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身材比例

鎖定
肩臀比 [1] 腰臀比 [2-3]  男性遠大於女性,人體重心更高 [4] 
身高臀圍指數女性遠大於男性,因臀寬非臀翹 [5]  。平均值僅大轉子間寬和臀寬女性略大於男性;同身高骨盆寬(腹寬)、大轉子間寬、臀寬臀圍大腿圍女性遠大於男性 [5-8] 
正常人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 [5] 駝背性骨盆 [11]  等髂嵴間寬大於大轉子間寬,影響正常分娩 [12-13] 髖最大寬在大轉子下方臀溝 [9]  ,減脂使髖最大寬接近大轉子間寬,髖部最寬點上升接近大轉子外突點 [122]  。學術上無“假胯寬”一詞,假胯寬”是偽概念
雌激素抑制脂肪在上腹部囤積,增加其在臀部大腿囤積 [2]  [14]  。腰細臀寬大腿粗的女性更健康長壽 [15-18] 
身高坐高表示腿長 [193] 身高段女性腿略長 [19]  [21] 坐高段男性腿更長 [24]  [30]  [157-159] 腿身比與身高弱正相關 [170]  [197] 身高越大腿身比傾向 [156]  越大 [20-22]  ;腿身比均值男性大於女性 [5]  [7]  [23]  ,差異極其顯著(p<0.01) [24]  [167-168] 效應量 [25-27]  中等(0.5<d<0.8) [28]  [170]  ;腿身比極端值男性大於女性 [29-31]  [169-170] 雌激素促進長骨骨骺癒合 [32]  [117]  ,來潮後軀幹突增 [33-34]  [179-181]  [187]  ,成熟女性腿身比遠小於少女 [20] 長腿絕非女性第二性徵 [35-36] 同身高段女性腿略長是身高性別二態性的“副產品 [5]  [20]  [70]  。受社會文化態度 [37-38]  影響,人們更願意和傾向於用小樣本甚至個例,去印證“腿身比是性別二態性特徵、女性腿身比更大 [43-44]  ”的錯誤想法 [35-36] 
頭身比=身高/頭全高。除歐洲外8頭身不多,一般7.5頭身,亞洲為7頭身 [45]  。“九頭身”實為“九臉身”(身高/容貌面高 [46]  =9) [7]  。同身高,頭小比腿長顯高 [119] 
女性傾向於高估男性對女性瘦弱的喜愛程度 [47]  ,男性傾向於高估女性對男性肌肉發達的喜愛程度。媒體 [48]  加大了這種異性之間的誤解 [49] 
中文名
身材比例
外文名
Body proportion
兩性差異
男性肩寬臀窄,女性肩窄臀寬
人體測量
腿身比、頭身比、腰臀比肩臀比

身材比例身高體重比例

人體尺寸 人體尺寸 [166]
BMI指數=體重(kg)/[身高(m)]²:亞洲男性平均為21.55,亞洲女性平均為20.77 [5]  ;歐美男性平均為25.46,歐美女性平均為23.39 [7] 
平均人(average man) 平均人(average man) [50]
女性傾向於高估男性對女性身體瘦弱的喜愛程度 [47]  ,而男性則傾向於高估女性對男性身體肌肉發達的喜愛程度。由於媒體在理想身材流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8]  ,這樣就會更加大了男女對異性理想身材喜愛之間存在的誤解 [49] 

身材比例三圍比例

身材比例定義

胸圍:經乳頭點(th)的胸部水平圍長 [51] 
在最下肋骨和上髂嵴中間處的軀幹水平圍長 在最下肋骨和上髂嵴中間處的軀幹水平圍長 [190]
腰圍:經臍部中心的水平圍長,或最低點與髂嵴上緣兩水平線間中點線的圍長,在呼氣之末、吸氣未開始時測量。
腰節圍近似於最小腰圍,測量點在肋弓下緣和髂嵴上緣的中間平面 腰節圍近似於最小腰圍,測量點在肋弓下緣和髂嵴上緣的中間平面 [178]
注①:前者大於後者,後者就是平常我們所説的腰圍,又稱腰節圍 [46]  ,是國際糖尿病聯合會IDF)嚴格定義的腰圍 [147]  ,近似於最小腰圍 [5]  [52]  。男性腰部最細處略高於肚臍,女性則高出更多 [53] 
注②:以下身高腰圍指數(腰圍指數)、腰臀比皆採用腰節圍 [5] 最小腰圍 [7]  ,不採用腰圍(臍點)。
臀圍臀部向後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圍長 [46] 

身材比例身高三圍指數

身高胸圍指數=(胸圍/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51.76,亞洲女性平均為52.35 [5]  ;歐美男性平均為56.46,歐美女性平均為55.67 [7] 
身高腰圍指數=(腰圍/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42.79,亞洲女性平均為41.34 [5]  ;歐美男性平均為47.84,歐美女性平均為44.53 [7] 
身高臀圍指數=(臀圍/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52.07,亞洲女性平均為57.78 [6]  ;歐美男性平均為56.03,歐美女性平均為59.34 [7] 

身材比例標準三圍

我國健美專家曾根據一般女性國人曲線體型的“三圍”,結合健身運動對人體形態,歸納出計算女性標準三圍的方法:
胸圍=身高×0.535,腰圍=身高×0.365,臀圍=身高×0.565。根據統計結果得出“三圍”小於5釐米,説明過於苗條(偏瘦);大於5釐米,説明過於豐滿(偏胖)的結論。
職業女模特的三圍標準與此不同,由於職業需要,她們的三圍標準與正常標準有一定的差距。
針對中國人種特點,三圍尺寸的標準一般為胸圍84釐米,腰圍61釐米,臀圍90釐米 [54] 

身材比例男女換算

同一民族的男性和女性在身高體重等參數之間存在相關關係,可以相互換算。日本學者大島正光得出的由男性數據求女性人體尺寸的換算係數(節選):胸圍係數為90%,腰圍係數為89%,臀圍係數為102% [55] 

身材比例腰臀比

腰臀比腰圍臀圍的比值,對於評價女性吸引力具有重要意義 [2]  進化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男性認為低腰臀比的女性很有吸引力(Singh,1993) [154] 
腰臀比=腰圍/臀圍:亞洲男性平均為0.81.,亞洲女性平均為0.73 [5]  ;歐美男性平均為0.85,歐美女性平均為0.75 [7] 
由此可見,腰臀比平均值女性遠小於男性,兩性差異極為顯著 [5]  [7] 
而且,腰臀比平均值成熟女性遠小於少女 [56-57] 腰臀比小的女性發育也較早(De Ridder al.,1990) [2]  [58] 

身材比例頭身比例

身材比例頭長和頭全高

頭長和頭全高
頭長和頭全高(2張)
與普通人想象與認識中的頭不一樣,在科學上講的頭指的是頭顱,不包括下頜在內的結構,它的形態雖然仍然是橢圓形,卻是橫卧在頸上,而不是一般圖片所見豎立在肩上。頭長指的是眉間到枕骨突起(即後腦勺)的直線距離。畫家所使用的“頭長“指的是頭全高
頭身比=身高/頭全高:亞洲男性平均為7.18頭身,亞洲女性平均為6.95頭身 [5]  ;歐美男性平均為7.57頭身,歐美女性平均為7.49頭身 [7] 
《日本人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7-98》各身高段頭全高數值如表、圖冊所示,以供參考 [6] 
身長の階級(cm)
男値/女値x100
人數
平均身長(cm)
測定値(cm)
人數
平均身長(cm)
測定値(cm)
182.5~187.4
1
183.9
23.4
0
-
-
-
177.5~182.4
15
179.2
23.5
0
-
-
-
172.5~177.4
21
174.3
24.3
1
173
23.9
101.6
167.5~172.4
43
169.8
23.9
2
168.3
23.1
103.6
162.5~167.4
24
165.2
23.8
26
164.5
23.2
102.6
157.5~162.4
6
160.5
24.1
33
159.5
23.1
104.1
152.5~157.4
0
-
-
32
154.7
23.1
-
147.5~152.4
0
-
-
10
151.5
22.9
-
142.5~147.4
0
-
-
2
144.5
22.1
-
全 體
110
170.6
23.9
106
158.5
23.1
103.6
肩臀比為大效應量,腿身比為中效應量,頭身比為小效應量 肩臀比為大效應量,腿身比為中效應量,頭身比為小效應量 [170]
《2015 7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조사사업》中,男性(n=3189)頭身均值為7.23,標準差為0.30,標準誤為0.01;女性(n=3221)頭身均值為7.18,標準差為0.31,標準誤為0.01。男女均值相差0.05,儘管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Z=6.22,p<0.00001),但效應量小(d=0.16) [25] 
效應量(Cohen's d)的解釋
效應量(Cohen's d)的解釋(2張)
注:一般將d=0.2定義為小效應量d=0.5為中效應量d=0.8為大效應量 [195-196]  。兩性身材比例均值差異如圖所示:肩臀比為大效應量,腿身比為中效應量頭身比為小效應量 [170] 
頭身比各百分位數值如表所示 [169-170] 
MIN
P1
P3
P5
P10
6.04
6.59
6.69
6.76
6.85
6.37
6.52
6.63
6.70
6.80
性差
-0.33
0.07
0.06
0.06
0.05
P15
P20
P25
P30
P35
6.92
6.98
7.02
7.06
7.10
6.86
6.92
6.97
7.01
7.05
性差
0.06
0.06
0.05
0.05
0.05
P40
P45
P50
P55
P60
7.15
7.18
7.21
7.25
7.29
7.08
7.12
7.17
7.21
7.25
性差
0.07
0.06
0.04
0.04
0.04
P65
P70
P75
P80
P85
7.33
7.37
7.41
7.48
7.54
7.29
7.33
7.39
7.44
7.50
性差
0.04
0.04
0.02
0.04
0.04
P90
P95
P97
P99
MAX
7.63
7.75
7.84
7.99
8.34
7.59
7.71
7.79
7.93
8.34
性差
0.04
0.04
0.05
0.06
0.00

身材比例容貌面高Ⅰ

容貌面高Ⅰ 容貌面高Ⅰ [7]
容貌面長Ⅰ/容貌面高Ⅰ:發緣點(tr)至頦下點(gn)的直線距離,用直腳規測量。
要求被測者牙齒咬合。僅對頭髮生長正常的個體進行測量,頭頂無髮際痕跡者可不測量 [46] 
身高/容貌面高Ⅰ:歐美男性平均為9.20,歐美女性平均為9.23 [7] 

身材比例九頭身

歐洲人平均7.5頭身 歐洲人平均7.5頭身 [59]
古希臘雕像中大量表現出的8頭身比例,是公認的身體最美的比例。實際上,除歐洲部分地區外,在生活中很難找到8頭身的人,一般人為7.5頭身,而亞洲許多地區的人則只有7頭身 [45] 
所謂的“九頭身”,其實是“九臉身” 所謂的“九頭身”,其實是“九臉身”
平常我們所説的“九頭身”,其實是“九臉身” (即身高/容貌面高 [46]  =9) [7] 

身材比例腿長、頭小與顯高

(1)實驗測試
不同身材比例與身高的相關係數r 不同身材比例與身高的相關係數r
不同的身材比例與身高相關性有所不同。如圖所示,它們與身高相關係數r的絕對值從大到小依次為:頭全高/身高、會陰高/身高、肩寬/身高、掌寬/身高(注:“會陰高/身高”與身高正相關,其餘為負相關 [119]  )。雖然身高越大,頭全高傾向越大;但相對於身高而言,頭全高變化很小;因此,身高越大,頭全高/身高比值傾向 [156]  越小 [6] 
腿身比一致、頭身比不同,測試觀察者對身高的判斷 腿身比一致、頭身比不同,測試觀察者對身高的判斷
人們通常以為腿身比是顯高最重要的因素其實不然。通過科學家用於測試觀察者對人體的判斷的圖片,就會發現,即使是圖片中三人腿身比一致,只有頭的大小不一樣,我們對他們身體的印象大為不同。我們不僅僅覺得最左側的更高,也更壯實,而最右側的幾乎給人一種兒童一般的感覺,身體瘦弱。
綜上所述,同身高前提下,頭小比腿長更顯高 [119] 
(2)數據支撐
人體尺寸與身高的關係
人體尺寸與身高的關係(3張)
一、2015年16-69歲韓國男性人體尺寸與身高的相關係數r從大到小依次為:會陰高與身高0.83、頭全高與身高0.37、頭圍與身高0.28。因此,腿長通常個高頭大未必個高
注:樣本相關係數顯著性水平p小於0.01,可代表總體相關係數 [182] 
身材比例與身高的關係
身材比例與身高的關係(3張)
二、根據身材比例與身高的相關係數r的絕對值可知,相關性從大到小依次為: (頭圍/身高)×100與身高-0.71、(頭全高/身高)×100與身高-0.48、(會陰高/身高)×100與身高0.25。因此,頭身比例好通常個高腿身比例好未必個高 [169-170] 

身材比例腿身比例

身材比例狹義和廣義的腿長

狹義的腿長、真正的腿長——全腿長
狹義的腿長、真正的腿長——全腿長(3張)
體質人類學 [60]  人體測量學 [51]  [46]  [61]  上嚴格定義的腿長學名為全腿長,是狹義的腿長、真正的腿長下肢全長是狹義的下肢長、真正的下肢長全腿長等於大腿長小腿長 [62]  ,或下肢全長內踝高。但由於股骨頭深嵌於髖臼內,其頂端不能捫及,故大腿的上端無法準確確定 [63] 
由於狹義的下肢長下肢全長)、狹義的腿長全腿長)活體不易測量 [46]  [51]  ,實際工作中通常使用一些更易測量的數據表示腿長 [64]  最小腰圍以下 [85]  [171-172]  臀溝最下緣以上,體部各測量點至地面或內外踝的垂距,即廣義的腿長 [51]  [46]  [144]  [173] 
下肢長H、A、B、C 下肢長H、A、B、C [155]
從大到小依次為腰圍高 [85]  [171-172]  髂嵴高(或臍高 [139]  髂後上棘高髂前上棘點高下肢全長大轉子點高恥骨聯合高臀峯點高會陰高(或身高坐高)、臀溝高 [5]  [7]  [61]  。也有用上述各種立姿高度減去內踝高外踝高表示腿長的,如臍高內踝高 [65] 髂前上棘點高內踝高 [66] 大轉子點高外踝高 [67]  會陰高內踝高 [68]  等。
學術上一般採用身高坐高表示腿長 [71]  ,即英文文獻中的坐骨下肢長(Subischial Leg Length (SLL)) [75]  ;採用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反映上下半身比例 [71]  [193] 

身材比例會陰高與身高比例

(會陰高/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45.70,亞洲女性平均為44.90 [5]  ;歐美男性平均為47.68,歐美女性平均為47.34 [7] 
會陰高數據是左右兩側坐骨結節最下點的連線與正中矢狀面的交點至地面的垂距 [46]  ,等於身高減坐高 [5]  [7]  [69]  ,略小於恥骨聯合下緣高 [8] 
《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不同身高段的會陰高、(會陰高/身高)×100如表(單位:cm)所示,以供參考 [191] 
日本男性
日本女性
身高
會陰高
(會陰高/身高)×100
身高
會陰高
(會陰高/身高)×100
162.9
72.8
44.69
150.1
65.4
43.57
164.9
74
44.88
152
66.6
43.82
167.3
75.4
45.07
154.3
68
44.07
169.1
76.5
45.24
156
69.1
44.29
170.6
77.4
45.37
157.4
70
44.47
172
78.2
45.47
158.7
70.9
44.68
173.4
79.1
45.62
160
71.8
44.88
174.9
80
45.74
161.4
72.7
45.04
176.7
81.1
45.90
163.1
73.8
45.25
179.2
82.6
46.09
165.4
75.4
45.59
181.2
83.9
46.30
167.3
76.7
45.85
如圖所示:同身高段,女性會陰高略大於男性;但由於(會陰高/身高)×100與身高呈正相關身高越大,(會陰高/身高)×100也傾向 [156]  越大;因此,(會陰高/身高)×100平均值男性大於女性 [5] 
(會陰高/身高)×100
(會陰高/身高)×100(2張)
如圖所示,(會陰高/身高)×100極端值男性大於女性 [70] 
(會陰高/身高)×100雖然可以反映出被測者的腿身比,但它在反映身體上下部分的相互比例方面不如馬氏軀幹腿長指數明確和敏感。因此,學術上廣泛使用馬氏指數 [71] 

身材比例馬氏軀幹腿長指數

馬氏軀幹腿長指數 馬氏軀幹腿長指數 [46]
馬氏軀幹腿長指數=[(身高-坐高)/坐高]×100 [46]  ,是檢測身體上下部分的相互比例(即軀幹與腿的比例)的最可靠和最具有參照價值的量化指標 [71]  [193] 
身高減坐高遠小於髂嵴高 身高減坐高遠小於髂嵴高 [75]
注:狹義、真正的下肢長下肢全長)和狹義、真正的腿長全腿長)在活體中不易測量 [46]  [51]  ,實際工作中通常使用一些更易測量的數據表示腿長 [64]  ,即廣義的腿長,身高減坐高只是其一。但必須注意的是,馬氏指數中的腿長嚴格定義為身高減坐高絕不能將腰圍高臍高髂嵴高(俗語中的“腿長” 通常指這前三種) [85]  [152-153]  [171-172]  髂前上棘點高等其他腿長代入公式中導致馬氏指數過大 [51] 
服裝用腿外側長可參考線很低 服裝用腿外側長可參考線很低 [172]
由於坐高存在早晚差異,即晨起測量值大於睡前測量值 [72]  ,所以馬氏指數晨起測量值小於睡前測量值。
(一)《GB/T10000-2023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節選,以供參考 [186]  :
年齡(歲)
測量項目
性差
18-70
身高(mm)
1687
1572
115
坐高(mm)
921
863
58
馬氏指數
83.17
82.16
1.02
18-25
身高(mm)
1720
1599
121
坐高(mm)
936
881
55
馬氏指數
83.76
81.50
2.26
26-35
身高(mm)
1706
1588
118
坐高(mm)
932
877
55
馬氏指數
83.05
81.07
1.98
36-60
身高(mm)
1670
1564
106
坐高(mm)
910
859
51
馬氏指數
83.52
82.07
1.44
61-70
身高(mm)
1652
1541
111
坐高(mm)
892
841
51
馬氏指數
85.20
83.23
1.97
2023年和1988年數據對比如下:
年齡(歲)
測量項目
1988年
2023年
年份差
1988年
2023年
年份差
18-25
身高(mm)
1686
1720
34
1580
1599
19
坐高(mm)
910
936
26
858
881
23
身高-坐高(mm)
776
784
8
722
718
-4
馬氏指數
85.27
83.76
-1.51
84.15
81.50
-2.65
26-35
身高(mm)
1683
1706
23
1572
1588
16
坐高(mm)
911
932
21
857
877
20
身高-坐高(mm)
772
774
2
715
711
-4
馬氏指數
84.74
83.05
-1.69
83.43
81.07
-2.36
結論:(1)兩性身高均為增長;(2)兩性坐高增長值均大於腿長增長值;(3)男性腿長略有增長,女性腿長略有縮短;(4)兩性馬氏指數均為下降 [23]  [186] 
(二)亞洲男性平均為85.10(中腿型),亞洲女性平均為83.41(亞短腿型) [5]  ;歐美男性平均為90.77(亞長腿型),歐美女性平均為89.16(中腿型) [8] 
(三)《武漢市某高校大學生體型調查研究》(年齡17-21歲),如表所示,以供參考 [73] 
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分型(n:男=582;女=484)
性別
超短腿型
短腿型
亞短腿型
中腿型
亞長腿型
長腿型
超長腿型
n
%
n
%
n
%
n
%
n
%
n
%
n
%
1
0.2
38
6.5
176
30.3
249
42.8
93
16
23
4
2
0.3
5
1.2
35
8.3
173
40.8
153
36
54
12.7
4
0.9
0
0
克羅地亞高中生馬氏指數分佈直方圖 克羅地亞高中生馬氏指數分佈直方圖 [165]
(四)《The coast of giants: an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high schoolers on the Adriatic coast of Croatia》中,克羅地亞亞得里亞海岸(不包含達爾馬提亞地區)高中生馬氏指數平均值男性為91.68,女性為87.32,具體分佈如下:
注:受測個體為17-20歲的高中生,18-20歲為主 [164-165] 
馬氏指數分型
男(n=209)
女(n=171)
n
%
n
%
超短腿型(X~74.9)
0
0.00%
3
1.75%
短腿型(75.0~79.9)
1
0.48%
7
4.09%
亞短腿型(80.0~84.9)
14
6.70%
46
26.90%
中腿型(85.0~89.9)
64
30.62%
65
38.01%
亞長腿型(90.0~94.9)
81
38.76%
41
23.98%
長腿型(95.0~99.9)
38
18.18%
5
2.92%
超長腿型(100.0~X)
11
5.26%
4
2.34%
學童生徒の下肢高座高指數 (Skelic Index)の加齢変化
學童生徒の下肢高座高指數 (Skelic Index)の加齢変化(3張)
(五)韓國、日本、美國 [28]  學生馬氏軀幹腿長指數隨年齡的變化,如圖冊所示 [74] 
(六)2009年7月,在山東省壽光市調查了漢族778例(男為428例,女為350例),腿身比平均值和極端值數據如下:
項目
男女差
坐高指數
平均值
53.9
54.6
-0.70
最小值
49.1
49.2
-0.10
最大值
57.5
61
-3.50
馬氏指數
平均值
85.53
83.15
2.38
最小值
73.91
63.93
9.98
最大值
103.67
103.25
0.41
身高坐高之間有非常顯著的線性迴歸關係,可用迴歸方程(男:身高=1.504×坐高+319.370;女:身高=1.293×坐高+463.751)由坐高來推測身高。也可用迴歸方程(男:坐高=0.444×身高+159.933;女:坐高=0.442×身高+162.867)由身高推測坐高 [24] 
注:迴歸分析是藉助函數關係式反映自變量的變動對因變量的影響,必須明確自變量因變量自變量因變量位置互換時所得的迴歸方程不同 [160] 給定自變量的數值時只能推算因變量的可能取值 [161] 不能逆推 [162-163] 
坐高(mm)
身高(mm)
身高-坐高(mm)
馬氏指數
男女差
男女差
男女差
770
——
1459.36
——
——
689.36
——
——
89.53
——
790
1507.53
1485.22
22.31
717.53
695.22
22.31
90.83
88.00
2.82
810
1537.61
1511.08
26.53
727.61
701.08
26.53
89.83
86.55
3.28
830
1567.69
1536.94
30.75
737.69
706.94
30.75
88.88
85.17
3.70
850
1597.77
1562.80
34.97
747.77
712.80
34.97
87.97
83.86
4.11
870
1627.85
1588.66
39.19
757.85
718.66
39.19
87.11
82.60
4.50
890
1657.93
1614.52
43.41
767.93
724.52
43.41
86.28
81.41
4.88
910
1688.01
1640.38
47.63
778.01
730.38
47.63
85.50
80.26
5.23
930
1718.09
1666.24
51.85
788.09
736.24
51.85
84.74
79.17
5.58
950
1748.17
1692.10
56.07
798.17
742.10
56.07
84.02
78.12
5.90
970
1778.25
——
——
808.25
——
——
83.32
——
——
990
1808.33
——
——
818.33
——
——
82.66
——
——
1010
1838.41
——
——
828.41
——
——
82.02
——
——
身高(mm)
坐高(mm)
身高-坐高(mm)
馬氏指數
男女差
男女差
男女差
1400
——
781.67
——
——
618.33
——
——
79.10
——
1430
——
794.93
——
——
635.07
——
——
79.89
——
1460
808.17
808.19
-0.01
651.83
651.81
0.01
80.65
80.65
0.00
1490
821.49
821.45
0.05
668.51
668.55
-0.05
81.39
81.39
0.00
1520
834.81
834.71
0.11
685.19
685.29
-0.11
82.08
82.10
-0.02
1550
848.13
847.97
0.17
701.87
702.03
-0.17
82.75
82.79
-0.04
1580
861.45
861.23
0.23
718.55
718.77
-0.23
83.41
83.46
-0.05
1610
874.77
874.49
0.29
735.23
735.51
-0.29
84.05
84.11
-0.06
1640
888.09
887.75
0.35
751.91
752.25
-0.35
84.67
84.74
-0.07
1670
901.41
901.01
0.41
768.59
768.99
-0.41
85.26
85.35
-0.08
1700
914.73
914.27
0.47
785.27
785.73
-0.47
85.85
85.94
-0.09
1730
928.05
927.53
0.53
801.95
802.47
-0.53
86.41
86.52
-0.11
1760
941.37
940.79
0.59
818.63
819.21
-0.59
86.96
87.08
-0.12
1790
954.69
——
——
835.31
——
——
87.49
——
——
1820
968.01
——
——
851.99
——
——
88.01
——
——
1850
981.33
——
——
868.67
——
——
88.52
——
——
1880
994.65
——
——
885.35
——
——
89.01
——
——
由此可見,同身高段女性腿略長,同坐高段男性腿明顯更長。
因此,所謂的“同等條件”其實完全取決於如何幹擾和限制抽取樣本使得抽取樣本不具有代表性、遍歷性不能覆蓋全體樣本空間 [175]  既可以定義“同等條件”為“同身高段”也可以定義為“同坐高段”導致結論剛好相反 [24]  [21]  [157] 
澳大利亞國防軍體測數據 澳大利亞國防軍體測數據
(七)《Statistical approaches to relationships between sitting height and leg length in adults》中,澳大利亞國防軍馬氏指數平均值男性(n=938)為91.7,女性(n=715)為90.1,具體數據如三線表所示:
坐高和坐骨下肢長的線性關係(澳大利亞)
坐高和坐骨下肢長的線性關係(澳大利亞)(2張)
如圖冊所示,由線性擬合可以得出——同坐高段男性腿明顯更長 [159] 
效應量中等(d=0.65) 效應量中等(d=0.65) [170]
(八)《2015 7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조사사업》中,男性(n=3189)馬氏指數均值85.93,標準差3.95,標準誤0.07;女性(n=3221)馬氏指數均值83.38,標準差3.86,標準誤0.07。男女均值相差2.55,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Z=26.07,p=0.00000),效應量中等(d=0.65) [25]  。各百分位數值如表所示:
MIN
P1
P3
P5
P10
73.74
77.44
78.68
79.56
80.95
70.88
74.20
76.15
77.17
78.57
性差
2.86
3.24
2.53
2.39
2.38
P15
P20
P25
P30
P35
81.85
82.60
83.24
83.81
84.34
79.50
80.23
80.84
81.40
81.87
性差
2.35
2.37
2.40
2.41
2.47
P40
P45
P50
P55
P60
84.88
85.41
85.88
86.34
86.87
82.34
82.82
83.28
83.77
84.28
性差
2.54
2.59
2.60
2.57
2.59
P65
P70
P75
P80
P85
87.30
87.92
88.54
89.18
90.00
84.75
85.24
85.83
86.56
87.34
性差
2.55
2.68
2.71
2.62
2.66
P90
P95
P97
P99
MAX
90.95
92.40
93.22
95.41
116.64
88.35
89.95
90.78
92.63
98.48
性差
2.60
2.45
2.44
2.78
18.16
韓國兩性馬氏指數分佈直方圖 韓國兩性馬氏指數分佈直方圖 [170]
馬氏指數分佈如下 :
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分型(n:男=3189;女=3221)
性別
超短腿型
短腿型
亞短腿型
中腿型
亞長腿型
長腿型
超長腿型
n
%
n
%
n
%
n
%
n
%
n
%
n
%
4
0.13%
200
6.27%
1111
34.84%
1396
43.78%
441
13.83%
33
1.03%
4
0.13%
49
1.52%
536
16.64%
1585
49.21%
892
27.69%
148
4.59%
11
0.34%
0
0.00%
迴歸分析
迴歸分析(16張)
加入前提條件進行限制,統計數據如表所示:身高段女性腿略長坐高段男性腿明顯更長腿長段男性身高明顯更高 [169-170] 
身高段
(mm)
男(n=3189)
女(n=3221)
男女差
n
坐高
(mm)
腿長
(mm)
馬氏
指數
n
坐高
(mm)
腿長
(mm)
馬氏
指數
坐高
(mm)
腿長
(mm)
馬氏
指數
1354-1399
1
625
729
116.6
1
771
623
80.8
注:該男性為異常值
1400-1449
22
791
643
81.5
1450-1499
192
820
660
80.5
1500-1549
6
850
689
81.0
593
842
686
81.5
8
3
-0.5
1550-1599
49
869
711
81.9
1042
860
715
83.2
9
-4
-1.3
1600-1649
289
886
744
84.1
925
880
742
84.4
6
2
-0.4
1650-1699
744
907
770
84.9
362
901
767
85.2
6
3
-0.2
1700-1749
1074
928
796
85.9
75
919
796
86.6
9
0
-0.8
1750-1799
722
947
825
87.2
9
944
817
86.7
3
8
0.6
1800-1849
244
969
850
87.9
1850-1899
55
992
874
88.2
1900-1915
5
1009
898
89.1
坐高段
(mm)
男(n=3189)
女(n=3221)
男女差
n
身高
(mm)
腿長
(mm)
馬氏
指數
n
身高
(mm)
腿長
(mm)
馬氏
指數
身高
(mm)
腿長
(mm)
馬氏
指數
625-749
1
1354
729
116.6
注:該男性為異常值
750-769
4
1435
672
88.1
770-789
16
1456
676
86.6
790-809
65
1486
685
85.4
810-829
4
1589
769
93.7
251
1512
692
84.3
77
77
9.4
830-849
26
1605
763
90.6
591
1548
708
84.2
57
55
6.4
850-869
78
1628
767
89.1
843
1576
717
83.4
52
50
5.6
870-889
251
1651
770
87.4
774
1608
729
83.0
43
41
4.4
890-909
537
1681
780
86.7
451
1642
743
82.8
39
37
3.9
910-929
817
1711
792
86.2
170
1665
749
81.7
46
43
4.5
930-949
708
1740
801
85.4
47
1699
762
81.3
41
39
4.1
950-969
490
1771
814
85.0
6
1732
774
80.8
39
40
4.1
970-989
199
1801
823
84.2
2
1743
772
79.6
58
51
4.7
990-1009
58
1834
836
83.7
1
1768
776
78.2
66
60
5.5
1010-1029
16
1849
833
82.0
1030-1036
4
1891
859
83.1
腿長段
(mm)
男(n=3189)
女(n=3221)
男女差
n
身高
(mm)
坐高
(mm)
馬氏
指數
n
身高
(mm)
坐高
(mm)
馬氏
指數
身高
(mm)
坐高
(mm)
馬氏
指數
602-619
4
1446
838
72.5
620-639
36
1466
834
75.8
640-659
120
1489
837
77.8
660-679
3
1558
881
76.9
266
1514
844
79.4
44
37
-2.6
680-699
16
1570
878
78.8
446
1542
852
81.1
28
26
-2.3
700-719
60
1608
896
79.5
663
1572
863
82.3
36
33
-2.8
720-739
135
1635
904
81.0
648
1598
869
84.0
37
35
-3.0
740-759
325
1661
910
82.5
552
1626
877
85.5
35
33
-3.1
760-779
541
1689
919
83.9
314
1653
884
87.0
36
35
-3.1
780-799
669
1713
924
85.5
120
1675
886
89.0
38
38
-3.5
800-819
557
1739
930
87.1
38
1707
899
90.0
32
31
-2.9
820-839
462
1767
938
88.4
12
1731
904
91.6
36
34
-3.1
840-859
272
1793
944
89.9
2
1736
887
95.7
57
57
-5.7
860-879
105
1825
957
90.8
880-899
35
1848
961
92.5
900-919
7
1867
964
93.9
920-930
2
1882
957
96.7

身材比例備註

以上表述皆採用“同身高段”,而非“同身高”:
(一)在很多文獻資料中,“同身高”指的是採用分母為身高的指數進行比較,其樣本具有代表性、遍歷性,覆蓋全體樣本空間 [175]  ,包含身高沒有交集的高個子男性和矮個子女性 [167-168]  。之所以得出“同身高男性腿略長 [100]  [174]  ”的結論,實際上指的是全體樣本腿身比平均值男性大於女性 [23]  [5]  [7] 
(二)而“同身高段”這種表述可以避免全體樣本參與,限制在某個身高段(如165-170cm),兩個羣體的腿長平均值進行比較,從而得出“同身高段女性腿略長” [19]  [21]  正是由於腿身比身高正相關(0.3<r<0.5) [170]  [197] 身高越大腿身比傾向 [156]  越大 [20]  [21]  [22]  ;所以才有“全體樣本腿身比平均值男性大於女性 [23]  [5]  [7]  ”的結果。
因此,“同身高段”比“同身高”表述更為準確。

身材比例結論

身高坐高表示腿長身高段女性腿略長 [19]  [21]  坐高段男性腿明顯更長 [24]  [30]  [157]  [158-159] 腿長段男性身高明顯更高 [164-165]  [169-170] 由於腿身比身高正相關(0.3<r<0.5) [170]  [197] 身高越大腿身比傾向 [156]  越大 [20]  [21]  [22]  ;腿身比平均值男性大於女性 [23]  [5]  [7]  ,差異極其顯著(p<0.01) [24]  [167-168] 效應量 [25]  [26-27]  中等(0.5<d<0.8) [28]  [170]  ;腿身比極端值也是男性大於女性 [29-30]  [31]  [169-170]  。而且,雌激素對骨質的成骨細胞有特殊的刺激作用,並影響長骨的成骨中心骨骺的癒合 [32]  [117] 月經初潮早的女生腿身比較小 [75]  ,來潮後,女生軀幹的突增越來越明顯 [33-34]  [179-181]  [187]  ,導致馬氏指數平均值成熟女性遠小於少女 [20]  。而遺精較早對男性腿身比的影響卻沒有那麼充分 [187-189]  。因此,長腿絕非女性第二性徵 [35-36] 同身高段女性腿略長是身高性別二態性的“副產品 [5]  [20]  [70]  , 是“田忌賽馬”的結果 [185] 
受社會文化態度 [37-38]  、審美偏好 [39-40]  、服裝修飾 [42]  [41]  影響,人們更願意也更傾向於用小樣本甚至個例,去印證“腿身比是性別二態性特徵、女性腿身比更大 [43-44]  ”的錯誤想法 [35-36] 

身材比例粗略判斷腿身比

粗略判斷腿身比
粗略判斷腿身比(4張)
雙膝過肩 [76]  [77]  與否、腕線過臀線 [78-79]  與否、腕線過會陰與否皆可粗略地判斷腿身比,而一字馬高舉過頭例外。

身材比例顯腿長

人們通常以為女性顯腿長,其實不然:
女性髖部最寬點位置更低
女性髖部最寬點位置更低(2張)
(一)髖部最寬點的位置:闊筋膜張肌的下端通常是男性人體中髖部的最寬點 [104]  [134] 
女性的大腿看上去似乎比男性的短些 女性的大腿看上去似乎比男性的短些 [134]
女性通常在股骨大轉子下方和大腿外側面的上部有大量的脂肪堆積,向前與大腿前面的脂肪相連,向後與臀部脂肪相接 [10]  。在女性人體中,大轉子下側的脂肪部位才是髖部的最寬點 [104]  ,與臀部的臀褶相對應 [9]  。因此,髖部最寬點高近似於臀溝高 [144]  。女性的髖部最寬點一般略低於男性 [135] 
從背面看,女性由於臀下弧線低於男性,視覺上大腿的比例減短。再加上大腿脂肪豐富、根部粗大,導致女性臀部寬度增加,所以女性的大腿看上去似乎比男性的短些,整個下肢也都顯得更短些 [104]  [134]  [194] 
人體重心男性高於女性
人體重心男性高於女性 (2張)
(二)髖最大寬大轉子點間寬平均值女性略大於男性 [5]  [7]  [23]  大腿圍平均值兩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76]  。同身高或同體重女性髖最大寬大轉子點間寬大腿圍女性遠大於男性 [169-170]  ,差異極其顯著(p<0.01),效應量大(d>0.8)。因此,人體重心女性低於男性 [115] 
穿衣打扮導致男性顯腿短,頭小導致女性顯高 穿衣打扮導致男性顯腿短,頭小導致女性顯高
(三)人們通常以為腿長是顯高最重要的因素,其實不然。女性只是頭小顯高並非腿長顯高 [119] 
女性身材比例和體形不顯腿長,穿衣打扮顯腿長
女性身材比例和體形不顯腿長,穿衣打扮顯腿長(3張)
(四)女性上衣設計較短,穿高腰裙、高腰褲高跟鞋,整體顯腿長;而男性上衣設計較長,生理因素導致褲子穿得低,整體顯腿短。服裝修飾的差異導致男女腿長在視覺上造成錯覺 [42] 
男性穿衣顯腿短、女性脱衣顯腿短 男性穿衣顯腿短、女性脱衣顯腿短 [192]
綜上所述,從身材比例和體形角度看,女性更顯腿短。但是,受社會文化態度 [37-38]  、審美偏好 [39-40]  等影響,女性心理上更傾向於顯腿長,並通過服裝修飾服裝修飾 [42]  [41]  、拍攝技巧 [177]  等手段實現。

身材比例大小腿長比例

身材比例大腿長相關指數

股骨頭深嵌於髖臼內,其頂端不能捫及 股骨頭深嵌於髖臼內,其頂端不能捫及 [120]
大腿長股骨長股骨是人體最粗最長的長骨 [80] 小腿有兩長骨,即脛骨腓骨,通常小腿長指脛骨長 [46]  ,也有文獻指腓骨長 [67]  。國人股骨長於脛骨7-10cm,只有脛骨長加上足高後(即脛骨點高),才能接近或超過股骨的長度 [81]  。而人類的(脛骨長/股骨長)×100平均只有80多 [82]  。也就是説,我們平常説的運動員、模特或某些人“小腿比大腿長 [76]  ”,一般情況下,只是(脛骨長/股骨長)×100指數比普通人高而已,並不能得出他們脛骨比股骨長。
體部測量點 體部測量點 [83]
由於大腿頂端難以找到確定的測點,所以不易進行精確的測量,股骨頭頂端雖是一個較好的起點,但探尋困難且不易準確 [46]  。在《用於技術設計的人體測量基礎項目》 [68]  中,大腿長用“髂前上棘點(is)至脛骨點(ti)的垂直距離”表示,該長度大於真正的大腿長(股骨長) [46]  。在體育測量中,大腿長大轉子點高(下肢長B)減去脛骨點高小腿長A)表示 [84]  ,該長度小於真正的大腿長(股骨長) [46]  。在《服裝用人體測量的部位與方法》 [85]  中,大腿長用“腿內側自會陰點脛骨點(膝部)的垂直距離”表示,該長度小於真正的大腿長股骨長 [46] 
網傳大腿與小腿長度比實際上非常不嚴謹 網傳大腿與小腿長度比實際上非常不嚴謹
而網傳大腿小腿長度比理想應為3:5,實際上這個説法是非常不嚴謹的。圖中所謂的“大腿長”實際等於臀溝高膝高,遠小於真正的大腿長股骨長)。所謂的“小腿長”實際等於膝高,遠大於真正的小腿長(脛骨長) [46]  [51] 
[(大轉子點高-脛骨點高)/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25.30,亞洲女性平均為25.75 [5]  ;歐美男性平均為24.88,歐美女性平均為25.13 [8] 
[(大轉子點高-脛骨點高)/大轉子點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49.53,亞洲女性平均為50.30 [5]  ;歐美男性平均為47.70,歐美女性平均為48.00 [8] 
[(大轉子點高-脛骨點高)/脛骨點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98.12,亞洲女性平均為101.21 [5]  ;歐美男性平均為91.20,歐美女性平均為92.31 [8] 

身材比例脛骨點高相關指數

(脛骨點高/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25.79,亞洲女性平均為25.44 [5]  ;歐美男性平均為27.28,歐美女性平均為27.23 [8] 
(脛骨點高/大轉子點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50.47,亞洲女性平均為49.70 [5]  ;歐美男性平均為52.30,歐美女性平均為52.00 [8] 

身材比例小腿長相關指數

Crural指數
Crural指數(2張)
小腿長即脛骨長,是從脛骨點(ti)至內踝點(sph)的垂直距離 [68]  ;採用間接測量的方法,等於脛骨點高減去內踝高 [46] 
身高小腿長指數=(小腿長/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21.85,亞洲女性平均為21.30 [5] 
(小腿長/大轉子點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42.77,亞洲女性平均為41.61 [5] 
粗略判斷大小腿比例
粗略判斷大小腿比例(2張)
Crural指數=(脛骨長/股骨長)×100,指數高的人更適於參加跳的運動,幾乎所有跳躍的動物都有非常高的Crural指數 [86]  ,如跳兔、袋鼠、跳鼠等 [82]  。大腿短、小腿長可謂之羚羊腿 [87] 
Crural指數可作為人或動物生活地區年均氣温的衡量指標,低緯度地區的人或動物類羣該指數大於高緯度地區的人或動物類羣 [88] 
不同地區的人Crural指數
不同地區的人Crural指數(3張)
不同地區的人Crural指數如圖冊所示 [89] 

身材比例身高腿圍比例

身材比例身高大腿圍指數

大腿圍又稱大腿最大圍,絕非大腿中部圍 大腿圍又稱大腿最大圍,絕非大腿中部圍 [46]
(一)大腿圍是經臀股溝點的大腿水平圍長,又稱為大腿最大圍,絕非大腿中部圍 [46]  。正確和錯誤測量方法如圖冊所示 [90]  [171] 
《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節選,如表所示,以供參考:
項目
男女差
身高(mm)
1714
1591.3
122.7
大腿圍(臀溝)(mm)
535.7
526.8
8.9
(大腿圍(臀溝)/身高)×100
31.25
33.11
-1.85
大腿圍(mm)
528.9
527.9
1
(大腿圍/身高)×100
30.86
33.17
-2.32
大腿厚(mm)
168.2
180.7
-12.5
(大腿厚/身高)×100
9.81
11.36
-1.54
大腿寬(mm)
165.2
163.4
1.8
(大腿寬/身高)×100
9.64
10.27
-0.63
由此可見,女性大腿更厚,同身高女性大腿更寬、更粗 [5] 
身高大腿圍指數=(大腿圍/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30.86,亞洲女性平均為33.17 [5]  ;歐美男性平均為33.97,歐美女性平均為35.61 [7] 
山東省少年兒童體質調查
山東省少年兒童體質調查(6張)
1979年,山東省城市男女7-25歲的大腿圍、(大腿圍/身高)×100數據如圖冊所示。由此可見:各年齡組大腿圍數據女性均略大於男性;(大腿圍/身高)×100指數女性明顯大於男性,差異極其顯著 [138] 
《2015 7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조사사업》中,不同體重範圍的大腿圍平均值如表所示。由此可見,同等體重,大腿圍平均值女性遠大於男性。
體重範圍(kg)
男(n=3186)
女(n=3221)
大腿圍男女差(mm)
n
大腿圍(mm)
n
大腿圍(mm)
36.8-39.9
12
453
40.0-44.9
5
443
138
485
-42
45.0-49.9
45
462
541
511
-49
50.0-54.9
153
486
781
532
-46
55.0-59.9
320
511
773
555
-44
60.0-64.9
505
533
516
574
-41
65.0-69.9
581
555
228
590
-35
70.0-74.9
508
576
113
610
-34
75.0-79.9
431
593
54
638
-45
80.0-84.9
271
610
30
655
-45
85.0-89.9
160
628
20
675
-47
90.0-94.9
96
644
7
703
-59
95.0-99.9
45
667
4
710
-43
100.0-104.9
34
685
1
772
-87
105.0-109.9
18
695
1
780
-85
110.0-114.9
9
717
2
779
-62
115.0-139.2
5
760
男性(n=3189)(大腿圍/身高)×100均值32.88,標準差2.89,標準誤0.05;女性(n=3221)(大腿圍/身高)×100均值34.67,標準差2.76,標準誤0.05。男女均值相差-1.79,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Z=-25.30,p=0.00000) [25]  。各百分位數值如表所示,由此可見,(大腿圍/身高)×100同一百分位數女性遠大於男性 [169-170] 
MIN
P1
P3
P5
P10
22.07
26.73
27.73
28.25
29.22
25.93
29.07
30.11
30.65
31.35
性差
-3.86
-2.34
-2.38
-2.40
-2.13
P15
P20
P25
P30
P35
29.20
30.40
30.92
31.43
31.81
31.94
32.38
32.77
33.14
33.48
性差
-2.74
-1.98
-1.85
-1.71
-1.67
P40
P45
P50
P55
P60
32.13
32.51
32.82
33.18
33.55
33.80
34.14
34.47
34.79
35.14
性差
-1.67
-1.63
-1.65
-1.61
-1.59
P65
P70
P75
P80
P85
33.88
34.26
34.69
35.08
35.69
35.49
35.86
36.28
36.79
37.29
性差
-1.61
-1.60
-1.59
-1.71
-1.60
P90
P95
P97
P99
MAX
36.50
37.79
38.55
40.77
45.82
38.10
39.49
40.36
42.56
49.97
性差
-1.60
-1.70
-1.81
-1.79
-4.15
身高大腿圍指數=(大腿圍/身高)×100 身高大腿圍指數=(大腿圍/身高)×100 [20]
(二)身高大腿圍指數、大腿長圍度指數女性均大於男性,差異顯著。也就是説,同身高女性大腿更粗 [6]  ;女性腿相對粗短,男性相對細長 [20]  [91]  。這與體脂分佈的性別差異有關 [92] 雌激素抑制脂肪在上腹部的囤積,增加脂肪在臀部大腿的囤積 [3]  [14] 
男生上體寬粗、下肢細長;女生上體窄細、下肢粗短 男生上體寬粗、下肢細長;女生上體窄細、下肢粗短 [20]
雖然男性的肌肉含量比女性多得多。但1993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女性的下肢肌肉力量達到了男性的60%~70%,而上肢只有男性50%~60%,女性的肌肉更傾向分佈於下肢。與男性相比,女性下肢肌肉質量佔全身的比例更高。在相同的體重下,女性的下肢肌肉力量和男性幾乎相同,但是上半身的肌肉力量低於男性 [93-94]  。因此,女性大腿圍指數大於男性,不僅僅涉及脂肪分佈,還涉及肌肉分佈。
跳高、長跑運動員等大腿圍大腿圍指數較小,因此,男人腿細腎虛的説法是不妥的 [95] 

身材比例身高小腿圍指數

身高小腿圍指數=(腿肚圍/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21.14,亞洲女性平均為21.25 [5]  ;歐美男性平均為21.53,歐美女性平均為21.63 [7] 

身材比例肩臀寬比例

身材比例定義

肩臀比的兩性差異 肩臀比的兩性差異
(1)最大肩寬/肩最大寬:在三角肌部位上,上臂向外最突出部位間的橫向水平直線距離 [83] 
男、女體型的比較 男、女體型的比較 [41]
(2)臀寬/立位臀寬 [46]  /髖最大寬:左右側大腿部最向外側突出點之間的直線距離。用圓杆直腳規測量。此項測量不必考慮大轉子,只採用大腿部向外側最突出之點 [51] 
注:闊筋膜張肌的下端通常是男性人體中髖部的最寬點 [134]  。在女性人體中,大轉子下側的脂肪部位才是髖部的最寬點 [104]  ,與臀部的臀褶相對應 [9]  。因此,髖部最寬點高近似於臀溝高 [144]  。女性的髖部最寬點一般略低於男性 [135] 

身材比例標準數據

(最大肩寬/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26.62,亞洲女性平均為25.63 [5]  ;歐美男性平均為28.01,歐美女性平均為26.55 [7] 
(髖最大寬/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19.12,亞洲女性平均為20.78 [5]  ;歐美男性平均為19.47,歐美女性平均為21.03 [7] 
(髖最大寬/最大肩寬)×100:亞洲男性平均為71.85,亞洲女性平均為81.09 [5]  ;歐美男性平均為69.50,歐美女性平均為79.22 [7] 
由此可見,男性肩寬臀窄,女性肩窄臀寬,兩性差異顯著。

身材比例百分位數

效應量大(d=-1.45) 效應量大(d=-1.45) [170]
《2015 7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조사사업》中,男性(n=3189)(髖最大寬/身高)×100均值19.00,標準差0.95,標準誤0.02;女性(n=3221)(髖最大寬/身高)×100均值20.53,標準差1.15,標準誤0.02。男女均值相差-1.53,差異具有高度統計學意義(Z=-58.30,p=0.00000),效應量大(d=-1.45) [25]  。各百分位數值如表所示,由此可見,(髖最大寬/身高)×100同一百分位數女性遠大於男性 [169-170] 
MIN
P1
P3
P5
P10
15.48
17.02
17.32
17.51
17.83
16.33
18.22
18.56
18.79
19.15
性差
-0.85
-1.20
-1.24
-1.28
-1.32
P15
P20
P25
P30
P35
18.03
18.20
18.36
18.47
18.58
19.41
19.62
19.76
19.90
20.06
性差
-1.38
-1.42
-1.40
-1.43
-1.48
P40
P45
P50
P55
P60
18.71
18.84
18.96
19.09
19.20
20.19
20.33
20.47
20.60
20.73
性差
-1.48
-1.49
-1.51
-1.51
-1.53
P65
P70
P75
P80
P85
19.34
19.47
19.60
19.77
19.97
20.88
21.03
21.22
21.41
21.67
性差
-1.54
-1.56
-1.62
-1.64
-1.70
P90
P95
P97
P99
MAX
20.21
20.62
20.85
21.42
22.82
21.97
22.48
22.85
23.60
28.28
性差
-1.76
-1.86
-2.00
-2.18
-5.46
效應量大(d=-2.12) 效應量大(d=-2.12) [170]
男性(n=3189)(髖最大寬/肩最大寬)×100均值70.86,標準差3.25,標準誤0.06;女性(n=3221)(髖最大寬/肩最大寬)×100均值78.73,標準差4.12,標準誤0.07。男女均值相差-7.87,差異具有高度統計學意義(Z=-84.90,p=0.00000),效應量大(d=-2.12) [25]  。各百分位數值如表所示,由此可見,(髖最大寬/肩最大寬)×100同一百分位數女性遠大於男性 [169-170] 
MIN
P1
P3
P5
P10
56.90
63.66
64.90
65.79
66.88
58.67
69.36
71.19
72.22
73.71
性差
-1.77
-5.70
-6.29
-6.43
-6.83
P15
P20
P25
P30
P35
67.60
68.21
68.72
69.20
69.63
74.70
75.41
75.99
76.54
77.12
性差
-7.10
-7.20
-7.27
-7.34
-7.49
P40
P45
P50
P55
P60
70.04
70.35
70.73
71.14
71.57
77.62
78.10
78.64
79.08
79.63
性差
-7.58
-7.75
-7.91
-7.94
-8.06
P65
P70
P75
P80
P85
72.01
72.45
72.98
73.46
74.07
80.24
80.78
81.30
81.98
82.83
性差
-8.23
-8.33
-8.32
-8.52
-8.76
P90
P95
P97
P99
MAX
74.88
76.24
77.25
79.22
89.95
83.99
85.67
86.71
88.83
100.54
性差
-9.11
-9.43
-9.46
-9.61
-10.59

身材比例肩寬、髂寬、髖寬比例

身材比例定義

(1)肩寬/肩峯寬:左、右肩峯點(a)之間的直線距離。
(2)髂嵴間寬/髂結節間徑 [96]  /髂寬 [81]  /骨盆寬/腹寬:左、右髂嵴點(ic)之間的直線距離。
注:該點是髂嵴向外最突出的點 [83]  髂嵴高近似於臍高 [139]  [5]  [7] 
(3)大轉子間寬/大粗隆間徑 [97]  /髖寬 [81]  :左右側大轉子最向外側突出點之間的直線距離。
注:大轉子在凹窩附近 [51]  ,側卧時股骨大轉子內旋可導致假性凸起 [105]  。大轉子外突點高接近於臀峯點高 [52]  ,遠大於會陰高、臀溝高 [5]  [7] 

身材比例男女差異

人體軀幹示意圖 人體軀幹示意圖 [81]
肩寬(肩峯寬)、髂寬(骨盆寬)、髖寬(大轉子間寬) [46]  這三個寬度正好將人體軀幹分成兩個梯形,如圖所示:
(髂寬/肩寬)×100和(髂寬/髖寬)×100 (髂寬/肩寬)×100和(髂寬/髖寬)×100 [81]
一般正常兒童少年,(髂寬/肩寬)×100和(髂寬/髖寬)×100兩指數變化規律如圖所示:
從圖中看出,(髂寬/肩寬)×100指數,男性從小到大無顯著差異,有一定穩定性,易於預測。而女性隨着進入青春發育期,由於骨盆寬度增加,(髂寬/肩寬)×100指數從12歲後逐漸增大,到16歲後才能穩定下來。從12歲到16歲的4年間,該指數平均增大6.8%。由於12歲以後骨盆向橫向增長明顯,女性肩本身又比男性窄,所以女性(髂寬/肩寬)×100指數高於男性。
男女差異 男女差異 [98]
(髂寬/髖寬)×100指數,一般男少年各年齡組間無顯著差異,變化相對穩定,易於預測。女少年在8歲以前趨向男性,隨着青春發育期的到來,女性化逐漸明顯,髖部的增寬使指數下降與男性有明顯的差別 [81] 

身材比例標準數據

身高肩寬指數=(肩寬/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23.19,亞洲女性平均為22.55 [5]  ;歐美男性平均為23.31,歐美女性平均為22.06 [8] 
身高骨盆寬指數=(骨盆寬/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15.83,亞洲女性平均為16.53 [5]  ;歐美男性平均為15.43,歐美女性平均為16.22 [8] 
(大轉子間寬/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17.89,亞洲女性平均為20.00 [5] 
肩寬骨盆寬指數=(骨盆寬/肩寬)×100:亞洲男性平均為68.48,亞洲女性平均為73.30 [5]  ;歐美男性平均為66.17,歐美女性平均為73.53 [8] 
髖寬指數=(骨盆寬/大轉子間寬)×100:亞洲男性平均為88.75,亞洲女性平均為82.65 [5] 
軀幹寬指數=(大轉子間寬/肩寬)×100:亞洲男性平均為77.16,亞洲女性平均為88.68 [5] 
由此可見:男性肩寬平均值大於女性,(肩寬/身高)×100平均值大於女性。骨盆寬平均值男性略大於女性,(骨盆寬/身高)×100、(骨盆寬/肩寬)×100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也就是説,男性肩寬骨盆窄,女性肩窄骨盆寬,兩性差異顯著。
女性大轉子間寬平均值略大於男性,(大轉子間寬/身高)×100、(大轉子間寬/肩寬)×100平均值明顯大於男性,(骨盆寬/大轉子間寬)×100平均值明顯小於男性。

身材比例偽概念“假胯寬”

身材比例簡介

胯寬是俗語而非術語,其主要涉及3個人體測量術語:髂嵴間寬 [46]  <大轉子間寬 [81]  髖最大寬 [51]  [60] 
大轉子在凹窩處,髖部最寬點在大轉子下方(古德芬格,2015) 大轉子在凹窩處,髖部最寬點在大轉子下方(古德芬格,2015) [134]
(一)在人體測量中,髂寬即骨盆寬、腹寬(席煥久,2010) [46] 
體育測量中,髖寬指大轉子間寬(曾凡輝,1992) [81] 
髖最大寬的嚴謹定義,出自復旦人類學家邵象清教授的著作 髖最大寬的嚴謹定義,出自復旦人類學家邵象清教授的著作 [51]
人體測量的活體測量中,髖最大寬臀寬 [46]  髖部最寬點為大腿外側最突出點(邵象清,1985) [51]  ,在大轉子下方(size-JPN 2004-2006 [144-146]  ;艾略特·古德芬格,2015 [104]  [134]  )。
整形外科中的馬褲腿,減脂後大轉子的位置 整形外科中的馬褲腿,減脂後大轉子的位置 [105]
(二)網絡名詞假胯寬(假髖寬) [99]  其理論定義“髂嵴間寬為真胯寬,大轉子間寬為假胯寬錯誤認為“髂嵴間寬是髖最大寬,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是股骨內旋所致”其理論對髂嵴點大轉子髖部最寬點的體表具體位置描述錯誤試圖在髖部最寬點(轉子下脂肪處)找出大轉子內旋的骨骼解剖特徵從而到達到“體態矯正改善假胯寬,使大轉子間寬小於髂嵴間寬”的營銷目的 [123] 
人體解剖學中,大轉子位置高於會陰點、臀溝 人體解剖學中,大轉子位置高於會陰點、臀溝 [59]
人體測量——大轉子點遠高於會陰點 人體測量——大轉子點遠高於會陰點 [140]

身材比例人體寬度測量值

不少地區骨盆寬(即腹寬)絕對值男性略大於女性
不少地區骨盆寬(即腹寬)絕對值男性略大於女性(2張)
(一)人們常説“男性骨盆窄,女性骨盆寬”,這其實是相對於身高、肩寬而言,身高骨盆寬指數、肩寬骨盆寬指數女性大於男性 [46]  。就骨盆寬平均值而言,男性略大於女性 [89]  [100]  [129] 
人體測量術語
人體測量術語(7張)
(二)其次,骨盆寬又稱為髂嵴間寬,是腹寬,而不是臀寬髖最大寬 [46]  ;大轉子間寬又稱髖寬 [81]  ,接近髖最大寬;三者關係為——髂嵴間寬<大轉子間寬<髖最大寬 [5] 
髂嵴間寬<大轉子間寬<髖最大寬
髂嵴間寬<大轉子間寬<髖最大寬(3張)
(三)在人體尺寸平均值中,只有大轉子間寬和髖最大寬測量值,女性始終略大於男性。同身高,兩性差異極其顯著 [101]  。也就是説,女性髖關節更寬,從腹部至髖部的寬度增加得更為明顯,構成了女性特有的曲線美。相關數據如下 [5] 
項目
男女差
身高(mm)
1714.0
1591.3
122.7
髂嵴間寬(mm)
272.2
263.0
9.2
(髂嵴間寬/身高)×100
15.9
16.5
-0.6
大轉子間寬(mm)
306.7
318.2
-11.5
(大轉子間寬/身高)×100
17.9
20.0
-2.1
(髂嵴間寬/大轉子間寬)×100
88.8
82.7
6.1
髖最大寬(mm)
327.8
330.7
-2.9
(髖最大寬/身高)×100
19.1
20.8
-1.7
大轉子間寬-髂嵴間寬(mm)
34.5
55.2
-20.7
髖最大寬-髂嵴間寬(mm)
55.6
67.7
-12.1
髖最大寬-大轉子間寬(mm)
21.1
12.5
8.6

身材比例測量點的位置

髂嵴最高點、臍點、髂嵴點 髂嵴最高點、臍點、髂嵴點 [143]
(一)髂嵴點的位置骨盆的上緣就是髂嵴,兩側髂嵴的最寬處,也即是髂嵴最向外突之點(該處成一結節,叫髂結節)也就是髂嵴點 [121] 髂嵴高近似於臍高 [5]  [7]  [139] 
大轉子外突點高接近於臀峯點高,遠大於會陰高、臀溝高 大轉子外突點高接近於臀峯點高,遠大於會陰高、臀溝高 [143]
(二)大轉子的位置:令被測者將大腿外展,體部向外展的大腿側屈。此時,大轉子部位的皮膚形成一個凹窩,由此處可探得此測點 [51]  側卧時股骨大轉子內旋可導致假性凸起 [105]  大轉子外突點高接近於臀峯點高 [52] 遠大於會陰高臀溝高 [5]  [7] 
大轉子點高遠大於會陰高、臀溝高 大轉子點高遠大於會陰高、臀溝高 [50]
(三)髖部最寬點的位置
闊筋膜張肌的下端通常是男性人體中髖部的最寬點 闊筋膜張肌的下端通常是男性人體中髖部的最寬點 [134]
(1)闊筋膜張肌的下端通常是男性人體中髖部的最寬點 [104]  [134] 
正常女性的髖部最寬點在大轉子下方,臀溝下緣處 正常女性的髖部最寬點在大轉子下方,臀溝下緣處 [10]
女性通常在股骨大轉子下方和大腿外側面的上部有大量的脂肪堆積,向前與大腿前面的脂肪相連,向後與臀部脂肪相接 [10]  。在女性人體中,大轉子下側的脂肪部位才是髖部的最寬點 [104]  ,與臀部的臀褶相對應 [9]  。因此,髖部最寬點高近似於臀溝高 [144]  。女性的髖部最寬點一般略低於男性 [135] 
髖部最寬點高近似於臀溝高 髖部最寬點高近似於臀溝高 [144]
消瘦的病人,因大轉子特別明顯隆起,覆蓋其表面的皮膚受壓後容易形成褥瘡 [130] 
體部測量點的位置高低 體部測量點的位置高低 [144]
(2)在人體測量中,髂嵴以下、臀溝以上各測量點至地面垂距從高到低依次為:髂嵴高臍高 [139]  髂前上棘點高大轉子點高臀峯點高、大轉子外突點高 [52] 會陰高臀溝高 [5]  [7] 髖部最寬點高 [144] 
《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節選,以供參考 [7] 
項目
男女差
身高(cm)
162.94
175.58
12.64
髂嵴點高(cm)
98.88
107.34
8.46
(髂嵴點高/身高)×100
60.68
61.13
0.45
臍高(cm)
98.21
105.88
7.67
(臍高/身高)×100
60.27
60.30
0.03
大轉子點高(cm)
86.16
92.83
6.67
(大轉子點高/身高)×100
52.88
52.87
-0.01
臀峯點高(cm)
83.83
88.74
4.91
(臀峯點高/身高)×100
51.45
50.54
-0.91
會陰高(cm)
77.14
83.72
6.58
(會陰高/身高)×100
47.34
47.68
0.34
臀溝高(cm)
74.43
81.44
7.01
(臀溝高/身高)×100
45.68
46.38
0.70
《AIST/HQL人體寸法・形狀データベース2003》中,統計量【青年羣】(單位:mm)如下,以供參考 [52] 
注:大轉子點高臀峯點高 [7-8]  、大轉子外突點高 [52] 
項目
男女差
身高(mm)
1696.7
1578.3
118.4
髂嵴點高(mm)
957.2
892.9
64.3
(髂嵴點高/身高)×100
56.4
56.6
-0.2
臀峯點高(mm)
833.9
775.4
58.5
(臀峯點高/身高)×100
49.1
49.1
0.0
大轉子外突點高(mm)
832.0
770.8
61.2
(大轉子外突點高/身高)×100
49.0
48.8
0.2
會陰高(mm)
754.9
701.2
53.7
(會陰高/身高)×100
44.5
44.4
0.1
臀溝高(mm)
738.4
681.1
57.3
(臀溝高/身高)×100
43.5
43.2
0.4
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
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6張)
《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節選,以供參考 [5] 
項目
男女差
身高(mm)
1714.0
1591.3
122.7
髂嵴最高點高(mm)
1014.2
943.9
70.3
(髂嵴最高點高/身高)×100
59.2
59.3
-0.1
臍高(mm)
1003.6
925.1
78.5
(臍高/身高)×100
58.6
58.1
0.4
髂前上棘點高(mm)
933.4
847.2
86.2
(髂前上棘點高/身高)×100
54.5
53.2
1.2
大轉子點高(mm)
875.7
814.5
61.2
(大轉子點高/身高)×100
51.1
51.2
-0.1
會陰高(mm)
783.3
714.5
68.8
(會陰高/身高)×100
45.7
44.9
0.8
臀溝高(mm)
748.7
692.3
56.4
(臀溝高/身高)×100
43.7
43.5
0.2
髖最大寬測量點低於大轉子外突點 髖最大寬測量點低於大轉子外突點 [102]
(3)因此,正常人髖最大寬測量點不會高於大轉子外突點,如圖所示 [102]  。而絕大多數女性髖最大寬測量點還要低於大轉子外突點,在大轉子下方,與臀褶相對應 [9] 
髖部最寬點在大轉子下方,而非上方 髖部最寬點在大轉子下方,而非上方

身材比例異常比例

髂嵴間寬和大轉子間寬的大小關係 髂嵴間寬和大轉子間寬的大小關係
從後方觀察髂嵴間徑與大轉子間徑的比例,如圖所示 [103] 
(一)圖1為正常人,即所謂的“假胯寬”。其特點為髂嵴間寬<大轉子間寬<髖最大寬 [5] 
女性骨盆區域的最寬處在大轉子下方,與臀溝同高
女性骨盆區域的最寬處在大轉子下方,與臀溝同高(2張)
女性大腿的脂肪遠多於小腿,它形成了大腿外側脂肪墊(outer thigh fat pad)。該脂肪墊位於大腿外上部的表面,在股骨大轉子的下方,覆蓋於股外側肌上。它向上與臀後側脂肪墊融匯,並繞至大腿後側、臀部下方,與臀部脂肪的向下延伸部融匯。女性骨盆區域的最寬處,由大腿外側脂肪墊構成。該點就在緊靠股骨大轉子的下方位置,與臀溝同高男性臀部的最寬處通常位於闊筋膜張肌的遠端由於大腿脂肪豐富、根部粗大,導致女性臀部寬度增加,所以女性的大腿看上去似乎比男性的短些,整個下肢也都顯得更短些 [104]  [134]  [194] 
當該區域有大量脂肪堆積時,常可看到該區域的皮膚上出現許多深深的凹陷,呈麻點狀或乾酪狀。這是由於連接凹陷部位皮膚深面與包裹肌肉的深筋膜之間的條索狀纖維束缺乏彈性,導致纖維束之間的脂肪外突造成的 [10] 
減少轉子下脂肪,大轉子間寬幾乎成了髖最大寬
減少轉子下脂肪,大轉子間寬幾乎成了髖最大寬(2張)
轉子下脂肪過多,導致大腿外側凸起,俗稱騎士臀(saddle bag)、馬褲腿 [105]  [132]  。超量的訓練使肌纖維變粗、大腿肌肉橫斷面增粗,也會出現馬褲腿 [131]  。此時髖最大寬遠大於大轉子間寬,髖部最寬點位置也遠低於大轉子外突點。這絕不是“股骨內旋導致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形成假胯寬 [99]  ”。
減脂,髖最大寬減小,髖部最寬點上移 減脂,髖最大寬減小,髖部最寬點上移 [122]
通過整形外科手術等也許可以減少轉子下脂肪 [106]  ,使髖最大寬減小,不斷接近大轉子間寬,髖部最寬點上升,不斷接近大轉子外突點。然而,正常人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卻是不變的,髖部最寬點始終不高於大轉子外突點 [122] 
股骨頸幹角小於90°為嚴重髖內翻 股骨頸幹角小於90°為嚴重髖內翻 [107]
(二)圖2已有專業術語稱之為先天性髖關節後脱位髖內翻髖內翻不是股骨內旋,是頸幹角小於正常值 [108]  。嚴重髖內翻可導致大轉子顯著突出、上升,與髂前上棘距離變短 [142] 股骨外旋股骨頸縮短 [109]  ,患肢外展、內旋活動受限,出現跛行鴨步 [110]  其特點為髂嵴間寬遠小於大轉子間寬 [96]  ,大轉子間寬就是髖最大寬
正常人大轉子外突點高(略小於大轉子點高)本來就接近臀峯點高,大於會陰高臀溝高 [52]  。這類病人的大轉子又還上升,所以髖部最寬點(即大轉子外突點)高於正常女性的髖部最寬點(即臀溝下緣)。
注:大部分人(大轉子點高/身高)×100數值都在50%以上,(大轉子外突點高/身高)×100數值接近50% [52]  ;絕大部分人(會陰高/身高)×100數值遠不及50% [141]  ,(臀溝高/身高)×100數值則更小 [5]  [7-8] 
因此,圖2與“假胯寬”顯腿短、股骨內旋的説法完全不符合。
駝背性骨盆(Kyphotic Pelvis)等患者
駝背性骨盆(Kyphotic Pelvis)等患者(2張)
(三)圖3為腰椎滑脱 [96]  、極有可能是駝背性骨盆(Kyphotic Pelvis) [11]  ,其特點為髂嵴間寬大於大轉子間寬 [13]  [12] 
駝背性骨盆患者——髂嵴間寬大於大轉子間寬 駝背性骨盆患者——髂嵴間寬大於大轉子間寬 [118]
圖6為扁平骨盆,其特點為髂嵴間寬與大轉子間寬大致相等 [96] 
圖3和圖6即所謂的“真胯寬”,嚴重影響正常分娩。其中圖3病人腰部以下的身體最寬處位於髂嵴點髂嵴高近似於臍高 [139]  [5]  [7]  ),最顯腿長

身材比例原因

髂棘間距<髂嵴間距<大轉子間距 髂棘間距<髂嵴間距<大轉子間距 [111]
(一)在骨盆測量中,正常人一般髂嵴間徑髂棘間徑長2-3cm,大轉子間徑比髂嵴間徑長2-3cm。如上述各種徑線過小,或幾條徑線之間比例不正常,説明骨盆可能狹窄或畸形 [97] 
佝僂病性扁平骨盆臨牀特點之一就是髂棘間徑等於或大於髂嵴間徑
駝背性骨盆臨牀特點之一就是髂嵴間徑等於或大於大轉子間徑 [13] 
大轉子間寬小於28cm 大轉子間寬小於28cm
骨盆中部橫徑可用外測股骨大轉子間徑來間接推測,此法並非直接測量骨盆,不能説明正常骨盆之橫徑,但大轉子間徑過小往往標誌着骨盆中部橫徑過小 [111]  。大轉子間寬小於28cm,説明中骨盆狹窄,應剖宮產 [112] 
注:在《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 》中,女性髂嵴間寬測量值範圍為222-303mm,平均值為263mm;大轉子間寬測量值範圍為291-355mm,平均值為318.2mm [5] 
女性兩側的髖臼相距較遠
女性兩側的髖臼相距較遠(2張)
(二)骨骼系統最重要的性別差異表現在骨盆女性骨盆由於適應妊娠的需要,比男性的短且相對較寬。女性骶骨也較寬,骨盆腔寬而圓,便於胎兒的娩出。由於骨盆腔較寬,致使兩側的髖臼(容納股骨頭的關節窩)相距較遠,增加了兩側大轉子的間距,故使髖部變寬 [10] 
女性大轉子間距超過男性 女性大轉子間距超過男性 [133]
女性大轉子間距的發育和月經初潮有一定聯繫。13-15歲女性大轉子間距發育甚為迅速,其均數遠超過男性,這一時期也正是月經初潮的高峯時期,所以大轉子間距的發育高峯應該是第二性徵的重要指徵 [113] 
女性下肢骨骼的特點
女性下肢骨骼的特點(2張)
所以當雙膝併攏時,女性左右兩股骨的傾角更大 [104]  Q角較男性大 [137] 頸幹角較男性小),導致腿微呈“X”形,膝外翻程度較大 [10]  ,兩側大轉子更為突出 [114] 
女性身體的脂肪分佈 女性身體的脂肪分佈 [10]
雌激素促進脂肪在臀部大腿的囤積,抑制脂肪在上腹部的囤積 [2]  [14]  。對腰圍臀圍大腿圍腰臀比等中央肥胖指數與死亡風險間的相關性研究發現,腰細臀寬大腿粗的女性更健康長壽 [15-18]  。她們和後代認知能力較高,臀部和大腿儲存的脂肪含有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即DHA),這種不飽和脂肪酸是胎兒大腦發育不可缺少的 [3] 

身材比例結論

(一)解剖學術語都有嚴格的定義,如矢狀面冠狀軸、脛側、腓側、旋內、旋外等 [124-125]  。在人體測量中,“寬”,顧名思義,指的是橫徑 [51]  。髂寬即骨盆寬、腹寬(席煥久,2010) [46]  。在體育測量中,髖寬指大轉子間寬(曾凡輝,1992) [81]  。在人體測量的活體測量中,髖最大寬臀寬 [46]  ,髖部最寬點為大腿外側最突出點(邵象清,1985) [51]  ,在大轉子下方(size-JPN 2004-2006 [144-146]  ;艾略特·古德芬格,2015 [104]  [134]  )。
網絡名詞假胯寬(假髖寬) [99]  其理論定義“髂嵴間寬為真胯寬,大轉子間寬為假胯寬錯誤認為“髂嵴間寬是髖最大寬,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是股骨內旋所致”其理論對髂嵴點大轉子髖部最寬點的體表具體位置描述錯誤試圖在髖部最寬點(轉子下脂肪處)找出大轉子內旋的骨骼解剖特徵從而到達到“體態矯正改善假胯寬,使大轉子間寬小於髂嵴間寬”的營銷目的 [123] 
內旋是由骨骼的解剖特徵引起的,如股骨扭轉。那麼,髖部內旋的非手術干預治療的效果是有限的 [126]  。正常女性髖臼間寬較大 [10]  [136]  ,經計算或測量,最大限度的外旋或通過治療根本不可能使大轉子間寬小於髂嵴間寬 [5]  。而從活體測量層面看,女性髖最大寬還在大轉子下方,與臀褶相對應 [9] 
如“股骨過度前傾和(或)脛骨過度外旋可以造成代償性下肢內旋步態,使得髕骨承受過度的外側牽拉應力,這些患者通常合併代償性扁平足足旋前 [127]  ”等現象,這些詞語骨科運動醫學等自有描述。如果是要依據身體其它部位的特徵、而不是身體橫徑來判斷真假胯寬,那麼根據奧卡姆剃刀原則“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128]  ”,“假胯寬”這一描述身體橫徑的詞邏輯上也顯得多餘。
(二)骨骼測量 [46]  [51]  正常人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 [5] 駝背性骨盆 [11]  等髂嵴間寬大於大轉子間寬,嚴重影響正常分娩 [12]  [13]  。 導致大轉子間徑異常增大的是髖內翻髖關節脱位 [13]  [103]  [96]  ,非股骨內旋。
活體測量 [46]  [51]  髂嵴高近似於臍高 [139]  ;大轉子在凹窩附近 [51]  (側卧可假性凸起 [105]  ),大轉子外突點高接近臀峯點高 [52]  ,遠大於會陰高臀溝高 [5]  [7] 髖部最寬點高近似於臀溝高 [9]  [144] 轉子下脂肪過多大腿外側突出在整形外科稱為騎士臀馬褲腿 [105]  ,絕非“股骨內旋導致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形成的假胯寬 [99]  ”。減脂使髖最大寬減小,接近大轉子間寬,髖部最寬點上升,接近大轉子外突點 [122]  ;絕非體態矯正使大轉子間寬小於髂嵴間寬 [99] 
學術上無“假胯寬”一詞,假胯寬”是偽概念

身材比例膝外翻角

身材比例簡介

膝外翻角 膝外翻角 [148]
股骨體長軸線與脛骨體長軸線在膝關節處相交成向外側開放的交角,該角約170°,其補角即膝外翻角,約10°。
正常情況下,男性此角略小,女性略大。膝外翻角>10°為膝外翻,嚴重的雙膝外翻呈“X”形腿;膝外翻角<10°為膝內翻,嚴重的雙膝內翻呈“O”形腿或弓形腿 [148] 

身材比例原因

女性由於妊娠的需要,髖臼間寬、大轉子間寬、臀寬較大 [10] 
當雙膝併攏時,左右股骨的傾角更大 [104]  ,導致腿微呈“X”形,膝外翻程度較大 [10]  ,兩側大轉子更為突出 [114] 

身材比例腿型

大腿豐滿,膝蓋收攏,雙腿略微呈“X”形 大腿豐滿,膝蓋收攏,雙腿略微呈“X”形
女性除了腰細臀寬,大腿也非常豐滿,到了膝蓋後逐漸細下來收攏,雙腿略微呈“X”形 [183-184] 

身材比例人體重心

人體重心男女差異 人體重心男女差異 [115]
站立時,人體重心一般在身體正中面上第三骶椎上緣前方7釐米處。由於性別,年齡,體型不同,人體重心位置略有不同,一般男子重心位置的相對高度比女子高,自然站立時,男子重心高度大約是身高的56%,女子大約是身高的55%(如圖所示),這是因為女子的骨盆帶較大之故 [116] 

身材比例臀線

臀線人體解剖學中稱之為臀溝或臀股溝 [149]  (gluteal sulcus [150]  ),是指臀肌隆起與股後部上端之間的皮膚溝。站立時更明顯 [151] 
臀部肌肉緊湊程度影響臀位高低的觀感,但不改變臀線高度 臀部肌肉緊湊程度影響臀位高低的觀感,但不改變臀線高度 [71]
有的人臀部肌肉緊湊,有的鬆弛下垂,因肌肉形態不同而對“臀位”高低的觀感產生影響,但臀部肌肉形態並不改變臀線高度 [7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