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軍事信息技術

鎖定
軍事信息技術是實現軍事信息生成、流通與利用的軍事技術的統稱。 [1] 
中文名
軍事信息技術
所屬學科
軍事學
所屬學科
信息學
定    義
實現軍事信息生成、流通與利用的軍事技術的統稱
軍事上用於信息獲取、傳輸、處理、應用等技術的總稱。主要包括軍事信息材料、器件、設備和系統的研究、設計、製造、綜合集成和作戰應用等方面的技術。是軍事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軍事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於軍事電子信息裝備及武器裝備信息化等各個方面,是電子信息裝備的技術基礎及發展的重要動力。軍事信息技術研究的基本問題主要包括軍事信息技術的地位與作用、特點和分類等。信息技術的進步在人類物質文明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如同冶煉技術產生了農業時代,蒸汽機技術產生了工業時代一樣,信息技術將人類帶入了信息時代。自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多次局部戰爭呈現出信息化戰爭趨勢,使軍事信息技術作為國家技術實力的重要象徵,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軍事信息技術為指戰員在信息化戰爭中奪取信息優勢、決策優勢進而取得戰場優勢奠定了技術基礎。主要表現在:①集信息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等各種技術之大成的指揮信息系統,為武裝力量構造了“神經中樞”和軍隊戰鬥力的“倍增器”。②以電磁干擾、壓制和網絡對抗為核心、用以打擊敵方信息系統的信息戰,成為奪取信息優勢和克敵制勝的關鍵。③信息化武器平台和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精確制導武器,成為軍隊的主戰裝備,並繼續向智能化方向發展。④信息技術在軍事上的廣泛應用正在改變戰爭的形態,產生了“網絡中心戰”等新的作戰理論,推動了軍隊的體制、編制和指揮方式的變革。軍事信息技術是綜合性很強的技術,是國防技術羣中的核心和骨幹技術。信息技術迅速獲取信息並快捷處理和傳輸的特性,大大延伸了人的感官和觸角,決定了其在軍事上廣泛的應用價值。軍事信息技術所包含的學科內容非常豐富,已經形成門類齊全、技術複雜、特點突出的高技術羣。主要表現在:①發展迅速。軍事信息技術在現代軍事技術羣中是發展變化最為迅速的技術,如軍事信息獲取、傳輸和處理技術,導航定位技術,軍用計算機技術等,從發明後就不斷地更新換代,能力越來越強,水平越來越高。②應用廣泛。現代高技術戰爭的突出特徵就是大量地使用信息化技術裝備,軍事信息技術已廣泛、深入地應用於各類武器裝備中,還廣泛地用於民用領域。③效果突出。如精確制導技術、導航定位技術應用於武器裝備中,極大提高了打擊精度,使精確作戰成為現實。④多學科交叉。軍事信息技術綜合性強,領域跨度大,學科分支多,如軍事信息裝備技術就包含了諸多的領域和學科。⑤滲透性、連通性強。使用軍事信息技術可方便地把各種作戰力量、作戰單元、作戰要素融合為一個結構合理、協調運行的整體。軍事信息技術按組成可分為軍事信息基礎技術和軍事信息裝備技術兩大類。軍事信息基礎技術是支持軍事信息裝備的微電子、光電子、真空電子和特種元器件、電子材料、電源等的技術,是製造軍事信息裝備和信息化武器裝備的核心。①軍用微電子技術。包括微電子器件與系統設計、製造製備、微精細加工、參數測試、封裝、組裝等一系列專門技術。②軍用光電子技術。包括光電子器件與系統設計和加工製造、高能激光器件、高質量光束控制等技術。③軍用真空電子技術。包括微波/毫米波功率器件、高功率微波源、氣體放電器件和真空顯示器件等技術。④軍用特種元器件技術。包括傳感器、聲表面波器件、微特電機、振動慣性器件、聲光器件、磁性元器件等技術。⑤軍用電子信息材料技術。包括半導體材料、電子陶瓷材料、激光晶體材料、紅外探測材料、光纖材料、發光與顯示材料、磁性材料、壓電晶體材料等技術。⑥軍用電源技術。包括化學電源技術和物理電源技術兩大類。化學電源技術分為蓄電池、燃料電池、貯備電池和原電池等技術,物理電源技術分為太陽電池和温差發電技術等。軍事信息裝備技術主要用於滿足對軍事信息的獲取、傳輸、處理、控制和應用等各方面的信息需求。主要包括:①指揮控制技術。包括數據融合、威脅分析、戰役戰術計算、計劃生成、兵力分配、目標指示、效果評估等技術。其核心是軍事決策支持技術,此外還有信息顯示、人―機界面、設備監控和保障等技術。②預警探測技術。包括電磁、光學、聲學、壓敏、熱敏、振動等預警探測、目標識別和信號處理等技術。其中電磁預警探測技術主要有脈衝多普勒雷達、合成孔徑雷達、相控陣雷達、邊跟蹤邊掃描雷達、單脈衝雷達、超視距雷達、無源探測雷達、多基地雷達、二次雷達等技術。③偵察情報技術。包括雷達偵察技術、光電偵察技術、光學偵察技術、聲學偵察技術、無線電電子偵察技術、網絡偵察技術、偵察情報處理技術、戰場監視技術等。④軍事通信技術。包括通信線路、多路複用、交換、數據鏈路、網絡和網絡互通等技術。⑤導航定位技術。包括無線電導航技術、衞星導航技術、慣性導航技術、天文導航技術、多普勒導航技術、組合導航技術、水下導航技術等。⑥軍用計算機技術。包括計算機加固技術,嵌入式計算機技術,專用計算機外設技術,安全操作系統技術,軍用數據庫技術,軍用網絡技術,軍事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及軍事應用業務軟件技術等。⑦武器制導技術。包括光電制導技術、雷達制導技術、星光制導技術、慣性制導技術、衞星制導技術、地形匹配製導技術、模式匹配製導技術及多模製導與複合制導技術等。⑧電子對抗技術。包括雷達對抗技術、通信對抗技術、光電對抗技術、水聲對抗技術等。⑨信息安全技術。包括殺防計算機病毒、病毒嗅探及告警、安全審計、信息加密、防火牆系統等技術。⑩測量控制技術。包括航天測控技術、航空測控技術、常規武器測量技術、戰略導彈外彈道測量技術等。軍事電子信息系統技術。包括信息系統總體技術、信息系統需求論證技術、信息系統體系結構技術、信息系統綜合集成技術、信息系統仿真技術、信息系統可靠性技術、電子信息系統電磁兼容技術等。軍事信息技術從信息流程的角度還可分為信息獲取技術、信息傳輸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和信息應用技術。從信息源獲得所需要信息的技術。比如,通過電磁、光學等傳感器獲得所需的數據或信息。主要有數據獲取和信息提取兩個方面。①數據獲取。藉助各種儀表和傳感器測量信息源的某些特徵量並將其轉換成電信號,經過放大或衰減、採樣量化、編碼、傳輸,向數據處理設備提供某種形式的數據。②信息提取。從已獲取的數據中分析出有用的信息。數據獲取系統採集到大量有關信息源的數據,但這些數據中所載有的信息,對用户來説往往不直觀、沒有明確意義,而且數據在獲取、變換、傳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引入干擾和噪聲。因此必須對已獲取的數據作進一步處理,從中提取有用信息。信息獲取技術是軍事偵察技術的基礎。使用信息獲取技術的偵察衞星、預警飛機、中遠程警戒雷達和聲吶等探測器,從全方位多層次收集信息,為戰略、戰役指揮提供實時情報,利用紅外、振動、音響、壓力、磁性等敏感元件構成的探測器,收集戰場的實時情報,將它們組成探測器網絡,可在大範圍內獲取敵方運動、集結等情報。通過各種手段獲得的情報,經分類、分析、相關、綜合等處理,為輔助軍事決策提供帶有預測性和結論性的信息。利用通信信道,使軍事信息包括聲音、圖像和視頻、數據等得到可靠傳輸的技術。通過介質將軍事信息從一地(信源)傳輸到另一地(信宿)均可稱為軍事信息傳輸。軍事信息傳輸又稱為軍事通信。通常把用電信號來傳輸信息的過程,稱為電信。軍事信息傳輸技術主要指載有軍事信息的電信號的產生、變換、處理、傳輸、交換和接收等過程的技術。典型的軍事信息傳輸過程包括信息的變換、編碼、複用、調製、多址、發送、接收、分址、解調、分路、譯碼、反變換等過程,在發送和接收之間信號須經媒介傳輸。若信號在通信網中傳輸,還須經過交換過程。信源發出帶有信息的消息,分為連續(如聲音和圖像)和離散(如數據和報文)兩類。經變換把各種物理量表示的消息(如聲的強度、光的亮度)變成電信號;對於離散的消息則使用電傳機等設備將其變換成相應的電信號。軍事信息傳輸環節中還包括對信息的加密、解密技術,主要體現在對信息傳輸信道的加密、解密和對信息內容的加密、解密。對所獲取的初始信息,按一定的目的要求和步驟進行加工處理的技術。目的是為及時向指揮員提供所需的有效信息,作為決策的依據;或對有關武器裝備實施有效地控制,使分散而有限的人力、物力得到合理的部署和利用,以取得最佳的指揮效果。現代信息處理的特點是以計算機為主要工具,常常表現為對信息載體的數據處理。其數據不僅是數值化的數據,而且還包括文字、圖像、語音等非數值化數據。因此,信息處理的內涵,要比算術運算更為廣泛。信息處理一般分為信息輸入、信息處理和信息輸出三個階段。信息處理技術的應用極為廣泛,如機關日常事務處理、情報檢索、部隊管理、信息管理等。根據應用系統對信息處理功能要求和側重的不同,所需軟、硬件設備的規模也有所不同。按信息處理的不同層次,信息處理的內容也有所不同。使軍事信息最終產生效用的技術。在實際信息系統中,軍事信息應用能使各級軍事指揮機關和作戰人員準確、迅速地根據信息的內容,改變控制對象的存在狀態和運動方式。軍事信息技術的應用主要體現為:①構建信息化作戰系統。即把各類功能信息子系統連接成彼此協調的有機整體,並實現系統整體優化,從而在未來的信息化戰爭中,奪取信息的獲取權、控制權、使用權。②在各類指揮信息系統中應用信息處理技術。例如,數據融合技術、決策支持技術等,可使作戰人員從繁雜的戰場信息中感知、獲取、識別具有威脅的信息,進而利用系統實時分析戰場情況,完成作戰計劃擬定,合理分配兵力兵器,評價和選擇最佳作戰方案等。③實現武器裝備的信息化。即在現役兵器基礎上嵌入信息技術,以極大提高兵器的作戰性能。信息技術和武器裝備融為一體,使高技術兵器向精確化、智能化、遠程化方向發展。④信息作戰。即信息技術滲透到軍事作戰領域孕育出的新的作戰樣式,核心是爭奪信息優勢。軍事信息的正確獲取、快速傳輸、可靠防護、高效處理和使用的能力,以及對敵方軍事信息及時、有效破壞的能力是取得信息作戰勝利的關鍵。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人類的戰爭史,就是一部反映爭奪信息優勢的歷史。誰能在戰場上發現信息早、傳輸信息快、運用信息自如,誰就有希望獲得戰爭的勝利。中國古代軍隊用烽火狼煙,解決了當時條件下敵情信息的快速傳輸問題;戰場上用號角和旗語,解決了當時條件下指揮信息的遠距離傳輸問題。利用技術手段長距離快速傳輸信息,並延伸人的視覺、聽覺等感官能力,是從事軍事活動的人始終追尋的目標。電磁場理論、半導體技術、集成電路技術、信息網絡技術等一系列近代信息技術的理論的突破,並隨之很快就轉入軍事應用,產生了軍事信息裝備,在戰場上發揮了重大作用。現代軍事信息技術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軍事信息技術的萌芽可回溯到19世紀30年代。1837年發明了有線電報技術,軍事通信技術即開始問世。1854年開始使用有線電報傳輸軍事信息。1876年發明了有線電話技術,1877年開始使用軍用有線電話。1899年開始使用無線電進行軍事通信。20世紀初,無線通信已廣泛應用於地對地、艦對艦、空對空、岸對艦和地對空等通信之中。20世紀初電子元器件和電路的發明,構成了現代各種電子設備和系統的基礎。1906年,第一隻電子三極管問世,實現了人們放大和控制電子信息的夢想,極大促進了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20世紀30年代,以電子管為核心的電子技術已經滲透到各個應用領域,為軍用信息技術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各種電子設備越來越多地應用於作戰之中。比如,因為戰爭的需要,西方許多國家從1930年就開始組織力量,利用電子技術的成果來研製雷達,到1939年,英國的科學家終於突破了多腔磁控管技術,研製出第一部實用的微波探測雷達,首開現代雷達技術的先河。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開展軍事信息傳輸、導航定位、電子對抗、測量控制等多方面的技術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並將它們迅速用於各類裝備的研製,在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隨着雷達、通信等技術的應用,作戰人員在戰場上能觀察到更大的範圍,能獲取更多的信息,但要及時處理信息卻成為棘手的問題。1945年,科學家發明了以電子管技術為基礎製造的世界第一台電子管式數字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當時的主要目的是用於彈道計算,但它的發明卻標誌着人類進入了一個嶄新的信息時代,也預示着軍事信息技術將會有突飛猛進的發展。1948年,採用半導體技術製成的第一隻晶體三極管問世,這是電子技術發展史上劃時代的突破,為解決隨着以電子管為基礎的電子設備功能的不斷提高,其結構越來越複雜,設備越來越笨重,功耗越來越大,可靠性也越來越低這一難題提供了條件。20世紀50年代後半期,晶體管基本取代了電子管,軍事電子裝備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同時,軍事電子信息系統技術也伴隨電子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的進步迅速發展起來。例如,作為作戰力量“倍增器”的指揮信息系統,可促使指揮控制手段的自動化。電子信息系統由多種電子裝備或系統有機集成為一個更大、更復雜的系統,用於滿足多種軍事指揮和控制能力的需要。1958年,以半導體表面工藝製成的第一塊集成電路的誕生,開創了現代電子微型化技術,它是人類科技史上的又一個重大里程碑。集成電路將許多元件製作在一塊晶體基片上,通過基片內部的連線構成所要求的功能電路,使電子設備小型化、微型化,大大縮小了設備的體積,減輕了重量,也極大地提升了信息設備乃至系統的功能。60年代初,美國運用電子信息系統技術,建成“賽其”(SAGE)半自動化防空預警和指揮系統,標誌着現代軍事信息系統技術發展階段的開端。70年代,集成電路技術用於微型計算機的製造,使計算機的性價比得到了飛躍性的提高,從而能夠普遍地用於軍事信息領域。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迅猛發展,並在軍事上得到廣泛應用,使信息化戰爭成為可能。用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製造的軍事信息裝備和信息化武器系統,體積小、重量輕、功能強、穩定可靠,並具有自動化、智能化、系統化的特點,使信息系統和武器裝備的作戰效能及機動隱蔽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隨着光纖技術、因特網技術、空間信息技術、綜合電子信息系統技術等的不斷髮明和發展,使各類軍事信息系統成為現代化戰爭必不可少的武器裝備。從軍事信息技術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它的載體是由電子器件構造的各類軍事電子設備和以這些設備構成的複雜軍事信息裝備或系統。現代軍事信息裝備或系統所包含的預警探測、情報偵察、指揮控制、通信導航、信息對抗和綜合保障等功能,都是以各類電子器件、設備,計算機軟、硬件和裝備/系統的形態綜合集成在一起的。世界各國軍隊正在加緊開發先進的指揮信息系統,應用電子信息系統技術將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探測、偵察等諸多系統綜合集成為全球一體化的信息系統。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為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推進世界新軍事變革創造了條件。在新軍事變革與軍事轉型的推動下,軍事信息技術保持迅猛的發展勢頭,各類技術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特點。大功率半導體器件和高功率微波器件開發取得新進展,芯片向數十納米技術發展,微處理器向64位技術、多核技術發展,硅基射頻器件和氮化鎵大功率器件將不斷刷新功率範圍,使軍事電子信息裝備和信息化武器系統微型化、智能化,並滿足電子戰、通信和雷達對半導體大功率器件的需要。在光電偵察與監視方面,高光譜成像技術、激光雷達技術、艦載紅外搜索跟蹤技術發展迅速,瞄準吊艙進入全速生產階段,將進一步提高對隱蔽目標、偽裝目標的探測和精確打擊能力;在光電對抗技術方面,美國、俄羅斯和歐洲競相發展定向紅外對抗技術;在激光武器發展方面,戰術激光武器的功率將達到數百千瓦。在衞星通信技術方面,先進極高頻衞星利用相控陣天線技術,將提高通信能力和抗干擾能力;在無線電通信技術方面,正在發展新的無線保真技術;在網絡通信技術方面,戰鬥網絡通信技術發展迅速,正在開發戰術目標瞄準網絡技術;在通信安全方面,重點發展量子密碼技術。將在全球範圍內掀起研製每秒千萬億次浮點運算的超級計算機競賽,高性能嵌入式計算機在各類作戰飛機上將得到廣泛應用,同時將關注實用的加固便攜式計算機和可穿戴計算機技術的研發。在嵌入式軟件發展方面,各種作戰飛機仍然通過軟件升級來提高作戰性能;在指揮信息系統軟件開發方面,將開發可提高感知能力的多情報數據挖掘與推理軟件工具、各種端對端的通信軟件,以及用於進攻/防禦信息戰的規劃軟件工具等。將發展寬帶、超寬帶雷達技術,數字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以及低截獲概率雷達技術;加強高分辨率雷達成像技術及雷達圖像解譯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提高雷達在複雜電磁干擾環境下工作的可靠性、有效性和生存能力。①綜合化。將通過系統體系結構設計和綜合集成方法,實現信息系統的整合。包括信息感知系統、通信傳輸系統、指揮控制系統、信息攻防系統等的綜合一體化。其技術內涵主要是系統功能綜合化,陸、海、空、天一體化,各軍種、兵種信息系統一體化及信息系統與武器系統一體化。此外,集探測技術、通信技術和電子對抗技術於一身的地基、空基綜合電子信息平台也將成為廣泛應用的作戰武器平台。②網絡化。將以先進的計算機和通信網絡為基礎、以高水平數字化和智能化武器裝備為條件、以信息柵格技術為核心,促使“平台中心戰”向“網絡中心戰”過渡。③武器化。將利用信息技術拓展的作戰領域和特殊的作戰威力,使其轉化為直接戰鬥力,實現電子信息裝備武器化。例如,以電子信息技術為主體的新概念武器裝備、綜合電子對抗裝備、計算機網絡戰裝備等。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2] 
參考資料
  • 1.    熊武一、周家法主編.《軍事大辭海·上》:長城出版社,2000年5月:第1277頁
  • 2.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