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軌道週期

鎖定
軌道週期,是指一顆行星(或其它天體)環繞軌道一週需要的時間。環繞太陽運行的星體有很多種不同的軌道週期。
中文名
軌道週期
外文名
Orbital Period
領    域
測繪科學與技術
常    指
一顆行星
分    為
恆星週期等
影    響
氣候和海洋學等

目錄

軌道週期定義

軌道週期指一顆行星(或其他天體)環繞軌道一週需要的時間。環繞太陽運行的星體有幾種不同的軌道週期:
1.恆星週期是一顆行星環繞恆星公轉一整圈回到軌道上原來的位置所需要的時間。這是一顆行星真正的軌道週期。
2.公轉週期是一顆行星環繞恆星公轉一整圈回到從地球的角度觀察到的天球上原來的位置所需要的時間。這是一顆行星在回到軌道起點之間的間隔。公轉週期與恆星週期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地球本身也環繞着太陽公轉。
3.交點週期是一顆行星環繞恆星公轉一整圈兩次經過交點之間所需要的時間。一顆行星的交點是它從南半天球跨越黃道進入北半天球的那一點。交點週期與公轉週期之所以不同是因為一顆行星的交點線會慢慢地由歲差而移動。
4.近點週期是一顆行星環繞恆星公轉一整圈兩次經過近恆點之間所需要的時間。一顆行星的近恆點是它軌道上最接近恆星的那一點。近點週期與公轉週期之所以不同是因為一顆行星的副軸會慢慢地由歲差而移動。
5.迴歸週期是一顆行星環繞恆星公轉一整圈兩次經過赤經0度之間所需要的時間。迴歸週期比公轉週期稍短一些,因為春分點會慢慢地由歲差而移動。

軌道週期週期

軌道週期 軌道週期
①物體或物理量(如交變電流、電壓等)完成一次振動(或振盪)所經歷的時間。在各種週期運動或週期變化中,物體或物理量從任一狀態開始發生變化,經過一個週期或週期的整數倍時間後,總是回覆到開始的狀態。 ②指具有相同的電子層數並按照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排列的一系列元素。週期表中共有七個橫行,也就是七個週期。第一、二、三週期稱短週期;第四、五、六週期稱長週期;第七週期尚未填滿,稱不完全週期。一般每週期以活潑金屬元素開始,逐步過渡到活潑非金屬元素,最後以稀有氣體元素結尾。 ③事物發展過程中某些特徵重複出現其連續兩次之間的時間;也指事物進程中其重複出現的一次現象從頭至尾經歷一遍所需要的時間:呈週期性變化|小麥生長週期。

軌道週期影響

在距今2410萬至2370萬年前,南極東部冰體的範圍同軌道週期之間有直接聯繫,軌道斜交週期(4萬年)和偏心週期(12.5萬年)控制着當時冰體邊緣的振盪。在距今3400萬至1500萬年前(漸新世—中新世),全球氣温要比今天高出3攝氏度—4攝氏度,二氧化碳濃度是今天的2倍,南極冰層可能處於不穩定狀態。由於南極區域(包括周邊而不是僅指極點)大陸面積較小且周邊環海,海域面積遠大於陸地,因此南極的熱容量很高,不利於冰川的發展;而北極區域陸地面積較大,熱容量較小,相同的負熱量在北極區域所能形成的冰川要遠遠大於南極區域。南、北半球的熱容量狀況與南、北極狀況是相類似的。北半球冰川容易發展,南半球冰川不易發展。
地球自轉軸的傾斜導致地球的四季變化與氣候分帶。黃赤交角越大,四季變化越顯著,極地自身的冬、夏陽光輻射差異越大,低緯度與極地陽光輻射差異越大。反之,黃赤交角越小,四季變化越弱,極地自身的冬、夏陽光輻射差異越小,低緯度與極地陽光輻射差異越小。
軌道週期影響氣候和海洋學,並在各種各樣的沉積相中留下信號。化石沉積礦牀中能否識別出這些信號,取決於:1)當時當地的信號強度;2)其他可能模糊天文信號的強制因素的強度大多數關於米蘭科維奇驅動力的研究實例取自於安靜的沉積環境,如:遠洋和湖泊沉積,這些環境受其他因素(構造、海平面變化、附近沉積物來源)的影響是次要的。 [1] 
受其地理狀況及熱容量狀況影響,南極冰蓋與低緯度能量的交換弱,陽光輻射強時也並不能使之大量消融。只不過在陽光輻射強時,南極冰蓋反射的陽光輻射量相應增多,而在陽光輻射弱時其反射的陽光輻射量則相應減少。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