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躧履

鎖定
躧履,拼音是xǐ lǚ,漢語詞語,意思是趿拉着鞋,急遽起行貌,亦作“蹝履”。出自《文選·司馬相如》。
中文名
躧履
拼    音
xǐ lǚ
注    音
ㄒㄧˇ ㄌㄩˇ
出    處
《文選·司馬相如》

目錄

躧履解釋

1、亦作“蹝履”。
2、趿拉着鞋。急遽起行貌。 [1] 

躧履出處

《文選·司馬相如》:“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李善注:“蹝履,足指掛履也。”
《漢書·雋不疑傳》:“勝之開閣延請,望見不疑容貌尊嚴,衣冠甚偉,勝之躧履起迎。”顏師古注:“履不着跟曰躧。躧謂納履未正,曳之而行,言其遽也。”
南朝·齊·陸厥《奉答內兄希叔》詩:“嘉惠承帝子,躧履奉王孫。”
唐·李紳《奉酬樂天立秋夕有懷見寄》:此際昏夢清,斜月滿軒房。屣履步前楹劍戟森在行。
唐·儲光羲《山中貽崔六琪華》:屣履清池上,家童奉信歸。憂隨落花散,目送歸雲飛
宋·歐陽修《謝張先輩啓》:“遊諸公之門,有名卿之躧履。”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王桂庵》:“芸娘色變,默移時,遽起,奔出;王躧履追之,則已投江中矣。” [2] 
參考資料