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身(拼音:shēn),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 [1]  。最早見於甲骨文 [2]  。本義為身軀的總稱,引申泛指人或動物的整個軀體。 [3] 
(基本信息欄來源: [3] 
中文名
拼    音
shēn
部    首
五    筆
tmdt
倉    頡
hxh
鄭    碼
nc
字    級
一級字 [1] 
注    音
ㄕㄣ
平水韻部
平聲十一真 [4] 
總筆畫
7
統一碼
8EAB
四角號碼
27400
造字法
象形字 [2] 
結    構
單一結構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圖 字形演變圖
象形字。像人的整個身軀之形。寫法上突出腹部,一是因為腹部是身軀的主要部分,二是以此與側身線條化的人字作“A”寫法相區別。小篆便以這種象形寫法結體。《説文》:“身,躳也。像人之身。” “躳”(躬)謂全身軀。或以為字形像人有身孕,又以《詩·大雅·生民》 “大妊有身”作為佐證,並不可信。本義為身軀的總稱,又引指頸部以下大腿以上的軀幹,後又引申為自己的生命,一生,一輩子,引申泛指人或動物的整個軀體。 [2]  [5]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shēn
名詞
指整個身體。
body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像有齒以焚其身。”
《三國演義》第一回:“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
身體
指頸以下大腿以上的部分。

王引之《經義述聞·通説上》:“頸以下股以上亦謂之身……以今尺度之,中人頸以下股以上約有一尺八寸,一身之長也,再加九寸,為一身之半,則二尺七寸矣。”

指頭以外的部分。

《楚辭·九歌·國殤》:“首身離兮心不懲。”
《山海經·南山經》:“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

物體的主體或主幹部分。
main body of a structure
《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抬起頭來,看櫃身裏卻立着崔待詔的渾家。”

自身;自己。
oneself
《楚辭·九章·惜誦》:“吾誼先君而後身兮,羌眾人之所仇。”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阿寶》:“生見女去,意不忍舍,覺身已從之行,漸傍其衿帶間,人無呵者。”

身分;地位。
status
唐韓愈《歐陽生哀辭》:“觀其心有益於餘,將忘其身之賤而為之也。”

品德;才能。

魯迅《南腔北調集·真假堂吉訶德》:“意思其實很明白,是要小百姓埋頭治心,多讀修身教科書。”

功名;事業。

宋葉適《陳秀伯墓誌銘》:“君之言不用而身無成,亦豈其命也歟!”

生命。
life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摺:“聽説罷魂離了殼,現放着禍滅身,將袖梢兒揾不住啼痕。”

畢生,一輩子。
lifetime
明陳本立《書〈夏榮傳〉後》:“敝衣菲食,以終其身。”

年壽,年紀。

宋范成大《閶門戲調行客》詩:“人生自苦身餘幾,天色無情歲又寒。”

佛教身世輪迴説的一世。

後水滸傳》第三八回回目:“夏剝皮因名償實罪,楊義勇感夢見前身。”

姓。


身相
代詞
第一人稱,相當於“我”。

三國志·蜀志·張飛傳》:“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

副詞
親自。
personally
明高攀龍《重刊採運條議序》:“事不身歷,則無真知。”

身體力行;親身經歷。

清彭紹升《〈亭林先生餘集〉序》:“後之人讀其文,往往感憤流涕,不能自已,若生當其時而身其憂患者。”

動詞
親自擔任或擔當。

明李贄《戰國論》:“此如父母卧病不能事事,羣小構爭,莫可禁阻,中有賢子自為家督,遂起而身父母之任焉。”

謂佩帶;穿着。

續資治通鑑·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烏克遜澤﹞身一布袍數年,妻子樸素無華。”

身孕。
conceive
《詩·大雅·大明》:“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體驗。
learn through practice
《孟子》:“堯、舜性之也;湯、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

量詞
用於衣服。
suit
老殘遊記》第三回:“叫個成衣做一身棉袍子馬褂。”
一身衣服
yuān
名詞
印度的古譯名之一。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詳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雲身毒,或曰賢豆,今從正音,宜云印度。”

(參考資料: [3]  [6]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躳也。象人之身。從人𠂆聲。凡身之屬皆從身。失人切 [7] 

説文解字注

躳也。
呂部曰。躳、身也。二字為互訓。躳必入呂部者。躳謂身之傴。主於脊骨也。
從人。申省聲。
大徐作象人之身。從人、𠂆聲。按此語先後失倫。𠂆古音在十六部。非聲也。今依韻會所據小徐本正。韻會從人之上有象人身三字。亦非也。𦥔、籒作𢑚。故從其省為聲。失人切。十二部。 [8] 

康熙字典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𠀤音申。《説文》:躬也,象人之身。《爾雅·釋詁》:我也。疏:身自謂也。《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廣韻》:親也。《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
又《繫辭》:近取諸身。《書·伊訓》:檢身若不及。《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又《詩·大雅》:大任有身。傳:身,重也。箋:重,為懷孕也。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
又告身。《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
又《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注:索隱曰:身音捐。
又《韻補》葉屍連切。楊方《合歡》詩:我情與子合,亦如影追身。寢共織成被,絮用同功綿。 [3] 
《説文解字(孫刻本)》書影 《説文解字(孫刻本)》書影 [9]
《説文解字注》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10]
《康熙字典(內府)》書影 《康熙字典(內府)》書影 [11]

書法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字形對比圖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字形對比圖 [3]

書寫演示

身字書寫筆順 身字書寫筆順

書法欣賞

(書法來源: [12] 

音韻彙集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韻部
聲調
四呼
韻攝
上古音系








廣韻
失人
眞A
眞A

三等
平聲
開口
中原音韻

真文齊

真文

陰平
齊齒呼

洪武正韻
升人


八真

平聲


分韻撮要


第八賓稟嬪𤲃

陰平


(音韻資料來源: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