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軍事交通線

鎖定
軍事交通線,用於軍事活動的各種交通線的總稱。主要包括鐵路、公路、管線等的陸地軍事交通線和海上、內河等的水域軍事交通線及空中航線等。
中文名
軍事交通線
定    義
用於軍事活動的各種交通線的總稱
用於軍事目的的各種交通線。國家交通線的組成部分。實施軍事運輸的主要物質基礎。古代最早的軍事交通線主要是天然河流和道路。中國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就有了可供牛、馬車行駛的道路。西周時,道路已初具規模,周武王用兵車通過道路運送士兵和作戰物資。公元前300年,羅馬帝國為維護其統治地位,修建了以羅馬為中心的29條用塊石砌成的輻射狀軍事道路。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頒發“車同軌”法令,統一道路寬度,大修馳道和直道,使運送軍隊和物資的車輛通行全國。公元18世紀下半葉蒸汽機發明後,出現了機動船舶和鐵路機車,歐美各國相繼大量修建鐵路,擴建港口和整治航道,促進了近代軍事交通線的發展。1846年普俄戰爭期間,普魯士利用鐵路向科格雷進軍。同年,俄國利用鐵路將兵員、武器和物資從赫拉狄希輸送到克拉科夫,開始了鐵路交通線在軍事上的實際應用。19世紀中葉,出現了輸送油料和天然氣的管線。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汽車、飛機相繼問世,許多國家在興建鐵路和發展水運的同時,新建大量具有軍事意義的公路、機場和管線,促進了現代軍事交通線的發展。1941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軍利用公路將大量部隊從巴拉諾維奇地區輸送到斯洛尼姆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在繼續發展各類交通線的同時,注重各種交通線的合理佈局,形成現代化的軍事交通網。中國的現代交通是從19世紀中葉發展起來的,但直到1949年,基礎仍很薄弱,軍事交通線路少,佈局也不合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修建了大量具有國防意義的鐵路和公路,整治了一些具有軍事意義的航道,增建、改建了一批適於軍事運輸的港口碼頭、機場、管線。一個由陸地、水域和空中交通線構成的現代軍事交通網路初具規模。軍事交通線分類主要有:①按空間位置分為陸地、水域和空中軍事交通線。其中,陸地交通線包括鐵路、公路和輸油管線等;水域交通線包括海上、內河交通線等。②按使用範圍和作用分為戰略、戰役和戰術交通線。戰略交通線主要包括連接國家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中心的交通線,戰略後方通往各戰區的交通線,各戰區間相互連接的交通線等;戰役交通線主要包括連接戰區內重要城鎮、工農業生產基地、軍事基地的交通線,連接戰役後方和戰術後方的交通線,以及戰區內戰役方向間相互連接的交通線等;戰術交通線主要指戰術地幅內的交通線。③按作戰方向分為通往前線的縱向交通線和與前線平行的橫向交通線。軍事交通線通常從現有交通線中選定,但必要時可專門修建。世界許多國家十分重視軍事交通線的建設,把軍事交通線的發展納入國家交通建設的發展之中。一些國家通過立法,在交通建設中貫徹國防要求,確保軍事交通線與國家交通線的建設協調一致,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發展。軍事交通線通常應符合以下要求:①符合軍事戰略要求。戰略交通線要求與國家的經濟、軍事總體佈局,戰區的劃分與基本作戰方向相適應,使各戰區、各作戰方向形成前後左右貫通的有機整體。戰役交通線在佈局上要求前疏後密,梯次配置,前沿道路適當分散,以便隱蔽部隊行動,戰役縱深道路要便於部隊集中、展開、機動和互相支援。②達到相應的技術標準。通常鐵路要達到國家標準等級,水路要達到通航航道標準,公路要達到等級公路標準,前沿陣地道路可為等外公路或急造軍路。③具有裝載、運行和卸載的基本條件。通常在鐵路、水路和空中交通線上,選定若干裝卸載車站、港口或機場,設置軍用飲食供應站。在公路線上設立兵站或轉運站。④符合防護要求。軍事交通線上的重要樞紐、橋樑、車站、港口、機場等設施,要求具有一定的防護措施和生存能力。世界許多國家在軍事交通線建設中將重點發展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但也有一些國家把海上和空中航線的建設作為發展的戰略重點。在軍事交通線建設中,將大量採用電子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術,提高交通線的通過能力和生存能力。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