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車堅守

鎖定
車堅守,指在2009年11月10日石家莊暴雪中,一輛在交叉口附近一處無蓋下水井旁默默堅守着這一危險地帶的自行車。
中文名
車堅守
地    點
石家莊
相關人物
牛君慧、尹宇煒
發生時間
2009年11月10日

車堅守簡介

車堅守 車堅守
2009年11月10日,石家莊遭受50年一遇的特大暴雪,對交通、水電、農業等行業造成較大影響。道路兩旁的樹技被大雪壓斷,人們紛紛步行上班,馬路變成人行道。在石家莊青園街與槐北路交叉口附近一處無蓋下水井旁,一輛自行車默默堅守着這一危險地帶,以防行人落入“陷阱”的場面感動了無數暴雪過路人,人們稱它“車堅守”。

車堅守詳細信息

經過多方尋找、查證,“車堅守”的當事人為牛君慧、尹宇煒。
牛君慧、尹宇煒而人均為石家莊市第十五中學高三(2)班的住校生
10日清晨 6:30許,早起的石家莊市第十五中學高三·2班的兩名住校生牛君慧、尹宇煒兩同學到早點攤上買早點,她們走出宿舍門之後,才發現早晨的空氣早已被細雨打得濕漉漉的,道路也明顯的濕滑,遠處的樹木和行人,雖看不真切,卻也輪廓分明。正走間,她們發現遠處的行人一個趔趄,她們把心提到了嗓子眼。當她們走近時,幾乎同時發現了丟失了井蓋的裸井的黑洞洞的井口,兩人對視了一下,便在周圍搜索可以遮擋井口的東西,當時路上行人稀少,除早餐攤點外多數店鋪尚未開張,只有晚歸的人們將自行車遺忘於路旁。她們沒來得及多想,當即就把一輛自行車架於裸井之上……  這“堅守” 是在一分人性的純真,是傳統美德未曾泯滅的又一明證。那哪裏是一輛自行車在“堅守”?分明是這舉手之勞恰恰守護了傳統的道德;這哪裏是一輛普通的自行車?分明是一座道德的界碑!
我們靠什麼戰勝雪災?我們靠什麼融化這嚴雪堅冰?靠的就是這温情的堅守。
牛君慧、尹宇煒兩個文靜清秀的女孩,在回憶起當天的情況時説:“這只是舉手之勞,沒有別的任何渴求,只是怕行人誤落井中……再説,我們受恩於家庭,受恩於學校、受恩於社會,我們這樣做沒有什麼。”
多麼樸實的話語,多麼暖人心腸的聲音,即使在這50年一遇的雪災中,我們也能感受它的温暖……
然而,留給人更多的思考不是温暖的問題,而是學生這一行為的道德支撐和價值取向。

車堅守其他信息

2009年11月10日,《河北日報》上刊登的一張新聞圖片,深深感動了石家莊市民:在厚達40多釐米的街道積雪上,一輛自行車守護着無蓋的下水井,提醒着過往行人。很快,當地市民就給這輛自行車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車堅守,同時開始尋找車主人。
河北日報》記者孟瑞君和同事11日在石家莊街頭貼出了30張尋找“車堅守”主人的啓事。幾天來,孟瑞君接到了大量市民的電話。“有提供線索的,也有詢問尋找情況的”。在她看來,每一個電話,都表達了一份對好心人、文明事的關注和敬佩。
“我們不知道這輛自行車的主人是誰,但這樣一種關愛讓在大雪中前行的人們感到暖流湧動。”“這讓我不禁又想起那首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網友對“車堅守”主人的行為表示了肯定與欽佩。
有網友認為,這輛自行車應該被收藏到博物館,“作為這場暴雪中温暖的見證”。也有網友認為:“社會需要這樣有責任心和愛心的好人,公民素質的提升和政府管理水平的提升同等重要,兩者相互促進,相互補充,互動提升,社會才能更加美好。”
經多方尋找,“車堅守”主人仍未確認。有網友認為,能否找到車主人並不重要,這次尋找的意義在於尋找“其背後的那份温暖”。

車堅守媒體報道

11月14日,河北省省會文明辦發出倡議,號召省會每個市民都要向“車堅守”們學習,學習他們關愛他人、助人為樂、扶危濟困的善行義舉和高尚品格。
倡議説,《河北日報》連續幾天對省會一市民把自行車放在無蓋下水井旁,讓無數行人繞開“陷阱”的事蹟進行了報道,在市民中引起了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同時,在省會突降暴雪中還湧現出了諸如主動送病嬰回家的“雷鋒的哥”安小軍及乘客、攜孕妻“暴走”回家路上多次幫他人推車的鹿泉市李先生等眾多的好人善舉。“車堅守”的主人及眾多好人們的好心善行,折射出的是省會市民良好的道德風尚和文明素質。
省會文明辦號召,每個市民都要向“車堅守”們學習,在突發自然災害降臨之時,從自己做起,從小事、身邊事做起,做有益於人民、有益於社會的好人,人人為提高省會文明程度、建設和諧石家莊、打造全省市民素質最高的城市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今,以“車堅守”為代表的愛心羣體入圍“2009河北年度十大新聞人物候選人”名單。

車堅守其他聲音

車堅守新聞媒體

在新聞媒體一系列的追蹤“車堅守”的報道中,“車堅守”的主人依然沒有選擇浮出水面,而是在大夥的一致表揚與讚美聲中與那輛自行車一起隱退了。當人們再次路過省會青園街與槐北路交叉口時,發現最近被自己和身邊的人熱切關注的“車堅守”已悄然離開,污水井也按上了新井蓋,附近地面的積雪也已被清理得乾乾淨淨。
雖然“車堅守”離開了,但災難中的那份温馨,那份感動,那份真、善、美卻永遠的挺立在人們的心中。也許是“車堅守”對人面的表揚自覺慚愧,於是在河北吧上的留言:“我是‘車堅守’,大家不用找我,這麼點小事,老表揚我會臉紅。我只是滾滾人流中一個相信真善美的人”。是啊,這只不過是舉手之勞的一點小事而已,可正是“這麼點小事”讓我這遠離家鄉身處石家莊的學子感受到了這所城市的温暖,讓匆匆路過石家莊的旅客感受到了這所城市的温馨,讓生活在石家莊的人們更有家的歸屬感,讓社會主義裏的中國人感覺到社會的和諧與美好!
那些嘲笑學習雷鋒精神就等於學傻子精神的人們面對“車堅守”汗顏了,那些“活雷鋒”就是活傻子的話在“車堅守”面前悄然消散了。更多的話是“我們不知道這輛自行車的主人是誰,但這樣一種關愛讓在大雪中前行的人們感到暖流湧動。”“這讓我不禁又想起那首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車堅守國家機關

省會文明辦號召,省會每個市民都要向“車堅守”市民學習,學習他們在突發自然災害降臨之時,關愛他人、助人為樂、扶危濟困的善行義舉和高尚品格,學習他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身邊事做起,做有益於人民、有益於社會的好人。

車堅守網友

有網友認為,這輛自行車應該被收藏到博物館,“作為這場暴雪中温暖的見證”。也有網友認為:“社會需要這樣有責任心和愛心的好人,公民素質的提升和政府管理水平的提升同等重要,兩者相互促進,相互補充,互動提升,社會才能更加美好。”
問心齋主人(劉微鵬)在博客中賦詩讚曰:
默佇單車風雪中,執著守望感全城。
無私關愛嚴冬暖,揚善助人情更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