),名炳麟,太炎是其號。浙江餘杭人。清末參加維新運動。1900年剪辮髮,立志革命。1903年因鼓吹革命被上海租界當局逮捕入獄。1906年出獄後,東渡日本,主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1911年上海光復後回國,任孫中山總統府樞密顧問。因反對袁世凱,1913年起為袁氏所禁錮,袁死後獲釋。後參與孫中山所領導的護法戰爭。晚年因不滿蔣介石獨裁而在蘇州設章氏國學講習會,以講學為業。魯迅評價其為“有學問的革命家”。代表作有《訄書》、《國故論衡》、《齊物論釋》、《新方言》、《文始》等。著述生前編為《章氏叢書》及其《續編》。編者簡介姜義華,江蘇揚州人。1939年出生,196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復旦大學資深特聘教授,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中國文化史、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史學理論研究。代表作有《章太炎思想研究》、《天下為公:孫中山思想家剪影》、《百年蹣跚——小農中國的現代覺醒》、《理性缺位的啓蒙》、《現代性:中國重撰》、《中華文明的根柢》、《新譯禮記讀本》、《章炳麟評傳》等。合著有《史學導論》等。策劃百卷本《中華文化通志》。主編《康有為全集》、《胡適學術文集》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